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一年撈走100億人民幣,這家來自法國的超市,在中國悶聲賺大錢

一年撈走100億人民幣,這家來自法國的超市,在中國悶聲賺大錢

近兩年,全球實體零售行業出現下行。受此影響,有不少知名的超市開始收縮戰線,比如家樂福、麥德龍相繼退出大中華市場,像卜蜂蓮花更是走向沒落。不過也有不少品牌逆勢增長,比如美國開市客(Costco)和法國迪卡儂(decathlon)。相比美國開市客的高調開店,法國迪卡儂向來給人的感覺就是低調,多年來在中國悶聲賺錢。

一年撈走100億人民幣,這家來自法國的超市,在中國悶聲賺大錢

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迪卡儂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經過四十餘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全球領先的體育用品零售商。旗下擁有豐富的自有品牌產品陣線,涵蓋運動服飾、裝備以及各種創意類運動產品,擁有超過1500家零售店。全球年營收達到113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870億),在中國的年銷售額已突破百億人民幣。

說到迪卡儂,那就不得不提及穆裡耶家族。根據瞭解,該家族的發家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剛開始只是法國的一家普通農戶。上世紀初,路易斯·穆裡耶創辦小型紡織廠,拉開了家族企業走向輝煌的序幕。

隨著家族生意越做越大,涉足的領域也越發寬泛,橫跨百貨、體育服裝、家居建材等多個領域。其中,零售品牌迪卡儂成立於43年前。起初,它只是一家體育用品零售店,出售各種品牌的產品。這種經營模式一直持續了10年之久,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才開始設計、生產自有品牌產品。

據悉,迪卡儂的第一個自有產品是自行車,在後來的發展中逐步擴展到體育用品與服裝全產業鏈。在之後的十餘年間,公司的擴張非常快速,業務遍佈歐洲各地,創辦的運動品牌也超過20個。隨著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吸引了不少海外品牌的注意。迪卡儂也不例外,於03年在我們國內開設了第一家商場。公開的業績顯示,前兩年迪卡儂在中國的銷售額已經突破了100億元人民幣。這幾年它不請明星站臺,不刻意打廣告,真正做到物美價廉。所以才會被媒體比喻為“悶聲賺錢”。

一年撈走100億人民幣,這家來自法國的超市,在中國悶聲賺大錢

迪卡儂之所以深受消費者青睞,業界普遍認為主要有三點原因,即種類齊全、價格便宜、質量過關。旗下產品有球拍類、自行車和配件、跑步和戶外等,而且這些產品無一不是物美價廉。比如迪卡儂商場裡的一種藍色商品,價格低於市面價格至少兩成,但質量上又完全有保障,極大地吸引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除此之外,在門店形象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在線下體育用品市場持續萎縮的情況下,公司依舊採用大面積的商場設計和佈局,大幅度提升了用戶的消費體驗。有些店門前建設有小型籃球場、足球場。店內包括有衣服、鞋帽、體育器材等上萬種商品,無論在規模上和品類上都處於同行業領先地位。在同行試圖提價、爭奪高端市場時,迪卡儂卻牢牢抓住了大眾消費這條主線。

有媒體人分析指出: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再加上電商行業的衝擊,線下零售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從業者們應重新確立實體零售獨特的價值主張,找到實體零售體驗對消費者來說無可取代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