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孟浩然的作品風格是什麼?

豔陽天151806385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生活於“開元盛世”卻以布衣而終。因他是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他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山水田園派

想知道孟浩然風格,就得先了解唐代山水田園派。

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繼承了陶淵明田園詩和謝靈運的山水詩,代表人物有王維、孟浩然、柳宗元等,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

山水田園派以自然山水或農村等自然景物為主要描寫對象,大多以農村的景物和農民、牧人、漁父等的勞動為題材。

在自然景物的觀察上,他們能夠巧妙地捕捉適於表現其生活情趣的種種形象,構成獨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後的山水詩向前推進了一步。

山水田園詩的主要特點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亦即作者筆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孟浩然經歷對風格的影響

孟浩然生當盛唐,在23歲時隱居鹿門山。25到35歲間,廣交朋友,干謁公卿名流,以求進身之機。39歲時科舉不中後,孟浩然仍留在長安獻賦以求賞識,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

他和張說交誼甚篤。傳說曾應張說私邀入內署,適逢玄宗至,孟浩然驚避床下。張說不敢隱瞞,玄宗命出見。

孟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

孟浩然於是離開長安,輾轉於襄陽、江南的名山古剎。46歲時,孟浩然第二次前往長安求仕,不仕,政治上的困頓失意,使他在痛苦失望後當年返回襄陽,以隱士終身。

詩風的清與淡

盛世求仕不得,萬念俱灰,於是詩人就寄情于山水之間,陶醉於美麗的大自然之中。因而他的山水田園詩顯現著一種質樸的自然美,始終保持著自然美的詩歌境界。

我們來看詩人的一首輕快的描寫田園生活的小詩《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如敘家常,顯得輕鬆自然。“黍”是田中所收,“雞”是家中所養,二者正契合“田家”二字。又因為“雞黍”是田家美食,只具雞黍而無其他,不講虛禮與排場才是至愛親朋之間感情自然的表現。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描寫“故人莊”的自然環境美。上句是近景,綠樹環合,幽雅恬靜;下句是遠景,村後青山迤邐伸向遠方,又表明這田莊與外界緊緊相連,這一幅絕妙的青綠山水面,讓人心往神馳,浮想聯翩。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寫在故人家的生活場景。這一句的“話”字含義很深,從全詩的情緒看,這談話一定是愉快的;故人莊環境的恬靜美麗,農人勞動的樂趣。田家生活的安逸,都使詩人產生了共鳴。此時的詩人忘卻了仕途的煩惱與都市的喧囂,沉浸在故人淳樸真摯的友情中。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簡單的兩句詩就自然而然將故人的熱情淳樸、客人的愉悅滿意及主客之間親密無聞的情意,都包含其中了。這主動表示要“還來”與首聯“邀”有對比深化之妙,很耐人尋味。

就這首詩看,用語平談無奇,敘事自然流暢,沒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跡,然而感情真摯,詩意醇厚,有著“清水出美蓉,天然去雕飾”的情趣。

最能體現孟詩自然美的當推他的《春曉》。

《春曉》詩人抓住一瞬間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全詩語言平易淺近,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寫景,他只是從聽覺角度著筆,寫春之聲:那處處啼鳥,那瀟瀟風雨。鳥聲婉轉,悅耳動聽,是美的。春風春雨,紛紛灑灑。

這些都只是詩人在室內的耳聞,然而這陣陣春聲卻逗露了無邊春色,把讀者引向了廣闊的大自然,使讀者自己去想象、去體味那鶯囀花香的爛熳春光。

這首詩只描述自己的感受,沒有說別的什麼意義和感懷,同時,也不依仗什麼華麗辭藻。它雖無鮮豔的顏色,但有“真彩”;它不用外飾,而且自然形成。風雨落花,鳥鳴春曉自然而然地呈現一種春天早晨絢麗圖景,即此詩所具有的“真彩”。

總結:像《過故人莊》《春曉》一樣,孟浩然的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閒情逸致。房日晰在《略談孟浩然詩風的清與淡》一文中對孟浩然的風格歸納得就很好。

“縱觀孟詩,其詩風之淡,大致有三:一為思想感情的淡,沒有激切的情緒的流露;二為詩意表現的淡,沒有濃烈的詩意的展示;三為語言色彩的淡,沒有絢麗色彩的描繪。


流雲飛1981


作為盛唐第一個大力寫作山水田園詩的詩人,孟浩然對唐朝詩壇的影響顯而易見。在唐朝三大詩人中,作為前輩的孟浩然是李白、王維的知交好友,並深刻影響了杜甫的詩歌創作。其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也為同時和後世所傾慕。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出生於湖北襄陽人,故世稱孟襄陽。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與王維並稱為“王孟”。孟浩然是孟子第33代孫。孟子有言: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也許孟浩然之名是為了向自己的這位先祖致敬吧。公元689年,武則天準備稱帝的日子,孟浩然出生在一個薄有恆產的書香之家。隨後讀書學劍,逐漸成長。在20歲的時候,前往鹿門山遊玩。那裡曾是東漢著名隱士龐德公隱居的地方,孟浩然因此寫了一首詩《題鹿門山》,“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白雲何時去,丹桂空偃蹇(高聳貌)。”表達了自己對隱者高風亮節的緬懷追念、無限嚮往之情。3年後,孟浩然曾與同為詩人的張子容隱居在此一段時間。24歲時,孟浩然送張子容去參加進士考試,隨後,自己也辭親遠遊,漫遊長江流域,並廣交朋友,干謁公卿名流,希望能夠出仕。後得知曾任宰相的張說被貶為嶽州刺史,遂寫詩《岳陽樓》以獻,未果。這樣漂泊數年,孟浩然日漸困頓,更加渴望能有人引進,雖然結識了襄州刺史韓思復、襄陽縣令盧饌等,但仕途之門似乎一點也沒有向他打開的意思。36歲時,得知唐玄宗在洛陽,孟浩然便前往尋找機會,雖然此時孟浩然已經詩名遠揚,但仕途之路仍然毫無進展。次年,孟浩然結識李白,併成為莫逆之交。一年後,孟浩然遊揚州,途徑武昌,再次遇到李白,李白於黃鶴樓作詩與之送行。“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可見李白難捨之情。也許孟浩然終於覺得干謁之路不通,在其39歲的時候,第一次前往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並賦詩《長安平春》,毫不掩飾地表達自己渴望及第的心情。遺憾的是,科舉不中。不過,此行也有收穫,就是遇到了與之並稱“王孟”的王維,王維比孟浩然小12歲,但因興趣相投,很快成為忘年之交。擅畫的王維還為孟浩然畫像,表達了自己的敬仰之情。孟浩然雖然舉進士不第,但仍在長安四處作詩獻賦以求賞識,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名句“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更是讓滿座傾服,為之擱筆。孟浩然曾有一次絕好的機會青雲直上,可惜浪費了。據說他曾在王維家談詩論畫,忽然唐玄宗駕到,孟浩然避之不及,躲在床下。後來王維據實給玄宗彙報了,玄宗也聽過孟浩然的大名,遂召見孟浩然,並叫他把自己的詩作念來聽聽。孟浩然吟詠的是《歸終南山》,其中的句子“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讓唐玄宗很是生氣,他指責到:“朕未曾棄人,自是卿不求進,奈何誣我!”這次會面也基本上判了孟浩然仕進的死刑。孟浩然離開長安的時候已經41歲了,他輾轉游玩於襄陽、洛陽、吳越一帶,其間遇到一位叫曹三的御史與之泛舟太湖,曹三御史願意向上舉薦孟浩然,但孟浩然此時出仕的心意漸冷,遂作詩婉拒:“白簡徒推薦,滄洲已拂衣。杳冥雲外去,誰不羨鴻飛。”隨後,孟浩然繼續在江南一帶作詩會友,浪跡江湖。46歲時,孟浩然再次前往長安,並寫了一首著名的詩《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送給時任丞相的張九齡。“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從中可見孟浩然希望能夠得到任用的心情。但最終未能如願,遂回到襄陽家鄉。第二年,襄州刺史韓朝宗十分欣賞孟浩然,於是邀請他參加飲宴,並準備向朝廷舉薦。到了約定的日子,孟浩然卻和一批朋友喝酒談詩。有人提醒他說,你與韓公有約在先,這樣怠慢怕不好吧。孟浩然說,此時只知喝酒作樂,哪管其它事情。遂放棄了這次機會。同年,李白前往襄陽,與孟浩然第三次見面。分手後,孟浩然進入蜀地,前往廣漢一帶遊玩。孟浩然49歲時,張九齡貶任荊州長史,招其為幕府。這也許是孟浩然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出仕吧,但沒幹多久,孟浩然就離職了,隨即歸隱故居,不再出遊。遺憾的是,沒過多久,孟浩然患病,其背上長了毒瘡,並日漸加重,臥於襄陽,不少好友前往看望。公元740年,著名的邊塞詩人王昌齡遭貶路過襄陽,前往拜訪孟浩然,賓主相見甚歡。孟浩然也不顧自己背上的毒瘡未愈,縱情宴飲,結果毒瘡發作去世。享年52歲。孟浩然生當盛唐,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為唐朝的詩歌藝術拓展出一片新的天地。對此,李白也不禁讚歎道: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謝華


孟浩然生在盛唐,早年有志用世,抒發渴望及第的心情,但應進士舉不第,在仕途困頓和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世俗,以隱士終身。但他也算個風流才子,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準確地說,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創作山水詩的詩人,是王維的先行者,他的旅遊詩描寫逼真,有的詩寫得氣勢磅礴,格調渾成。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此詩道: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據說,這是孟浩然為了求職,向當時丞相張說自薦的詩句。很有氣勢的。可惜,有一次,張說丞相私邀孟浩然入內暑,適逢皇帝唐玄宗到此,孟浩然驚避床下,張說不敢隱瞞,據實奏聞,玄宗命其出見,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浩然一句不慎,得罪皇帝啦!自此,不用官啦,到處遊山玩水,窮極山水之勝。

孟浩然一生經歷比較簡單,他的詩詞創作題材也比較簡單,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但更多的是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孟詩不事雕飾,佇興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且自然渾成,而意境清迥,韻致流溢。

孟浩然的詩雖不如王維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故後人把孟浩然與王維並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問世。詩仙李白曾經賦詩《贈孟浩然》,對孟浩然的評價很高囉!李白寫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讀了這首詩,孟浩然自感心滿意足啦!


平潭老兵曾7089889


孟浩然的詩主要是,清淡自然的詩風。

孟浩然的詩歌主要表達隱居閒適、羈旅愁思,詩風則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詩見長。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他主要寫山水詩,是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寫政治詩與邊塞遊俠詩,後期主要寫山水詩。其詩今存二百餘首,大部分是他在漫遊途中寫下的山水行旅詩,也有他在登臨遊覽家鄉一帶的萬山、峴山和鹿門山時所寫的遣興之作。還有少數詩篇是寫田園村居生活的。詩中取材的地域範圍相當廣大。山水景物是南朝詩歌最重要的題材,經歷長期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到孟浩然,山水詩又被提升到新的境界,這主要表現在:詩中情和景的關係,不僅是彼此襯托,而且常常是水乳交融般的密合;詩的意境,由於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諧調的成分,而顯得更加單純明淨;詩的結構也更加完美。孟浩然在旅程中偏愛水行,如他自己所說:“為多山水樂,頻作泛舟行。”(《經七里灘》)他的詩經常寫到漫遊於南國水鄉所見的優美景色和由此引發的情趣,如《耶溪泛舟》)房日晰在《略談孟浩然詩風的清與淡》一文中指出:“縱觀孟詩,其詩風之淡,大致有三。

一為思想感情的淡,沒有激切的情緒的流露。

二為詩意表現的淡,沒有濃烈的詩意的展示。

三為語言色彩的淡,沒有絢麗色彩的描繪。


福爾摩小黑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田園隱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詩人,語言特點隱居閒適、羈旅愁思。詩風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詩見長。簡介:孟浩然(公元689——公元740),字浩然,號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田園隱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詩人,與王維並稱為“王孟”。其剛正志高,但仕途坎坷。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浩然的詩歌詩中情和景的關係,不僅是彼此襯托,而且常常是水乳交融般的密合;詩的意境,由於剔除了一切不必要、不諧調的成分,而顯得更加單純明淨;詩的結構也更加完美。孟浩然在旅程中偏愛水行,如他自己所說:“為多山水樂,頻作泛舟行。”代表作有《春曉》《過故人莊》《早寒江上有懷》《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晚泊潯陽望廬山》《送王昌齡之嶺南》。



爨鄉之音


作為盛唐第一個大力寫作山水田園詩的詩人,孟浩然對唐朝詩壇的影響顯而易見。在唐朝三大詩人中,作為前輩的孟浩然是李白、王維的知交好友,並深刻影響了杜甫的詩歌創作。其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也為同時和後世所傾慕。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出生於湖北襄陽人,故世稱孟襄陽。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與王維並稱為“王孟”。孟浩然是孟子第33代孫。孟子有言: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也許孟浩然之名是為了向自己的這位先祖致敬吧。公元689年,武則天準備稱帝的日子,孟浩然出生在一個薄有恆產的書香之家。隨後讀書學劍,逐漸成長。在20歲的時候,前往鹿門山遊玩。那裡曾是東漢著名隱士龐德公隱居的地方,孟浩然因此寫了一首詩《題鹿門山》,“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白雲何時去,丹桂空偃蹇(高聳貌)。”表達了自己對隱者高風亮節的緬懷追念、無限嚮往之情。3年後,孟浩然曾與同為詩人的張子容隱居在此一段時間。24歲時,孟浩然送張子容去參加進士考試,隨後,自己也辭親遠遊,漫遊長江流域,並廣交朋友,干謁公卿名流,希望能夠出仕。後得知曾任宰相的張說被貶為嶽州刺史,遂寫詩《岳陽樓》以獻,未果。這樣漂泊數年,孟浩然日漸困頓,更加渴望能有人引進,雖然結識了襄州刺史韓思復、襄陽縣令盧饌等,但仕途之門似乎一點也沒有向他打開的意思。36歲時,得知唐玄宗在洛陽,孟浩然便前往尋找機會,雖然此時孟浩然已經詩名遠揚,但仕途之路仍然毫無進展。次年,孟浩然結識李白,併成為莫逆之交。一年後,孟浩然遊揚州,途徑武昌,再次遇到李白,李白於黃鶴樓作詩與之送行。“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可見李白難捨之情。也許孟浩然終於覺得干謁之路不通,在其39歲的時候,第一次前往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並賦詩《長安平春》,毫不掩飾地表達自己渴望及第的心情。遺憾的是,科舉不中。不過,此行也有收穫,就是遇到了與之並稱“王孟”的王維,王維比孟浩然小12歲,但因興趣相投,很快成為忘年之交。擅畫的王維還為孟浩然畫像,表達了自己的敬仰之情。孟浩然雖然舉進士不第,但仍在長安四處作詩獻賦以求賞識,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名句“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更是讓滿座傾服,為之擱筆。孟浩然曾有一次絕好的機會青雲直上,可惜浪費了。據說他曾在王維家談詩論畫,忽然唐玄宗駕到,孟浩然避之不及,躲在床下。後來王維據實給玄宗彙報了,玄宗也聽過孟浩然的大名,遂召見孟浩然,並叫他把自己的詩作念來聽聽。孟浩然吟詠的是《歸終南山》,其中的句子“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讓唐玄宗很是生氣,他指責到:“朕未曾棄人,自是卿不求進,奈何誣我!”這次會面也基本上判了孟浩然仕進的死刑。孟浩然離開長安的時候已經41歲了,他輾轉游玩於襄陽、洛陽、吳越一帶,其間遇到一位叫曹三的御史與之泛舟太湖,曹三御史願意向上舉薦孟浩然,但孟浩然此時出仕的心意漸冷,遂作詩婉拒:“白簡徒推薦,滄洲已拂衣。杳冥雲外去,誰不羨鴻飛。”隨後,孟浩然繼續在江南一帶作詩會友,浪跡江湖。46歲時,孟浩然再次前往長安,並寫了一首著名的詩《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送給時任丞相的張九齡。“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從中可見孟浩然希望能夠得到任用的心情。但最終未能如願,遂回到襄陽家鄉。第二年,襄州刺史韓朝宗十分欣賞孟浩然,於是邀請他參加飲宴,並準備向朝廷舉薦。到了約定的日子,孟浩然卻和一批朋友喝酒談詩。有人提醒他說,你與韓公有約在先,這樣怠慢怕不好吧。孟浩然說,此時只知喝酒作樂,哪管其它事情。遂放棄了這次機會。同年,李白前往襄陽,與孟浩然第三次見面。分手後,孟浩然進入蜀地,前往廣漢一帶遊玩。孟浩然49歲時,張九齡貶任荊州長史,招其為幕府。這也許是孟浩然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出仕吧,但沒幹多久,孟浩然就離職了,隨即歸隱故居,不再出遊。遺憾的是,沒過多久,孟浩然患病,其背上長了毒瘡,並日漸加重,臥於襄陽,不少好友前往看望。公元740年,著名的邊塞詩人王昌齡遭貶路過襄陽,前往拜訪孟浩然,賓主相見甚歡。孟浩然也不顧自己背上的毒瘡未愈,縱情宴飲,結果毒瘡發作去世。享年52歲。孟浩然生當盛唐,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為唐朝的詩歌藝術拓展出一片新的天地。對此,李白也不禁讚歎道: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華夏天空HXTK


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被稱為“孟襄陽”,“孟山人”,他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第一人,和王維有交情,後人為了突出兩人對田園詩派的突出作用也稱為“王孟詩派”,王維還為孟浩然畫過畫像的,可見他們兩個人的交往至深。

我們在中學課本上也學過他的詩歌。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主客舉杯飲酒,閒談家常,充滿了樂趣,就像是一幅畫著田園風光的中國畫,一直留在你腦海裡。

孟浩然,未曾入仕,其實他年輕時也是懷揣夢想的,曾有這樣的一首詩歌留下來。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空有羨魚情。

這首詩是是一首很好的洞庭美景詩,抒寫了洞庭湖磅礴氣勢,雄渾宏大。同時也是投贈,抒發自己的政治熱情和希望,情真意切,得體自然,是一首不錯的投贈干謁詩。

我們看孟浩然的作品風格,就是五言詩多,體裁是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的,詩風是清淡自然的,有灑脫自在的情致的高雅作品。


sddz以書潤心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

孟浩然的詩雖不如王維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故後人把孟浩然與王維並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孟浩然的詩大多以田園詩為主,他是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代表之一,與王維並稱王孟。孟浩然的是有描寫山水田園風光的,有隱居山林的安逸的,有旅途所見所感的,也有渴望入仕而不得的憤世嫉俗的,總的說來他的詩歌創作還是很多樣的,但是尤其在山水田園上的成就最高,下面小編就具體介紹一下孟浩然的詩。孟浩然作詩擅長藉助很多田園風光、山水壯麗、花草樹木等景色,借這些景色來抒發自己感情,比如《過故人莊》,是孟浩然路過友人生活的村莊的時候寫得。走進友人的家中,友人拿來好酒好菜招待孟浩然,一起聊些家常,酒過三巡,從友人家中的窗戶想外望去。村子了一片安逸寧謐,每個人專注於自己手頭上的事,孩子們打打鬧鬧,好不悠閒,還希望能在下次重陽節時和友人再像今天這樣一起喝酒聊天,整首詩表面看是寫村莊寧謐的生活,卻也是孟浩然心裡的折射,對這種生活的喜愛溢於言表,以及表達了和友人的真摯情誼。語言樸實自然,感情真摯動人。而另一首《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則是借洞庭湖的波瀾壯闊,浩渺無邊讚歎祖國的繁榮昌盛,藉以表達自己的閒居無聊,急於入仕的焦急心情。孟浩然的詩總是能以最簡單的詞,表達最真的情。


一片葉子的故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傾大力寫作山水詩的詩人。其詩今存二百餘首,大部分是他在漫遊途中寫下的山水行旅詩,也有他在登臨遊覽家鄉一帶的萬山、峴山和鹿門山時所寫的遣興之作,還有少數詩篇是寫田園村居生活的。


王志毅


孟浩然,唐朝有名的詩人,字浩然,又叫孟襄陽、孟山人。生於689年,死於740年,他這一生在藝術的成就高過他在仕途上的成就,因為他一生都不曾入仕,沒有獲得過一官半職,但是卻和王維並稱“王孟”,詩歌廣受後人傳誦,也算是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孟浩然的生平吧。其實,孟浩然的生平還是比較曲折的,但孟浩然也在波折中得到過寧靜。689年,孟浩然出身在一個有恆產的書香世家,既然是書香世家,少不了要研習詩書,年少時以讀書為主,23歲在鹿門山隱居,奠定了以後的隱居路。而後可能是覺得大丈夫讀那麼多書不能不用,自己也想做出一番成績,便開始了他的求仕之路,經過漫遊求仕、入京求仕都失敗後,心灰意冷的孟浩然再次選擇隱居,過著不問世事的生活,卻在這段隱居時光裡,有幸結識李孟浩然還有很多其他稱呼,比如,孟浩然是襄州襄陽人,所以人們也叫他孟襄陽;孟浩然這一生並未入仕,沒什麼官職,常常隱居山林,人們便以“孟山人”稱呼他。人這一生總是會有很多的稱呼,或者外號的,但是他被世人牢記並不是因為他的名字,而是他創作的詩歌。都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麼生在盛唐的孟浩然也有一顆希望入仕一展文采的心,誰想仕途並不順利,但是他也並沒強求,不能說他不思進取,怎麼不奮鬥一把,他只是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入仕並不適合他。清醒如他,懂得及早抽身,隱居山林,寄情于山水,才有後世那麼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能夠流傳下來。這就是孟浩然的簡介,他這一生從一個埋首詩文的少年,到漫遊或是到京城求取官職不得,然後隱居山林,儘管後來在幕府任過一段職,但終究還是投入山水的懷抱。雖不是多坎坷,但是作為一個有抱負的大丈夫,多次入仕失敗,卻還是寫下這麼多好詩,被世人傳誦、學習,孟浩然若是知道也會很欣慰的。白,併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而後在李白離開後,孟浩然開始四處漫遊,寄情于山水。737年的時候到幕府入職,但是不久便返回了故居,習慣了山水的人,怎麼可能習慣官場上的明爭暗鬥。第二年孟浩然背上生了頑疾,嚴重到只能臥床,不想後來病情更加嚴重,所以多位好友過來探望。經過幾年的修養背上的瘡也將痊癒了,但是王昌齡在被貶的途中路過襄陽,便去拜訪了孟浩然,孟浩然心生歡喜,和王昌齡把酒言歡,完全忘記自己長瘡不能亂吃東西,後來瘡惡化,不治而亡,享年51文庫歲。這就是孟浩然的生平,曲折過,也平靜過。

於孟浩然而言,他這一生最快樂的時光,大概就是與友人一起寄情于山水的時候吧。

孟浩然的詩大多以田園詩為主,他是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代表之一,與王維並稱“王孟”。孟浩然的是有描寫山水田園風光的,有隱居山林的安逸的,有旅途所見所感的,也有渴望入仕而不得的憤世嫉俗的,總的說來他的詩歌創作還是很多樣的,但是尤其在山水田園上的成就最高,下面小編就具體介紹一下孟浩然的詩。孟浩然作詩擅長藉助很多田園風光、山水壯麗、花草樹木等景色,借這些景色來抒發自己感情,比如《過故人莊》,是孟浩然路過友人生活的村莊的時候寫得。走進友人的家中,友人拿來好酒好菜招待孟浩然,一起聊些家常,酒過三巡,從友人家中的窗戶想外望去。村子了一片安逸寧謐,每個人專注於自己手頭上的事,孩子們打打鬧鬧,好不悠閒,還希望能在下次重陽節時和友人再像今天這樣一起喝酒聊天,整首詩表面看是寫村莊寧謐的生活,卻也是孟浩然心裡的折射,對這種生活的喜愛溢於言表,以及表達了和友人的真摯情誼。語言樸實自然,感情真摯動人。而另一首《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則是借洞庭湖的波瀾壯闊,浩渺無邊讚歎祖國的繁榮昌盛,藉以表達自己的閒居無聊,急於入仕的焦急心情。孟浩然的詩總是能以最簡單的詞,表達最真的情。孟浩然是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代表之一,與王維在唐朝並稱“王孟”,他在詩歌上的藝術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的詩歌被收錄在唐詩三百首中,還有被收錄在語文課本中,從很早的時候便被世人傳誦、學習。那麼他的代表作有哪些呢,別急,聽小編慢慢道來。孟浩然的詩大多是五言絕句,短小而好記,最耳熟能詳的要數《春曉》,雖然已過去很多年,小編現在還是能一字不落的背出來。詩歌描寫了春天草長鶯飛、春寒料峭、花開花落的美好圖景,一場春的聚會如期而至。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特別的藝術手法,就是用最樸實的語言打動人們,在欣賞景色的同時,也引人深思。草木一長一敗,花開花落的轉瞬,人生亦不過如此,語言簡潔含義深遠。《過故人莊》是孟浩然田園詩的代表,路過友人生活的村莊,友人好吃好喝的招待著,一邊喝酒一邊閒聊,酒過三巡後,看著窗外村莊裡各自做著手頭上的事,田園生活閒適安逸,典型的農家生活情景,以及與友人再聚的真摯情誼都在字裡行間中流轉,語言樸實無華,表達最真的感情。孟浩然的詩總是會伴隨著各自景色,或田園、或山水、或草木、或建築,無論是什麼,孟浩然總是能以這些最簡單的事物,傳達出最自然最真的情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