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養兒防老?67歲父親卻成了兒女們推來推去的皮球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點點關注,你的支持是我進步的不竭動力。



01

古話說:“養兒防老。”在以前為了能夠老有所依,很多人都選擇多生,一個不行,總有一個行的。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人都不再想著養兒防老了,現在養老有了更多的選擇。養老保險,養老院,退休金,隨著國家的保障制度日益完善,不靠兒女依然能夠過好餘生。但是也有一些保障不到位的,老了以後,想要靠兒女,但是卻沒有靠住。

老王生了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最小。三個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但是三個孩子的收入都不是很高。老王的老伴去世得早,在大女兒剛嫁人的時候,老伴患了癌症,家裡沒錢治,很快就去世了。因為家裡沒錢了,老王就讓正在讀大一的二女兒出去打工了,老王則拼命打工掙錢供小兒子上學,用老王的話說:“女娃讀書沒有什麼用,男娃才需要讀書。”


養兒防老?67歲父親卻成了兒女們推來推去的皮球


因為老王的偏心,二女兒和老王大吵了一架,一氣之下,便離家出走了。

小兒子因為從小就被給予了更多的愛,因此也是比較任性,讀書也不認真。最後畢業了勉強找了一份工作。後來小兒子也到了結婚的時候,女方要十萬彩禮,還要買房子,老王沒辦法,為了孩子,只能想辦法籌錢,但是大女兒說自己沒錢,二女兒已經失去聯繫,最後自己只好把老房子賣了。

沒了房子,他搬到了小兒子家一起住,但是很快兒媳就開始嫌棄他這個糟老頭子了,天天罵他,還讓他滾。看到自己的兒子也不管自己的老婆,任由她罵自己,老王傷心了,一氣之下,放下了狠話,走了。

老王想小兒子不要自己了,這不還有大女兒嗎?他便去找大女兒了。可是大女兒以家裡房子小,沒地方為由,直接將老王趕了出來。


養兒防老?67歲父親卻成了兒女們推來推去的皮球


02

我相信老王的故事並不是個例,有很多父母在老了之後被兒女嫌棄,兒女都將父母看成累贅。其實從老王的故事可以看出,雙方都有過錯。在對待兒女時沒有做到公平對待,重男輕女,這些都讓子女心存芥蒂。

很多父母都會在不自覺中給予更小的孩子更多的關愛,並且還要求大的也跟著謙讓小的,這樣的做法其實很容易就讓大孩子心裡產生不公平的感覺。兩個孩子其實都還小,並不能達到成年人的思維,他的心裡只想著父母是怎麼愛我的,又是怎麼愛弟弟妹妹的。

國家開放二胎政策以來,很多想要二孩的家庭都開始準備二孩,但是也有不少家庭在想如何照顧大孩的感受。有些家長會試探性地問問孩子的意見,通過孩子的回應來決定是否要二孩,如果孩子堅決反對,做工作也做不通,那最好還是放棄二孩,不然孩子之間產生了怨言,那麼肯定會有很大的影響。


養兒防老?67歲父親卻成了兒女們推來推去的皮球


03

那麼養兒防老是否還可靠呢?在我看來,中國的傳統美德就是百善孝為先。大多數子女對父母還是很孝順的。以中國的國情來看,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素質越來越高,在網絡上,很多人都會批判一些不孝的人。要是老王的故事拍成視頻發到網上,那絕對是罵聲一片。雖說老王確實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對於小兒子過度偏心,但是這也是一種父愛,對兒子的愛。就這樣對兒子無私奉獻,依然沒有換來兒子的孝,也確實讓人感到寒心。但是沒有辦法,有的人就是這樣,你越是對他好,他越不把你對他的好當回事,反而是覺得這些好是累贅。老王的小兒子就是典型的這種知恩不報的人。



人總是希望在付出之後得到回報,可是生活總是會讓人失望,付出得不到回報的事太多太多了,但是社會總歸是基本公平的,你做的就會產生相應的結果,老王對兒子偏心,那麼就導致女兒與他不和。如果他在孩子小的時候公平地對待孩子,那麼在老了以後也不至於會有這樣的結果。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老王今天的狀態,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怪自己當時做的不對。因果報應,總會有該有的結果。


本期話題:你在生二孩的時候是否考慮過怎麼分配愛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