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媽媽當自己班主任是種什麼體驗?過來人坦言:公佈成績時我最淡定

媽媽當自己班主任是種什麼體驗?過來人坦言:公佈成績時我最淡定

老師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敬畏的對象之一,因為老師的嚴厲以及說教,就讓孩子在心裡腦補了一場“追捕大戲”,不論是上課開小差後的點名批評,還是上課遲到遭到的罰站,都會讓孩子對老師的敬畏又加深一點。更“倒黴”的是,有的孩子的班主任和媽媽是同一個人。

媽媽當自己班主任是種什麼體驗?過來人坦言:公佈成績時我最淡定

當親媽變成了班主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最近網上有一個話題火爆的熱議:當親媽變成了班主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網友們紛紛積極的表達著自己的看法:

網友A:我上初中時,我媽就是我的班主任,可怕的是,那個時候我的成績巨差,每一次考完試,其他同學都在為自己還沒公佈的成績擔驚受怕,而我早已經在家跪過搓衣板捱過打了! 所以成績公佈的那一刻,只有我最淡定。

媽媽當自己班主任是種什麼體驗?過來人坦言:公佈成績時我最淡定

網友B:我媽做我班主任的時候,似乎特別在乎我與異性同學的交往距離,有時候下課後還偷偷在窗外觀察我的動態,連我與同桌(女)討論數學題時,她都在講臺上看著,搞得我直接杜絕了早戀的念頭!

網友C:我媽就很好,也可能因為我的心思主要都放在學習了,我媽自然對我很放心,有時上課有的地方沒聽懂,回到家直接就問了,不僅方便還節省時間,我的學習成績。也因此一直名列前茅。

媽媽當自己班主任是種什麼體驗?過來人坦言:公佈成績時我最淡定

對此,各個網友對這種情況褒貶不一,有的說媽媽做班主任,影響了自己的社交,有的則慶幸是老媽幫自己提高了學習成績。那麼如果有一個父母做自己的班主任,會有哪些影響?

一、影響人際關係的交往

如果上升到社交的層面,學生的世界多少也有一些複雜。畢竟初高中的孩子都漸漸懂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因為討厭或者和班主任有矛盾,因為知道孩子和班主任的母子/女關係,就故意的迴避和排擠孩子,而有的為了討好班主任的學生又會藉此與孩子培養虛假的友誼。

因此,自己的老媽做班主任,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情況,可能限制,也可能促進,不過是否能夠交到真正的真誠的友誼,還得靠孩子自己的判斷。

媽媽當自己班主任是種什麼體驗?過來人坦言:公佈成績時我最淡定

二、家長更容易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

由於有家人是班主任,這樣就好似為孩子的學習情況的打探,開闢了一條捷徑,同時如果孩子的哪一門科目的成績不太樂觀,作為班主任也可以直接找那門課的老師進行探討,從而一齊幫助孩子提高成績。

如果孩子在課堂上開了小差,其他的各科老師也可以直接私下告知班主任,來提醒孩子。

媽媽當自己班主任是種什麼體驗?過來人坦言:公佈成績時我最淡定

三、孩子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可以同步

教育崇尚的就是家庭、學校雙向結合,才能更全面的瞭解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如果家長是班主任,那麼就省去了老師與家長溝通的環節,更高效。

媽媽當自己班主任是種什麼體驗?過來人坦言:公佈成績時我最淡定

所以說,有爸媽是老師的,別沾沾自喜也別垂頭喪氣,只要孩子自己不有學習外的歪心思,有一個老媽當班主任,在學習中就像是“開了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