12.08 真正的富養,是愛與陪伴

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中,有這樣一部小說:

它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全景式地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的社會生活。

它寫出了社會各階層人民,在歷史進程中所表現出的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

這部偉大的作品就是《平凡的世界》,而它的作者便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路遙。

路遙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也是充滿生命力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路遙對寫作充滿著熱愛與痴狂,即使是在身體狀態極差的狀態下,依舊筆耕不輟。

然而,也正是這種執著痴狂的精神,使得他的身體極度透支,最終英年早逝。

佳作雖在,其人已逝,路遙的人生狀態始終像謎一樣地困擾著讀者。那麼,關於路遙這個人,你又瞭解多少呢?他的身上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閱讀《人生路遙》這本書,來還原一個真實的路遙吧。



《人生路遙》① | 真正的富養,是愛與陪伴

與苦難為伍



1949年12月2日,陝北一個平平常常的深秋天。

在陝北綏德清澗縣王家堡村的溝渠裡,有一戶姓王的人家。

這天,王家人都早早地起來,忙前忙後,等待著新生命的降生。全家人等待降生的孩子,就是我們的主角——路遙。

在陝北農村,生兒育女那是天大的事情。陝北有句俗語:“人生人,怕死人!”在那個時代,陝北農村交通不便,醫療條件落後,產婦在生育過程中死亡率很高。因此,誰家在生孩子的事情上也不敢怠慢。

隨著一聲清亮的嬰兒啼哭傳出,接生婆喊了一聲:“是小子!”王家人提到嗓子眼的心開始放下了。

陝北人把出生叫“落草”,把死亡叫“上山”。“落草”意味著這個新生命與隨風而飄的草木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在適當的土壤條件下又發生出一顆新草芽而已。

也許,王家人絕沒有想到,這個在陝北深秋天裡來到人間的男孩,後來成為了全國著名的作家。


《人生路遙》① | 真正的富養,是愛與陪伴


“貧窮”是陝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農村人生活的代名詞,路遙家也不例外。

家裡孩子多,拖累大,僅僅能維持基本的生存就已經很不錯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是基本的生存法則。其實路遙在四五歲起就開始跟在大人後面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照看弟弟妹妹,這是基本的勞動。除此之外,在夏天要尋豬草,在冬天要砍柴。他每年給家裡砍的柴都能整整齊齊地垛在一起,這很讓村裡人羨慕。

當然,再成熟、再懂事的孩子,畢竟還是個孩子。路遙也有孩子的脾氣和個性。他從小的愛好,就是“愛吃”。

不光愛吃,他還想上學,想坐在村子的學堂裡唸書。可是父母太窮,沒法兒供他上學。

孩子一天天地長大,總不能再當個“睜眼瞎”吧。於是,路遙的父母把他送到村辦小學上了幾天學,因為家裡的營生太多,又只好把他叫回去幹農活了。

但路遙卻是一直想上學的,所以他經常含著眼淚,幹活也不積極,父母更是看在眼裡,痛在心上。

老輩人說,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上學。靠自己目前的光景,供孩子上學是沒有一點門,家庭拖累太大了。

於是路遙的父親只能在延川的大哥王玉德身上打主意了,他想把路遙過繼給大哥,在那裡供孩子唸書。

再怎麼說這也是自己的親侄兒,老大爽快地答應了老二的請求。



《人生路遙》① | 真正的富養,是愛與陪伴

走出清澗縣



1957年深秋的一個早晨,路遙的父親把他叫醒後告訴他,今天要領他到延川的大伯家玩幾天,路遙痛快地答應了。

母親專門給他穿了一雙新布鞋,做了一頓可口的早飯。隨後,父子兩人踏上了南下走親戚的路程。

這一天的“出清澗”是路遙的人生轉折,在人生短暫的四十二年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1991年10月26日,也就是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半年之後,他榮歸故里,應邀在延川縣當時最豪華的大禮堂——延川影劇院給全縣各界人士做了一場報告,開宗明義地談他對延川的感情。

路遙在這次報告中,曾深情地說道:

“我儘管出生在清澗縣,實際上是在延川長大的,在延川成長起來的。所以,對延川的感情最深。在我的意識中,延川就是我的故鄉,就是故土。

而且,我的創作、作品中,所有的生活和它的生活背景和生活原材料,大部分都取材於這個地方……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對延川這塊土地,永遠抱著感激的心情。”

路遙講這段話時,距離九歲那年的“出清澗”,已經有整整三十四年的歲月了。在此,他毫無遮掩地向世界告知延川對於自己的意義。


《人生路遙》① | 真正的富養,是愛與陪伴

1957年深秋的那天晚上,父子倆只能找地方借宿一晚上,討了碗白開水,嚼著乾糧充飢。

第二天天剛亮,父親把路遙領到早市上,用身上僅有的一毛錢,為兒子買了碗油茶,自己則用乾糧充飢。看著兒子喝下最後一口油茶後,父親拉著兒子的小手上路了。

路程遙遠坎坷,為了方便兒子的行走,父親還特意撿了一雙破布鞋讓兒子換上。

九歲時父子倆步行走延川的情景,成為路遙一生中難以忘懷的艱辛經歷。



《人生路遙》① | 真正的富養,是愛與陪伴

在延川“安家”



當路遙與父親一身疲憊地來到大伯家時,已經是上燈時分。路遙見到了奶奶,也見到了大伯和大媽。

吃過晚飯,疲憊的路遙早早就睡下了。在清澗老家,他睡覺時只能蓋一床補了又補的破被子。而在大伯家,他能單獨蓋一床新棉被,鋪一條新褥子了,這是他有生以來享受到的最好條件。

父親繼續認真地做著“走親戚”的遊戲。他在大哥家無所事事地歇了兩天腳後,終於在第三天早晨告訴路遙,他要到延川縣城趕集去,下午就回來,明天再領路遙一起回清澗。

其實,九歲的路遙心知肚明,父親是在撒謊,要悄悄溜走,把自己“賣”給大伯為兒。這本來是個撕心裂肺的情景,但懂事的路遙卻裝著答應了父親的“謊話”,把眼淚嚥到肚子裡。

現代心理學認為,五至七歲是人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時的心理積澱將形成一種定勢,成為影響個體性格和行為特徵的重要因素。

幼年時期的人生變故,對於路遙敏感心靈的形成,無疑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留在延川上學,就要在心理上接受和適應這個全新的環境。

王家堡村和大伯家所在的郭家溝村相差一百多里路,這兩地人們在生活習性與語言習慣等方面,均有較大差異。

當地村裡的孩子們把路遙這個操著清澗口音的男孩,叫“外路腦子”,甚至公開挑戰與示威。


《人生路遙》① | 真正的富養,是愛與陪伴

對此,開始試圖融入郭家溝村的路遙,也儘量採取一種剋制與容忍的態度,保持適當的距離。

但他畢竟是個孩子,又忍不住孩子們各種鄉間遊戲的誘惑,迫不及待地參與其中。矛盾終於在一次“打瓦片”遊戲中爆發了。

本來,路遙贏了遊戲。但村裡大男孩罵他“私孩”“為兒貨”,路遙這時再也控制不住情感,和這個男孩摔到一起,並把這個男孩的頭打破,直到大人們走過時,才把他們拉開。

這次打架,給郭家溝村的孩子們上了一課,這個“外路腦子”也不是好欺負的呢。這次打架,也讓路遙打出了名聲,村裡小孩再也不敢公開欺負他了。

除了白天與村裡小孩的玩耍外,路遙更要直接面對大伯與大媽。

大伯是善良與厚道的“受苦人”,因為“外來戶”的身份,早已經讓他養成了小心處事、謙讓待人的性格。村裡不管有什麼事情,他總是樂意忙前忙後。在郭家溝村經營了十幾年,他已經有了不錯的人緣。

但沒有兒女,一直是他的一塊心病。俗話說“養兒防老”,弟弟送來的路遙,就是自己今後的兒子,自己死後繼承香火的兒子,所以他對路遙十分呵護。

儘管大伯夫妻非常喜歡這個侄兒,時不時給他用僅有的糧食做點可口的飯菜,但路遙還是感到有些孤寂,好在奶奶也住在伯父家裡,使他的心裡感到一絲慰藉,每天晚上,他總是摟著奶奶睡覺。

1958年的新學期開學,大伯領著路遙到村小學報名。當時全村只有一個設在馬家店自然村的馬家店小學,是用一座廢棄的廟宇改建的。學校共有三孔窯洞,教師辦公室佔一孔,其餘兩孔則擠了四個年級的學生。

當時,馬家店小學只有一位叫劉正安的男老師。在學籍註冊時,路遙只有一個“王衛兒”的小名,劉老師說這個名字不行,得起個官名。

大伯說道:“我們不識字,先生你給起一個吧。”劉老師順口說:“把衛字帶上,填上個國字,王衛國。將來唸成書,長大了參軍,保家衛國,說不定還能當個大官、軍長!”

老師這一說,大伯自然很高興。路遙心裡也熱乎乎的,他下定決心,要好好用功,把書念成,長大當個“軍長”!

從此,“王衛國”就成了路遙的大名了。



結語



今天,我們瞭解到路遙小時候的家庭背景,以及當地的一些風俗習慣。

九歲的路遙為了能夠讀書學習,從家鄉來到了大伯家,並順利入學,成了一名學生。那麼,來到大伯家的路遙能夠適應這裡的新環境嗎?他又是如何努力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