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從上世紀60年代發現黑金(石油)開始,挪威從北歐四國中的窮鄰居忽然間變成了土豪。而挪威普通大眾對於理想住房依然保持一種北歐式的低調。讓人不禁想和當地人聊聊他們的生活置業觀。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滕淼,一個在挪威工作、生活的中國建築師,職業使然,讓他習慣以專業的視角深度觀察著挪威的住宅產業。於是,時隔兩年,我們和滕淼進行了一次有關挪威住宅文化的漫談,希望找到更多值得探討和交流的話題。這次有趣的對話發生在他下班之後,挪威卑爾根市時間約17:30。他說,他是今天他們建築事務所最後一個下班的。

在挪威第二大城市卑爾根生活近11年的建築師滕淼,從學生宿舍開始,就輾轉於各種出租屋之間,受夠了租房的不便和搬家的艱辛。

終於在2012年的時候,滕淼和同事一家合夥貸款買了一座典型的北歐老宅,改造成一大一小兩套公寓。二樓加閣樓一套稍大的公寓歸德國同事一家三口,他自己的家就安在一樓的一套兩居室內。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不僅如此,他和同事還發揮建築師的特長,歷時半年,將他們居所40㎡的地下儲藏室改成了一個陽光花園房,並以高於預估價15%的價格售出了。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住宅,作為一個商品,它的炫耀性功能非常強,當然,這也是住宅的一種商品屬性。但在挪威這種非常平均化的社會里,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並不大,就算是大富之家也常常很低調,鮮有那種炫耀的心理。挪威人對住宅的追求首先是舒適和合適。就像挪威人的生活信條“koselig”,翻譯成中文就是‘剛剛好的舒適’。當然這並不是挪威獨有的心理,北歐四國其他語言中也有相似的詞彙表達。”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在卑爾根的rambøll建築事務所工作多年的滕淼,從市政地標項目到住宅項目都有所涉獵,對他來說最明顯的“中挪住宅文化差異”不僅是在設計本身上。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你心中的房子,

究竟是用來住,還是用來社交?”

在北歐這個平均化的社會里,即便是北歐四國中,人均GDP最高、最富裕的挪威,大家對家、對生活的態度也一直秉持著“剛剛好”的態度。


大部分4口之家居住在150平米左右的洋房裡,開著普通的經濟型小車;住在市中心車位緊張區域的家庭會選擇更為經濟的社區共享汽車系統,而不自己擁有轎車。大部分挪威人都選擇一種簡單平靜的生活。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挪威是北歐4國中生育率比較高的國家,很多家庭擁有2個孩子,150平米對於4口之家來說,也是剛剛好的尺寸。在國內很多大平層都不止這個面積。”

在注重家庭生活的挪威,擴大客廳和廚房的面積是這幾年的趨勢,並希望以此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尤其是開放式廚房的流行,一家人可以一起準備晚餐,聊一天的所見所聞,儘量不讓家庭煮婦或者煮夫獨自忙碌。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在這些大客廳和大廚房背後,則是對臥室空間的相對壓縮。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在挪威,主臥的最小尺寸是12平米,次臥最小可以只有7.5平米,放下一張單人床和一個小衣櫃即可。但在國內,同等面積的住宅,主臥動輒都是16平米起步,這其實還是一種文化心理的差異。”

對空間尺度標準的碰撞,也常見於滕淼和國內同行之間的各種交流中。

“我曾和國內同行探討過度假酒店客房的尺寸,以挪威的標準,20平米綽綽有餘,而國內同行則告知30平米會是更優的選擇。”

也許對於國內設計師而言,很難想象類似挪威網紅酒店Juvet那樣的著名酒店,它的客房也是小得驚人。17平米的客房空間裡還包括有一個洗手間,他們的Bird room房型更是小到只有幾平米。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即便這樣,自2015年被電影《機械姬》選中作為主取景地後,它一躍成為國際知名的野奢酒店,令全球旅行愛好者瘋狂。

不僅如此,挪威人對“度假別墅”的理解也與我們想象中的西方世界大相徑庭。對於他們來說,最好的度假別墅可能就是山野間一間小小的祖傳小木屋,甚至沒有水電廁所。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墅'字,'土'上'野'者,我常常調侃挪威人民真的在踐行'墅'字的真意。”滕淼笑稱。“對於他們來說,住哪裡不重要,重要的是周遭風景,重要的是和家人在一起採蘑菇、徒步和看風景。這種平和的心態其實非常可貴。”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其實北歐沒什麼風格,

能烘托出溫和的日常還不夠嘛?”

當國內開始關注,併為北歐風所瘋狂時,其實背後的真相是,經歷了法式、意式、美式、新中式等等眼花繚亂的風格大戰之後,這種“返璞歸真”平平淡淡就是美的風格反而更讓人覺得舒服。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國內裝修時,人們常常會思考到底裝修成美式、古典意式,還是法式、新中式?大家都很糾結。但是在挪威,大家並沒有這種想法,它基本只有一種樣式,這就是所謂的北歐風。”

北歐風,作為現代主義在北歐的延伸,其實質是一種功能至上的現代主義。所幸現代主義到了北歐,並沒有走向極簡主義的極端,而是變得更具親和力,不那麼冷冰冰。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北歐風最大的魅力可能就是接近日常生活,接近“剛剛好的舒適”。在最日常的普通裡尋找不普通的生活情趣,看上去平淡,卻不容易過時,很多北歐傢俱的經典設計歷經數十年任然可以散發魅力,受人追捧。

大部分北歐人從小都受到過各種各樣的審美訓練,對於設計和美相對來說會有一些共識。所以

在北歐,拎包入住精裝房是住宅的基本交付標準,設計師不需要太多的考慮風格問題。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對於當地豪宅的來說,初見時可能會覺得平平無奇,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細節之處的魔鬼”都是用金子澆築的。也佐證了挪威人即便要炫富也是非常低調。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住宅區的規劃,

是服務小家,更是服務大家”

陽光,對於任何地方的住宅來說都極為重要。在國內,地產開發時,常常要考慮是住宅的滿窗日照、室內採光、房屋朝向也是買房必爭之地。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對於在一年有著漫長冬季的挪威來說,陽光更彌足珍貴。

不同的是

在挪威,室外的公共空間必須要能曬到太陽,以為大眾創造更好的室外活動空間。

對,是室外公共空間。尤其是在設計規劃時,室外公共空間的優先級要高於每一戶的室內空間。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我覺得挪威和國內的地產開發模式,還有一個巨大的差異,就是他們對室外空間的重視程度比在國內高太多了,對公共空間採光權的捍衛只是其中一個細節。


國內,在做住宅規劃時,開發商最優先考慮的是戶型的均好性,把所有的戶型以最優的朝向和容積率先排進去,優先保證住宅的效果,然後才是公共空間或者綠化。”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資本都是逐利的,這在哪裡都一樣,但在挪威資本的話語權被公共利益所鉗制,只有在和公共利益的博弈中做出妥協,項目才有實現的可能。

這其中就要照顧到城市文脈、公共空間,對弱勢群體的無障礙設計和兒童對於戶外互動的空間的需求。

在挪威,所有項目的決策都是一個相對民主的過程,要照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一個住宅小區從規劃到完成,時時刻刻都有著公眾參與,包括建築不能影響鄰居的採光權、不影響他們的觀景視線、要開放公共區域給鄰居等。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也因為這樣,和國內建築追求的“大氣恢弘”不同,在挪威很多建築師的任務是要令建築在視覺上儘量的變“小”,儘量降低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

滕淼甚至告訴我,他們公司正在進行的卑爾根市新地標歌劇院的前期設計,為了讓這個新建築以不喧賓奪主的方式與周圍老建築和諧相處,他們將整個歌劇院三分之二的空間都放在地下,以虔誠姿態與原有環境相融合。

尖叫設計 ▏在這個以設計聞名的國度,低調的有錢人都是這麼住的

在採訪的最後,當問及滕淼,在挪威生活這麼多年,面對中挪兩國不同的住宅理念,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時?

他坦承地說“不要只看北歐有多好,還是應該客觀地看待文化差異對住宅理念的影響。沒有哪一種模式就一定優於另一種,每個國家和城市都有著不同的原生因素。”

其實,最簡單來說,你買的房子多貴、裝修成什麼風格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你對這個家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