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李治是真的很懦弱無能嗎?真實歷史上的唐高宗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唐高宗李治,字為善,出生於長安,是唐朝的第三任皇帝。

說起唐高宗李治,他的存在感很低,因為在他前面有千古一帝的父親李世民,在他後面則有千古一女皇帝的妻子武則天,李治夾在這些猛人中間,給後人留下的印象是懦弱無能。真相果然如此嗎?實際上,真實歷史上的唐高宗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李治是真的很懦弱無能嗎?真實歷史上的唐高宗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一個懦弱無能的人,敢在脾氣衝動的父親還活著時,跟庶母私通?

一個懦弱無能的人,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娶庶母、立為後?

一個懦弱無能的人,敢不到三十歲,就將舅舅長孫無忌與關隴集團,一網打盡,自己提拔一堆人?說李治懦弱,是太小看他了。

李治是真的很懦弱無能嗎?真實歷史上的唐高宗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真實的李治其實是一名工於心計、大膽、心狠手辣、治國能力不錯的一位皇帝。只是由於大唐差點葬送在他手裡,所以他被史書抹黑了。

在李世民的兒子裡,李治排行老九,在那個立嫡長子的時代本來無緣於皇位,而且李治也並不出眾,為什麼這麼一個普通的皇子能在諸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功當上太子,進而坐上皇帝的寶座?

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生了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三個兒子,本來是由嫡長子李承乾當太子,可李承乾恃寵而驕,不服管束,生活作風也不好,嫡次子魏王李泰倒是才華橫溢、本事出眾,可他很不爽李承乾騎在自己頭上,於是千方百計地爭奪太子之位,親兄弟二人的關係發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而不停作死的李承乾乾脆與手下密謀政變逼宮,事情敗露後令唐太宗對他失望透頂,廢掉他的太子之位,

李治是真的很懦弱無能嗎?真實歷史上的唐高宗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這下按說李泰可以如願以償了,太子李承乾被廢,李泰藉機向自己的父親撒嬌,也不知是不是這李泰的腦殼有問題,居然對太宗皇帝說如果立自己為太子,自己百年之後定會殺了自己的兒子把皇位傳給弟弟李治。

太宗皇帝也不是白痴,明白殺子傳弟的事根本不可能發生,一向疼愛子女的他不願這種骨肉相殘的慘劇發生在自己的兒子們當中,相比李承乾的大逆不道和李泰的不擇手段,嫡三子晉王李治正好有寬厚仁慈,友愛兄弟的優點,因此唐太宗覺得他靠譜點,於是便以“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的理由,如果立李治為太子,再把李承乾發配充軍,李泰也降封離京,唐太宗用這種手段想保全兄弟三人的性命,再加上國舅長孫無忌的支持,於是,李治被立為了太子!

總結了下:李承乾與李泰爭太子位時,李治兩不得罪;倆人後來倒黴了,他也不落井下石。因此被認為是仁,於是上位了。

李治是真的很懦弱無能嗎?真實歷史上的唐高宗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永徽六年之前,青年皇帝李治發現,大唐帝國的最高權力不在皇帝手裡,而在首席宰相、託孤大臣、三朝元老和自己的親孃舅長孫無忌手裡,不管是殺伐決斷、人事任免的國家公務,還是立儲的帝王家事,自己幾乎沒有任何發言權。權力的道路上永遠不允許兩人並肩同行,皇權更不可以。李治性格寬厚但卻不傻,所以,當發現自身已經具備一定實力的時候,他就開始反擊了。皇后的廢立是李治和長孫集團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博弈,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李勣的加入讓本來處於下風的李治實現逆轉,高宗李治冊立武昭儀為皇后,李治第一次行使皇權,也就是在皇后廢立前一個月,長孫無忌的死黨、同樣老資格的褚遂良被貶出朝廷,長孫集團的末日號角開始吹響,後來東都洛陽發生了一起所謂的韋季方、李巢朋黨案,長孫無忌本來與此案毫無瓜葛,但是,在李治的直接授意下,此案的性質不僅變成了謀反,主角也變成了長孫無忌——這和幾年前長孫無忌構陷吳王李恪等人時如出一轍,縱橫大唐官場三十餘載的長孫無忌就此垮臺,李治完勝。

後世說到許多破事,似乎都是武則天做的。二聖臨朝,大家都以為武則天控制朝政了,其實李治直到死前一年,都掌握著宰相任免權。大概可以這樣說說,日常許多事,武則天處理,但大權還在李治手裡,結果就是,在長孫無忌與褚遂良死後,高宗朝沒有過權相。李義府和許敬宗是李治用來對付長孫集團的的,對付完了,他自己再把李義府給收拾了。

李治是真的很懦弱無能嗎?真實歷史上的唐高宗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歷來皇帝一旦不肯分權給宰相,多少要借外戚甚至宦官來做事。從結果來看,李治借的是武則天,自己的老婆,說難聽點,在公元682年之前,武則天就是李治的門面,就是李治的打手。她負責許多日常工作,背許多鍋,李治可以養他的風眩病,掌握著大權,還不用擔心有人奪權——武則天的一切權力都來自於李治,甚至後來能奪李顯的位置,也是李治遺詔裡給的權柄。

李治對權柄的把握,賊精著呢!

許多會誤覺得李治柔弱,卻忽視了武則天執政的合法性,基本來自李治,武則天的政策,基本也沒違背李治的宗旨!但終究李治還是低估了武則天的慾望和野心!

李治是真的很懦弱無能嗎?真實歷史上的唐高宗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公元683年,李治駕崩於洛陽貞觀殿,享年五十六歲,一段歷史從此謝幕,一段歷史又從此開啟。

由於武后的篡唐以及“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巨大光芒,李治的文治武功被徹底淹沒。當我們剝開歷史的層層迷霧,重新站在公元七世紀中葉的天空來審視那段歷史的話,就會發現,一段比之“貞觀”和“開元”也毫不遜色的盛世之花,曾在那個被傳庸弱不堪的唐高宗的治下燦爛地盛開過。

李治是真的很懦弱無能嗎?真實歷史上的唐高宗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李治派名將李勣率軍滅掉了高麗,高麗國力強大,連唐太宗親征都鎩羽而歸。到了李治時期,大唐徹底滅掉了高麗,除了滅掉高麗這個百年強敵外,李治還派大將蘇定方還滅掉了西突厥,唐朝版圖在李治時達到了頂峰,李治在位時,唐朝國土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公里。

李治知人善任,提拔了大批優秀人才,他統治時期得到重用的著名文臣有盧承慶、許圉師、杜正倫、薛元超、韋思謙、魏元忠等,武將則有蘇定方、薛仁貴、裴行儉、高侃、程務挺、黑齒常之等,李治是一位承前啟後的帝王,他為後來李隆基開創開元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實,這個皇帝一點都不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