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是一種親切和溫暖,讓你對某個地方深懷熱愛,在漫長的年月裡,在很多個莫名的時刻,你總是會想起那片孕育你成長的土地。


眼前一張張塔川的照片開始模糊,就這樣在一個秋雨初晴的午後,我在秋日田間拍下的身影裡看到了我的那些年少時光,想到了生命裡那些重要的人。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感動是一件特別微妙又難以言狀的事情,沒有長期的醞釀,也沒有時間給你做心理準備,就是那麼一瞬間的,內心被一種被幸福包裹的滿足,這種滿足足以讓你動容。
這種感動,是當我在相機的瞄準鏡看到塔川的那一刻。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去塔川的時候,深秋未至,樹葉未黃透,烏桕未紅,綠意帶著黃葉,遮掩著村子裡的白牆黛瓦,無論是翹起的屋簷,還是敦實的廊柱,在秋葉的映襯下都顯得如此柔情。
沿山而建的徽派建築,在明晃晃的秋日暖陽裡,在五彩斑斕的秋色裡,在一千多年的靜默裡。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這一樹的秋意渲染了黑白分明的馬頭牆,洋洋灑灑的紅葉和黃葉讓這座小小的村莊變得燦爛而明亮。


村子前那一大片的田野裡,零零落落散在其間的楓樹和烏桕以一種傲嬌的姿態看著樹下來來往往的人群。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詩人們總說,要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
但我在這裡,卻聽見這些樹說,人來一世,就該轟轟烈烈大鬧一場,然後瀟灑離去。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走在村子裡,時有家狗蹭腳而過,把偷溜出來的母雞追的雞飛狗跳,有肥貓蜷在院子牆角懶懶得曬著太陽,端著大碗一邊吃著午飯一邊到處溜達的中年阿姨。
恍恍惚惚好像回到了小時候,總喜歡端著一碗米飯一邊吃飯一邊串門,菜吃完了,走到哪家就夾哪家飯桌上的菜。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塔川離宏村很近,走路便可以抵達,但卻沒有宏村那樣的名氣,週末人也沒有到摩肩擦踵的地步,或許正因如此,我們在塔川才得以如此貪婪的按下一次次快門。


只怪秋色實在太迷人,我們就這樣拿著相機,從這棵樹拍到那棵樹,從這扇窗拍到那片牆,一次次的駐足。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街梧葉日明中。
從杭州一路坐車抵達徽州,第二天一早走進塔川,大概就是這種感覺了。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若你見過徽州秋色,就知道為什麼會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與塔川相比,篁嶺的秋色算不上驚豔。但篁嶺最美的,要數那一棟棟沿山而建的建築。
那一棟棟白牆黑瓦鱗次櫛比,煞是好看。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篁嶺的房子相對較高,拾級而上,有一些塗上了黃泥的土牆,有一些寫著毛主席語錄的白牆,還有那掛著的紅辣椒擺成五星紅旗的樣式,分外有年代感。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從民居、官宅到祠堂、牌坊,篁嶺處處雕飾著精美的"徽三雕"圖案。精緻的磚雕、石雕和木雕,是徽派建築中最精華的部分,這些珍貴的藝術,卻是篁嶺最常見的生活。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數百棵珍奇古樹環繞著篁嶺,以紅豆杉、楓香、香樟為主,楓香紅葉映襯著山居古宅,數千畝梯田簇擁村落,紅透的烏桕樹生長在田壟上,火紅的柿子掛在枝頭,篁嶺的秋天,多了一種紅紅火火的熱鬧。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紅的辣椒,黃的菊花,還有掛成串的玉米,家家戶戶樓頂的曬架上,都爭先孔後的曬著秋。
曬秋,是篁嶺的日常。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一直以來都這麼喜歡徽州。
喜歡這一幢幢帶著濃烈傳統建築色彩的白牆黛瓦,在山裡,在田間,在鄉村,他們依然用這樣的方式存在於這片土地上,徽派是他們的符號。


在那些遊子心中,馬頭牆就是深遠記憶中最直白的眷戀,縱有千里相隔,也有一地可棲。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溫暖的東西大概都有這樣一個共性,像呼吸一般習以為常,在你的生活裡並不算熱烈。
但隨著歲月的浸透,它愈發變得濃厚,在某一瞬間想起這些細微而平常的溫暖,你會覺得,僅僅是遇見過,就足以寬慰人生。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睡醒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塔川篁嶺

就像秋天午後的暖陽,就像年少時在田間奔跑的記憶,就像在徽州走過的這趟旅程,就像我生命中遇見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