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今天是他51歲生日,他卻遠赴武漢,在隔離病房裡忙碌著

正月初一(1月25日),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王玉光51歲的生日,但這一天,沒有蛋糕、蠟燭,沒有親人陪伴。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級專家組成員,他在除夕上午登上開赴武漢的列車,奔向“戰場”,參加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戰“疫”。

今天是他51岁生日,他却远赴武汉,在隔离病房里忙碌着

由於北京已出現輸入性病例,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病房的防疫任務也非常重,奔赴武漢前,王玉光每天出門診、查房、開會,一直連軸轉……幾天前,他接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指令後,一直在待命。原本臘月二十九出發,當天王玉光仔細把病房全部查了一遍,“不能有任何漏診!”

可現在,去武漢並不容易。一開始高鐵票訂不上,就臨時決定坐飛機飛廣州再轉機到武漢,結果廣州到武漢的班機也被取消……幾經輾轉,才最終買到除夕從北京到岳陽的高鐵票。

除夕上午12時13分,王玉光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呼吸科主任苗青一起登上高鐵。在列車上,專家們整整討論了6個小時,年夜飯都是在高鐵上簡單吃的。“本來定了到岳陽再轉車去武漢,列車長得知我們是專家組成員,才特殊‘照顧’我們在武漢下車。”王玉光說。

今天是他51岁生日,他却远赴武汉,在隔离病房里忙碌着

王玉光(右二)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為患者把脈

抵達後,幾位專家連夜就疫情的整體形勢、中醫介入治療的情況召開緊急會議。

今天早晨7時20分,王玉光已經穿著隔離服出現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隔離病房裡。整個上午,王玉光等專家連續工作近5個小時,看了27位病人,其中有輕症,也有重症。

今天是他51岁生日,他却远赴武汉,在隔离病房里忙碌着

王玉光(中)在武漢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當地最大的傳染病醫院,去年12月29日收治當地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該染的肺炎確診病例,也是目前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定點醫院。

“這個疾病是一種新的病毒性肺炎,跟既往的甲流和SARS有所不同,有些鮮明的特徵,人們對它的認識是不全面、不整體的,還有很多東西沒有認識清楚。”王玉光說,目前疾病初期的症狀極不典型,而且鑑別診斷困難,涉及到傳染病、呼吸道疾病、危重症、影像學等多學科,需要多學科診治能力,所以病房急需組建多學科診療隊伍。”

王玉光等四位專家此行的目的,是希望通過中醫藥的介入,降低病死率,降低危重症的發生率,加快縮短疾病的病程。

“在對疾病認識不清的情況下,中醫藥應該發揮更大作用。可以說,中西醫結合治療是必然之路。但是還有待臨床實踐和探索。”王玉光告訴記者,明天他還要再去三家醫院看病人,尤其是要到發熱門診,看一些難以跟流感鑑別的病人。“我們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跟流感有截然不同的特點,要把流感先摘出來,中醫對流感是有臨床證據的”。

很多人並不知道,今天是王玉光的生日。看到女兒發來的蛋糕照片以及全家福的時候,他的眼圈紅了。

今天是他51岁生日,他却远赴武汉,在隔离病房里忙碌着
今天是他51岁生日,他却远赴武汉,在隔离病房里忙碌着

家人為王玉光準備的生日蛋糕

“陽曆生日和春節重疊在一起的,這輩子只有這一次。我父母已經80多歲了,我其實真的很想和父母妻兒一起過這個生日。我知道他們很早就為我準備了生日,女兒還給我買了蛋糕……但是,疫情發生了。我的導師周平安教授曾經說過‘在瘟疫出現時,醫生就應該是一名戰士,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抗擊疫情的前線中去’。”王玉光說,當他告訴父母要去武漢的消息時,老人說:“國家派你過去,我們心裡已經有準備。”

今天是他51岁生日,他却远赴武汉,在隔离病房里忙碌着

生日當天,家人發給王玉光的全家福

王玉光的導師周平安教授是我國最著名的傳染病專家,當年SARS的第一版診療方案就是他制定的。當王玉光還是博士生的時候,周老就曾派他進到SARS病房,堅持了一個月。多年來,王玉光曾深入SARS、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第一線,當國家惟一一例MERS病例出現時,也曾派他前往廣東現場。他擔任過北京地壇醫院甲流病區主任,手足口病區主任, “歷次所有的重大傳染病疫情,我都親身經歷過,我知道不容易,疫病的複雜性、難治性沒那麼簡單,必須在一線中摸爬滾打,去經歷傳染病醫院的錘鍊,才能戰勝疫情。”王玉光說。

今天是他51岁生日,他却远赴武汉,在隔离病房里忙碌着

王玉光和導師著名傳染病專家周平安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