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33年前的春节,《红楼梦》从天而降。

仅仅是试播6集,便激起了令人惊叹的无数好评,观者无不拍手称叹。

在30年前,彩色电视还是稀奇物件,价格高昂。然而《红楼梦》横空出世后,无数家庭为了赶上5月份电视剧的正式播出时能一睹剧中的姹紫嫣红,而大出血购置了第一台彩电。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一部电视剧使得中国彩电销量大增,《红楼梦》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33年过去,《红楼梦》仍然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大陆电视剧镇山之宝”、“不用任何语言评价了吧”、“87版之后,世间再无真人版红楼”......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30多年,沧桑巨变,但经典却如金子般,永放光芒。

那么,87版《红楼梦》到底是如何被锻造成难以逾越的经典?

古韵

不同于现在的古装剧统一的服化道,统一的韩式半永久大平眉+浓睫毛+浓眼影,一眼望过去好似从生产线上批量生产的脸。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87版《红楼梦》,全局弥漫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仅就服装来说:

为了还原书中描述,符合历史,符合生活,服装设计师跑遍9省18市,翻遍各种文史资料,对清明两代官袍样式存疑,跑到地下室看刚出土的服装实物。

最终, 每一套服装,从款式、质地、图案、色彩,都有出处。因此,87版《红楼梦》也被称为“宋明清服饰教科书”。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而且,不像如今那些粗制滥造的电视剧,每个角色演80集都不换几身衣服,《红楼梦》100多名演员总共有2000多套服装。

36集的电视剧,单王熙凤的衣服就有70多套。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除了服化道极具古韵,87《红楼梦》的一个个演员,也仿佛是从原著中走出来似的,形神合一。

只一登场,就是角色本人。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众所周知,《红楼梦》选角难度非常大,这是个不争的事实,除了出场人物众多、各具特色外,想找到与书中人物相貌气质相符的演员也是非常困难。

像黛玉,既要美又要仙还要病弱惹人怜,同时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才华与文艺气息也缺一不可;

像宝玉,作为一个男性,要漂亮有脂粉气还不能娘,要圆润些还必须得帅;

再像宝钗,只一个“面若银盆”……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剧中的每个演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刚刚发出招募通知的时候,全国的红楼爱好者都寄来了自荐信,剧组回忆,简历是用麻袋装的,甚至还有人写信“王伯伯,如果你不选我演林黛玉,我立刻就自杀”。

除了自荐之外,剧组还跑遍了全国各大城市的艺校、剧团、文工团,甚至还去了手表厂、皮鞋厂、化工厂,还有在路边吃汤圆时被看中来演戏的。

最终从上万人中,选出了五十多个主要角色。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现在的古装剧,有几部愿意像这样大费周章地选角呢?

而这背后的本质才是87《红楼梦》与今天古装剧最大的区别——

匠心

人选好之后是培训上课。

现在的演员,有个“剧本围读”就不错了,87《红楼梦》上什么课呢:

胡文彬老师讲‘国内外红学研究概况’;

朱家溍讲‘《红楼梦》中的北方生活习俗’;

邓云乡先生讲‘南方生活习俗’;

周汝昌先生讲‘《红楼梦》原著的优与续书的劣’;

王朝闻先生讲‘怎样正确理解《红楼梦》的角色’;

李希凡先生讲‘《红楼梦》的历史背景’;

编剧之一刘耕路老师讲的‘《红楼梦》的诗词曲赋’;

编剧之一周岭老师讲的‘《红楼梦》的主要人物’。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这些大家,无一不是那个时代最顶级的红学家。

最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大师是没有任何报酬,最多只有一顿简陋的工作餐,他们是单凭一腔热血贡献着渊博的学识。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外,演员们还要学古琴、学下围棋、学写毛笔字、唱黄梅戏、唱扬剧、跳古典舞……

可谓琴棋书画,样样都需精通。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长达3年多的培训,最终将这一个个青涩的脸庞,变成了 “红楼梦中人”。

整个《红楼梦》剧组耗时5年,辗转十余省城市,41个地区的219处景点,演员们一集只有70块钱的补贴,可没人因为钱少,就去懈怠。

一位演员说:“能参与拍摄,就是很自豪的一件事。”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为了更契合书中的人物,化妆师把小姑娘们的眉毛都拔掉了,重新画,也没人去抱怨。

大冬天要拍其他季节的戏,姑娘们上戏的时候穿着单薄的衣衫,下戏的时候,立马套上军大衣。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只有演员有匠心吗?

第一位加入的主创是曾为《少林寺》等经典作品配乐的音乐家王立平。

王立平是毛遂自荐,他找到导演王扶林说:“我试写一个主题歌,如果你们觉得好,就用我;如果写得不好,我一分钱不要,自己走人。”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红楼梦》14首配乐王立平写了四年,其中一首《葬花吟》更是写了一年零九个月。

前面提到的被誉为“宋明清服饰教科书“的经典服饰,都出自当年还名不见经传的史延芹之手,她也是因为热爱《红楼梦》而主动请缨进入了剧组,进入剧组时她还被安排做一些打杂工作,经过了一年时间才华被导演发觉,并极为大胆的让她做了剧组的服装总设计。

史延芹也没有辜负期望,在漫天大雪的隆冬,在剧组没有暖气的小平房中,14天赶出48张设计稿,成就了观众所见的红楼世界。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而被誉为“天下第一梳”的化妆师杨树云,更是凭一己之力让87《红楼梦》美了33年。

为了化好林黛玉的“似蹙非蹙罥烟眉”和王熙凤的“柳叶吊梢眉”,他遍查古籍、研究人物的身世背景,最终画出了与林黛玉的病态美,与王熙凤睥睨众人、不怒自威的傲慢气质。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杨树云化妆不仅化脸妆,只要出镜的部位他都画。

光黛玉初进贾府下轿时伸手的一个镜头,

杨树云就足足画了两个小时。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油彩、护肤品、定妆粉、指甲油,层层修饰,连手上的配饰都经过细心搭配,手上戴的珍珠戒指、腕上的“虾须镯”,都是为了衬托她清冷大家闺秀的气质。

正是在这般细心考究之下,才有了这经典的一幕,还未见人,一双纤纤玉手就让人柔肠百结、魂牵梦绕了。

这样的匠心精神,才是一部电视剧该有的质感。

这样的电视剧才是一群真心做艺术的人忘我奉献的精品。

33年过去了,87版《红楼梦》仍是国剧中的扛把子

而今天,又有多少这样的耐心与伟力。

并不是要求今天的影视剧从业人员,还像过去一样只讲奉献牺牲,不求经济回报。

谁也没资格要求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但抛除审美,抛除手艺,仅仅就事论事,我们,能不能稍微尊重下自己从事的职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