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乾清宮從皇帝寢室變成皇帝辦公室,在那裡到底發生過哪些歷史趣聞

乾清宮從皇帝寢室變成皇帝辦公室,在那裡到底發生過哪些歷史趣聞

大家好,我是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畫重點“建築群”。沒錯,如果一座宮殿就是一個人的話,那北京故宮就是上上下下幾十口人的大家族了。這裡麵包括而不限於以下幾位:乾清宮、保和殿、中和殿、慈寧宮、太和殿、長春宮、永和宮等等。

等一下(瞅臺詞),哦豁,其實我不是故宮,我是乾清宮,你可以叫我小乾。

在我眾多宮殿兄弟當中,殿生最為跌宕起伏的除了在下不作第二人選。在下在明朝就已經修建完成,是皇帝老爺最喜歡的寢宮之一,職業生涯就幹一件事,那就是讓皇帝老爺睡的舒心、睡的愉快。

然而,這份工作並沒有外人想象中的那麼輕鬆,相反,它其實危機四伏,譬如說,明武宗在位期間,不慎點燃了乾清宮,他老先生既沒有組織救火,也沒有心情低落,反而非常快樂,十分淡定的對身邊的小太監說到:“是好一棚大煙火也。”

你就是明·尼祿·武宗嗎?

我,乾清宮,表示非常心累,感覺有被冒犯到,謝謝。

乾清宮從皇帝寢室變成皇帝辦公室,在那裡到底發生過哪些歷史趣聞

01

當然,雖然傷痕累累,但在下還是順利的堅持到了清朝到來,此時,服役已經數百年的老夫萬萬沒有想到,在下居然有鐵樹開花、母豬上樹的一天。沒錯,在大清,老夫居然搖身一變,從皇帝臥室變成了“大清國務院”。瞬間就在眾多的宮殿兄弟姐妹之中出類拔萃,鶴立雞群。變成了兄弟姐妹之中的大紅人兼大忙人。

御門聽政、召對臣工、屬國陪臣、曲宴廷臣,每天有多少故事在我身邊發生,每天有多少傳奇在我身邊上演,每天又有多少人跌倒或者直上青雲,還請聽在下細細道來。

還記得那是一個夏天,順治元年,清軍入紫禁,為了遠在東北的皇帝老爺來京城能住的愉快,多爾袞下令整修宮殿。在下,乾清宮,正是被修繕的那一位。然而遺憾的是,多爾袞先生找的修房的工人做功未免太過草率,順治十五年,還記得那又是一個夏天。

在下,漏了。

順治帝龍顏大怒,“建造乾清宮、所費金錢鉅萬。宜乎堅固完好。乃落成之始、尚有可觀。今經雨輒漏。牆壁欹斜。地磚亦不平穩階石坼縫。甚不堅整。”

各個匠人監工更是被問罪,“雖經恩赦,難以免罪。”此後,皇帝老爺更不喜歡來我這裡了,在下就這樣被打入冷宮,一個人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可謂慘也。

乾清宮從皇帝寢室變成皇帝辦公室,在那裡到底發生過哪些歷史趣聞

02

兜兜轉轉,在下終於等來了野百合的春天,那是雍正同志在位的時候。雍正為表清廉,去修飾簡單的養心殿用以居住,而在乾清宮處理朝政。

沒錯,我從冷冷清清的寢宮一躍變成我大清的理政宮,身價倍增。與此同時,一些政治制度及活動也隨著我身份的轉變而發生轉變。這種轉變,大概有三類,一是政事類,接見大臣,接見使者之類的。二是文事,譬如皇帝老爺詩興大發叫大家一起來作詩吟對。三是習俗類,譬如贈福字之類的習俗。這些活動,都轉到在下這邊舉行了。

這些活動裡最有趣的肯定是“御門聽政”。那可真是兵荒馬亂、勾心鬥角。

康熙六年有詔“御乾清門聽政,嗣後日以為常”。這御門聽政原本是在奉天門舉行,自此之後,就移來乾清門了。御門聽政,其實就是電視劇裡經常出現的“早朝”。皇帝老爺親自來主持朝廷會議,聆聽內閣及各部院大臣的奏報或奏言,進行議商,做出決斷,發佈諭旨,貫徹實行。

乾清宮從皇帝寢室變成皇帝辦公室,在那裡到底發生過哪些歷史趣聞

03

這件事的有趣之處是它的舉行時間,起初是早於辰時的,但是不管是皇帝老爺還是各個京官大爺都覺得過於辛苦“惟恐遲誤、必四五鼓趨朝、難免夜行風寒之苦。若皇上於辰刻御朝、則遠居大小各官、黎明而入、亦不致遲誤。”

等到康熙二十一年,終於有人忍不住了,上書請推遲上朝之時間。這一下,雙方可謂是一拍即合,康熙也隨即下旨“朕御朝太早,各官於四五鼓趨赴朝會,殊為勞瘁。自後,每日御朝聽政,春夏以辰初刻,秋冬以辰正刻”一時間,滿朝文武那是欣喜若狂、奔走相告,霎時群魔亂舞,場面一度非常混亂。“九卿各官皆雲、皇上洞悉下情、慮及下僚風寒、欲限時聽政。即同天地之心、無不歡忭。”

所謂既得隴,則望蜀,得寸進尺是每個人的本能。兩年後又有官員上書,說御門聽政不必日日舉行。於是康熙將御門聽政改為三日一次。又過一年,又有人上書,曰天下太平,政事簡少,請求減少御門聽政的次數。從此,御門聽政就變成了偶爾舉行,舉行前皇帝會下旨。

除了御門聽政,在乾清宮第二重要的政治活動是“召對臣工”。所謂召對臣工就是開會遇到了特殊情況,需要單獨找人談話。這一招,至今仍然是各個初入職場或在校學生的噩夢。“某某某,班主任有請。”或者“小韓,老闆叫你去辦公室。”

有時皇帝還會在乾清宮接見一些特別的人,譬如說,外藩屬國陪臣。召見外藩陪臣,最威風的一次莫過於乾隆兩平西域之亂時,各藩如安集廷、拔達山等等都派出使者,奔行萬里赴京,敘述亂情與本地無關。最丟臉的一次則是慈禧出逃兩年後回京,召見各國駐京公使。還好這次召見是安排在寧壽宮的,與我乾清宮無關。

乾清宮從皇帝寢室變成皇帝辦公室,在那裡到底發生過哪些歷史趣聞

04

除去御門聽政、召對臣工、召對陪臣之外,還有曲宴廷臣。在清朝禮制裡,曲宴廷臣是很重要的政治活動。“恭遇皇帝萬壽及元旦、上元、端陽、中秋、重陽、冬至、除夕等節,乾清宮曲宴王公、大臣。”大宴百官,是很威風的,比如說康熙十二年曆時八年,平定三藩。在乾清宮大宴百官,人人帶醉意,舉朝歡慶。除去節日和大功,還有規模宏大的宴會,“千叟宴”。這千叟宴被稱為是國之重事,乾隆五十年的千叟宴,在乾清宮內設八百青幕帳,有類圍場行圍。那場面,威風極了。

差點忘了最重要的,秘密立儲,就是在我乾清宮確立的。密條藏於盒內,置於乾清宮正中的正大光明匾之後。除此之外,皇帝喪禮,亦是在我乾清宮舉行,喪禮非常宏大,前前後後儀式繁多且曠日持久。

大事要事事事相關,這正是我乾清宮的重要之處。哦對了,當年鰲拜也是死在我這裡,各位可知?最後,用宮內康熙爺手書的對聯作為結尾。

“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難。”

橫批,正大光明。

我係乾清宮,我為自己帶鹽,系兄弟,就來故宮看我。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未定君 製作:吃硬盤吧、發達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