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追隨希特勒的孩子們:精神分析

薦讀:

Loewenberg, Peter. 1971. “The Psycho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Nazi Youth Cohort.”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76 (5): 1457–1502.

有譯本,收錄在:

——彼得.洛溫伯格,《納粹青年追隨者的心理歷史淵源》,載《歷史與心靈:西方心理史學的理論與實踐》,羅鳳禮著,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本輯已推:

第139期增壽(aging)與社會範式:ASA前會長Riley學說的總結

第140期社會學怎麼界定Life course?5種定義與整合(Alwin2012)

第141期社會學如何理解generation概念?生命週期,出生組,還是參與認同?

預告:

【141-46期預告】精神分析、生命歷程與世代的社會學:5篇論文和1個書單

追随希特勒的孩子们:精神分析/世代社会学的结合分析

(圖片來源:B站,“閱後即瞎”節目。超好看!)

對於有卡里斯瑪式人物的時期,史學家往往喜歡研究重要人物(如毛澤東、斯大林)這些leader,但是Peter Loewenberg將要研究那些追隨者——the Nazi Youth。

【理論的總結圖示直接見頁底】

問題是(1)如何在population中框出追隨者;(2)如何在追隨者中框出某些分析性characters——來自心理的、歷史的、社會化的?(3)為什麼這些特徵能夠使之形成追隨—領袖的關係?

洛溫伯格用cohort analysis + psychohistorica analysis的方式,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受到戰爭創傷的幼兒童年(1914-1920),到了德國民族社會主義/大蕭條興起之時(1929-1935)時,他們得以使得之前固結(fixation)下來的心理壓抑,得在投射出來,迴歸(regression)到童年時沒有得到的滿足——追隨希特勒。

1. 曼海姆的“世代研究”:被忽視的精神分析

洛溫伯格看到1927年曼海姆的《世代的問題》一文中,常被社會學家所忽視的一段文字——與精神分析有關。

追随希特勒的孩子们:精神分析/世代社会学的结合分析

我也從沒注意到這段文章。如我上期推送Alwin D.F. 2007 的Rethinking Generations一文中,也也沒有提到精神分析的選段。

由此,世代分析(找到一個時段出生的、有共同的歷史經驗與認同,會通過同齡群體的集體規範與行動來形成社會變遷影響的),與精神分析有了結合的可能。

2. 結合到精神分析的心理動力

如果說世代分析提供了來自於人口繼替的、外在的、生物/歷史時間能力,那麼精神分析則是提供了內在的、心理動力。

眾所周知,精神分析注意的是life course中的變化,這為世代分析(每個世代中的成員當然也在不斷的aging之中)與之結合,提供了結合點。

洛溫伯格的結合點是:童年時期因戰爭創傷(貧窮、飢渴、都上場了缺少父愛)形成固結點。相較於成人來說,童年或幼兒在這方面受到的打擊更大,因為他們的忍受能力和發洩渠道十分有限。——“早期的固結越強,日後迴歸的要求就越大”。

3. 案例分析之一:納粹政黨的年齡世代構成與大蕭條背景

在納粹興起之時,德國遭受了大蕭條的經濟危機,比其它國家(除了美國)更嚴重,例如1933年主要產品產量只等於五年前的1/5,而納粹上臺更使得國外資本逃走了。1932年,德國勞動力市場上, 每3個人中就有1個失業了。

那麼,是什麼人讓納粹得以選舉上臺呢?要看看當時青年人的力量了。我複製了下面的數據:

追随希特勒的孩子们:精神分析/世代社会学的结合分析

這些新增的選民,顯然很多是新步入投票年齡的選民。這些年輕人正是被納粹的政黨吸引走了,因為當時各政黨的年齡結構如下:

1933年,德國的18-30歲佔總人口的31.1%,而這一年齡組的人,在民族社會主義政黨中佔到從1931年的37.6%增長到了納粹上臺前的42.2%。換句話說,納粹黨員在多出生在1905-1912。

4. 案例分析之二:納粹青年的童年創傷

洛溫伯格從精神分析角度提出解釋。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創傷,使得1914-1918年就有75萬人餓死,而美國直到1919年才恢復與德國自由貿易,以致於:

——“除了農民和富有的囤積者,德國的兒童、婦女和男人們在繼續封鎖下所受的苦難比停戰前更嚴重。”

洛溫伯格甚至分析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母乳餵養比例的下降、嬰兒體重的下降、營養不良的狀況、以及一些疾病在兒童中的蔓延,以及——家庭的解體(父親上戰場、母親從事戰時勞動)帶使得仇恨、暴力、愛國情緒的鋪開。

當然,最重要的,還離不開他以精神分析的角度來分析:兒童時期在理論上是自私的、自戀的,要及時滿足的,否則就會形成狂怒感和剝奪感。尤其是,戰爭導致的與父親、母親的分離帶來的焦慮感,形成了分離與投射的過程:

——哪些是好國家,哪些是壞國家

——哪些是要愛的,哪些是要恨的

洛溫伯格總結道:

追随希特勒的孩子们:精神分析/世代社会学的结合分析

這些情緒在兒童時期被固結起來,等待的是,是成年後,來自納粹的召喚。

5. 案例分析之三:走向納粹

從材料上來講,我覺得非常有趣的,是當時有一份“希特勒運動擁護者最佳個人生活史”有獎競賽的徵文,於是收集到了一批難得的自傳式材料,有600多篇。

這篇文章中雖不免套話,但是重要的是:兒童成年之後(進入大蕭條),對童年時期的苦難的回憶。於是,在他們看來,希特勒是理想化的父親——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上,充滿理想與期待上了戰場並備受宣傳,但最終落敗而歸的那個父親了。

追随希特勒的孩子们:精神分析/世代社会学的结合分析

洛溫伯格指出,正是由於童年的固結點,使得他們到了成年時(又是大蕭條)產生了對童年的“迴歸”,於是走上了追隨那個理想父親之路。

6. 可惜的是,譯文中沒有收錄圖片,居然連最重要的理論圖示也沒收。見下:

追随希特勒的孩子们:精神分析/世代社会学的结合分析

在這個圖示中標出:1. 出生組:1900-1915;2. 戰爭創傷/固結期:1915-1920,形成了固結點;3. 新增選民期/大蕭條時期/納粹上臺期:1929-1933

(Sociological理論大缸第142期)

歷史社會學如何研究帝國史?Kumar2017新著薦讀

如何治理衝突?國家權變、政治環境與人民政治(馮仕政2014)

邁向行動者的國家理論!抗爭政治、有限國家與二重性(劉擁華20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