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火箭炮一次齊射成本近一億美元,遠火堪稱吞金獸,有人卻說是最優武器選擇,為何?

可愛365


火箭炮一次齊射成本接近一億美元?有點危言聳聽了吧。這代價也太大了吧,沒什麼可信度。

按照常規思維,火箭炮口徑越大,生產成本肯定是水漲船高,這是定律。

火箭炮,尤其是大口徑火箭炮,當前解放軍最有話語權。解放軍歷來有火力不足症,自朝鮮戰爭首次嚐到蘇制“喀秋莎”多管火箭炮的大威力甜頭後,小有63式107mm輕型火箭炮,履帶式有83式、89式122mm自行火箭炮,輪式有最新的11式122mm模塊化火箭炮以及03式300mm遠程火箭炮。

其中射程最遠、威力最大以及生產成本最高的當屬300mm遠程火箭彈,根據央視披露,單枚火箭彈造價為75萬人民幣,摺合成美元約為10.9018美元(按照今日人民幣美元匯率計算)。

以解放軍03式遠程自行火箭炮營為例,全營共裝備12套發射車。03式遠程火箭炮採用12管定向發射裝置,使用類似俄羅斯“龍捲風”的品字型分佈,普通彈最大射程70公里,增程彈最大射程可達到150公里。

全營12套發射單元實現一次齊射,即可實現短時間內發射144枚遠程火箭彈,上文提到過,單枚火箭彈造價為75萬人民幣,一次營級齊射10800萬人民幣,折算成美元約為1569.8592萬美元。

數據上並未達到所謂的一億美元水準。

將火箭彈換成我國東風-21C型中近程常規彈道導彈,計算一下一億美元可以發射多少枚該型彈道導彈。東風-21C單枚造價約5000萬人民幣,一億美元摺合成人民幣約為687,960 ,000元人民幣,可以滿足13枚的採購,相當於兩個多標準發射營的火力配系。

從央視報道的西藏軍區遠火試驗中,03式自行火炮的打擊精度達到一個相當高的精度,命中精度不低於10米,這在傳統火炮界中已經達到一個相當高的水準。

以63式107mm多管火箭炮為例,八個定向管一次齊射火力密度相當於傳統的一個炮兵營的打擊範圍。03式300mm自行遠程火炮一次齊射可覆蓋70個足球場的面積,一個遠火營一次齊射範圍是傳統炮兵的幾十倍。

如此打擊效能,說遠火是吞金巨獸有點言過其實了,上百公里的射程、數十倍的火力密度以及堪比導彈的打擊精度,這些優勢是傳統武器所不能比擬的。

使用中近程彈道導彈遂行相同的作戰任務,使用導彈的性價比遠遠超過使用火箭彈,導彈作戰是美軍這些土豪國家的專利,一般以最低的代價達成戰役級別的打擊任務,這才是重中之重。


鷹鴿分析


我軍300毫米“遠火”(PHL–03式)所使用的火箭彈,從外表來看它普通彈。



那麼它的價值上多少呢?這張剪報給出了答案,彈箱長7米、重2噸,一箱價值150萬,我軍目前彈藥種類唯有“300遠火”符合這個標準,也就是一箱兩枚(圖一),一枚摺合75萬元人民幣,這還是2008年的價錢,已經過去十年了估計現在價值在120萬元左右,如果是精確制導火箭彈價錢要增加不少...“300遠火”有12根發射管,12×120萬=1440萬人民幣,一個營的建制是12門,要在1440萬的基礎上再乘以12,應該超1億人民幣,但總價值未到一億美元。

粗略的計算完遠程火箭彈的價,錢我們回到問題的原點,所謂遠程火箭炮是最優選擇只是一些小國家的做法,大國武器種類繁多最優的選擇很多,“遠火”也只是陸軍集團軍的遠程火力支援/打擊武器,遠沒到“大國重器”的資格。


泰國陸軍購置的超遠程火箭炮,據說口徑達到了406毫米,火箭彈最大射程200~280公里,可以發射精確制導彈藥,CEP誤差在100米之內,除射程少了幾十公里外,火力投送密度和打擊精度均高於越南“戰略火箭軍”的“飛毛腿–B”短程戰術導彈。

一般來說,中小國家兜裡有幾錢後,在提高國防能力上就需要添置一些射程遠的武器,因為拒敵於國門外是任何國家防務部門要做的事情,可是中小國家沒有製造遠程武器的能力,只得到國際武器市場購買。
但,因為有國際條約限制,目前國際市場上彈道導彈射程


都在280公里以下,型號只有2~3個,綜合性能較好的就是圖片上的俄製“伊斯坎德爾導彈”,這型導彈確實性能優秀,當然它的售價也是讓人咂舌的!更主要的是這種武器操縱複雜、維護也要求太高!對於中小國家來說這種裝備即買不起,也不會用!所以,當前的短程彈道導彈在國際武器市場上叫好不叫座!
新加坡陸軍的美製“海德斯”227毫米遠程火箭炮。

既然是短程彈道導彈在價錢上貴和使用上有各種難題,唯有購買遠程火箭炮來解決實際的需求,遠程火箭炮和遠程火箭彈雖然也是價格昂貴的裝備,但它要比近程彈道導彈便宜了許多!並且掌握操縱也是相對的容易,更加符合中小國家“花錢少辦大事”的原則!甚至可以要求“遠火”的製造國家在火箭彈的精確性能(增加一些精確導航設備)下一點功夫...所以,遠程火箭炮在國際市場上大行其道,國防經費稍有充實的中小國家都會購買1~2營“遠火”增強國防實力和威懾周邊國家。


坦桑尼亞陸軍裝備的A100型300毫米遠程火箭炮,貌似東非地區射程最遠的陸軍裝備。

其實,遠程火箭炮的最佳使用距離在70~150公里內,太遠的射程還要打擊精準就需要增加更多的精密制導裝置,如果是這樣那麼火箭彈就成了導彈,價錢也會扶搖直上!可就不是120萬左右的價格了,至少要220萬才行(裝末敏彈那種),但問題是大國軍隊武器裝備品種很多,火力打擊層次也很細化,不太要求“遠火”打的太遠。而中小國家不一樣,即沒短程戰役戰術彈道導彈,航空兵能力也很弱,在各方面條件很差的條件下購置遠程火箭炮,把它當做“戰略武器”也是不錯的選擇,至少射程上嚇人,射程遠能夠到敵對方的重要目標就是威懾力!並不要求有太高的精度,所以遠程火箭炮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優的選擇。


皇家橡樹1972


“火箭炮一次齊射成本近一億美元”的這個說法並不嚴謹,這裡沒有說明火箭炮的一次齊射是一門炮,一個連、一個營還是一個旅的齊射。也沒有說明是哪種火箭炮,火箭炮也有便宜的,例如國產107毫米火箭彈,一枚的售價只有幾千元。火箭炮也有貴的,例如美國M270火箭炮發射的陸軍彈道導彈,一枚造價高達幾百萬美元。

目前中國陸軍裝備的“遠火”(遠程火箭炮)主要是PHL-03火箭炮系統,它往往以營為編制,一個遠火營擁有三個遠火連,每個遠火連擁有4輛發射車,也就是說,一個遠火營擁有12輛發射車,而每輛發射車是擁有12根300毫米火箭發射管。如果讓一個PHL-03遠火營進行一次齊射,它可以打出144枚火箭彈。

知道了遠火的編制,只要知道單枚火箭彈的價格,就可以知道所謂“一次齊射成本近一億美元”是指什麼齊射了。那麼,單枚300毫米火箭彈的單價是多少呢?

有資料顯示,目前一枚300毫米遠程火箭彈的價格約為75萬元,一個遠火連進行一次齊射大約耗資3600萬元;一個遠火營進行一次齊射大約耗資1.08億人民幣。遠火營進行齊射時的成本是超過1億,不過單位卻是人民幣,而不是美元,所以“火箭炮一次齊射成本近一億美元”的這種說法似乎無法成立,有可能是誤傳。

不過,即使單位是人民幣,也不難看出火箭炮營的齊射成本還是很高的。那麼,中國為什麼要大量裝備遠火呢?答案還是因為成本,也可以說是效費比。因為論單發價格成本的話,一枚300毫米火箭彈比一枚近程彈道導彈便宜得多。即使是一枚新型制導型號的300毫米火箭彈,仍比近程彈道導彈便宜不少。單枚火箭彈的打擊威力自然比不過近程彈道導彈,但是它可以

用更多枚火箭彈來解決這個威力差距。

例如要打擊一個面積較大,距離約為150公里外的目標時,是用12發300毫米火箭彈好呢,還是用1~2枚近程彈道導彈好呢?

答案肯定是前者,前者覆蓋面積更廣,對大片目標殺傷效果更高。而近程彈道導彈射程往往可超過200公里,用它來打擊150公里外的目標,當然沒有問題,但性價比不佔優,打擊效果也不佔優。特別是如今中國已經為PHL-03火箭炮配備新型精確制導火箭彈,射程超過150公里,它採用北斗定位\\慣性複合制導模式,遠程打擊誤差小於5米,具備相當驚人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

這些300毫米精確制導火箭彈和近程彈道導彈的性能差距正在迅速縮小,同樣能夠對遠距離目標進行精準打擊,如此強大的遠火怎能不受軍隊青睞呢!


科羅廖夫


隨著制導技術和偵察技術的不斷進步,曾經被認為是“雞肋裝備”的遠程火箭炮,在近些年來逐漸發展成為陸軍對地支援火力的最強棒。其中當屬中國推出的03式300毫米遠程火箭炮(最大射程150公里)和16式300/370毫米遠程火箭炮(最大射程300公里)最為鼎鼎大名,憑藉反應快速、打擊精準、性價比高等優點,在中國陸軍的作戰序列中大量服役。

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武器系統,比如美國陸軍的M270型227毫米遠程火箭炮,發射火箭彈的最大射程為70公里,同時集成了ATACM戰術彈道導彈(基本型最大射程150公里,增程型最大射程300公里)。俄羅斯陸軍最新列裝的龍捲風S型300毫米遠程火箭炮,配備了2個6單元的模塊化箱式發射器,備彈共計12發,最大射程120公里。

當然也有的人提出質疑,認為遠程火箭炮其實並不廉價,以03式遠程火箭炮為例,一發遠程火箭彈的造價至少是十萬美元級別,150公里射程+末端制導的遠程高爆彈滿打滿算就按照20萬美元一發計算,一門03式遠程火箭炮備彈12發,一個炮兵營配屬12門03式遠程火箭炮。如此算來,一個炮兵營一輪齊射就可以打出144發遠程火箭彈,彈藥成本接近2880萬美元。

如果是一個炮兵旅(下轄四個炮兵營)集群開火,一輪齊射超過500發遠程火箭彈,彈藥成本達到1億美元。遠火的這個開火價格對於月收入幾千元的普通工薪階層而言,乍一看來的確是不折不扣的吞金獸。但是在現代戰爭中,其實這已經是非常良心的成本了。讓我們先來看看一發遠程火箭彈的精度和威力吧,根據官方媒體公佈的視頻,遠程火箭彈能夠精確命中直徑不超過20米的水泥靶標。

而且彈頭直接穿透了兩米多厚的水泥塊,在地面形成了一個幾米寬、幾米深的大坑,毀傷效果令人歎為觀止,絕大部分的地面目標都絕對扛不住這種程度的打擊。相比之下造價百萬美元級別的戰斧巡航導彈,毀傷也不過如此。試想500多發這樣的遠程火箭彈劈頭蓋臉地打過來,落在敵方的預設防線、裝甲部隊集結地、直升機基地頭上,取得的戰果何止十億美元甚至數十億美元?

從理論上來講,飛機發射的靈巧制導炸彈成本更低,一枚衛星制導滑翔炸彈單價只有2-5萬美元,射程也有好幾十公里。但是陸軍要想跨軍種調動空軍火力,響應時間週期比直接調動遠程火箭炮長得多。另外作戰飛機還需要多兵種輔助配合,比如電子干擾、防空壓制、空優支援等等,實際綜合成本並不低,這還不考慮作戰飛機和飛行員可能出現的戰損。至於察打一體化無人機,彈藥投送量和生存能力也無法跟遠程火箭炮相比。陸軍選擇遠程火箭炮作為戰區級別的支援火力應該是現階段的最優方案。


晨曦談兵


火箭炮又稱遠程火箭炮和多管火箭炮,它在戰鬥中擔當著是提供大面積火力支援任務,是各國軍隊中最為普及的武器裝備。

多管火箭炮以它的機動靈活、火力覆蓋範圍大,而被各國軍隊青睞,成為許多國家炮兵的殺手鐧。

但是,說火箭炮一次齊射需要一億美元,顯然是瞎說的。


火箭炮的種類五花八門,性能各不相同。一次齊射是說一個營還是一個旅?參照標準不同。答案也不會一樣。

以中國軍隊中最新型的遠程火箭炮PHL03火炮為例吧,這種火炮有12管,口徑在30釐米,有效射程在150KM左右。這可是我們中國自行研製的,2005年前後開始裝備部隊,跟別的國家沒有一丁點關係。

03火炮問世後以它優越的性能受到各國熱捧,在國際軍火市場是搶手貨,出口的火炮型號是以AR2為主。 03式火炮的系統是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的,一個營共計有12輛裝填車和12輛發射車。每臺裝滿火箭彈的發射車重量達到40噸左右。


03火箭炮是個多面手,可以根據不同需要,裝填不同的彈藥,攻擊不同的目標。無論是地面上的,還是掩體裡的;無論是坦克連還是步兵連。不論是輕裝甲還是重裝甲,它是無堅不摧。必要的時候就連導彈陣地和指揮所也能一鍋端。

中國03火炮對外軍售中口碑一樣不錯,外國朋友把這種火炮叫做“無產者的戰斧”,來說明這種火炮的精確打擊能力。外國友人驚呼,這種火炮甚至可以替代短程導彈在戰爭中大顯神威。

雖然說03火炮被成為“無產者的戰斧”,可它的價格一點都不“無產”。比如一枚穿甲彈的造價在75萬元人民幣,加入一個火炮營開戰齊射一輪,38秒,10800萬人民幣沒了。眨眼的工夫,150萬輛奔馳E沒影了。


至於性能更高的子母彈,一枚造價相當穿甲彈的兩倍,齊射一輪就是2億人民幣。

不過現代戰爭唱主角的還是導彈,火炮只能當配角。導彈具有高精度、高射程、難攔截諸多優點,而且造價比火炮也貴不了多少。

以我國的東風-21D彈道導彈為例,這種導彈是是我國研製的中程的反艦彈道導彈。它的作戰半徑在2000千米左右,反攔截能力超強,有自動變軌的能力,飛行速度達到10馬赫。像東風21D這種性能優越的導彈單枚造價也就是人民幣一億多,至於普通類型的導彈,價格就更低廉了。

現代戰爭要求高精度打擊,這一點上,導彈更精確。有誤差就會有誤傷,別說誤傷了平民,就是誤炸了建築物,都擔當不起。有時候會造成意想不到的政治事件,讓我們陷入不義境地。


而且,現代戰爭是以人為本,不僅不能誤傷平民,還要保護自己的士兵,儘量減少傷亡。火炮是人操作的,炮彈射出去就會被對方的導彈鎖定目標,士兵就有可能受到敵方攻擊,造成很大的傷亡。所以火炮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和現代戰爭的要求相距甚遠。

現代戰爭不再會出現一戰、二戰的陣地戰和集團衝鋒式的戰鬥,火炮的用武之地越來越小。而且,火炮炮彈不具有反導能力,所以被攔截的概率很高,作戰效率相對就低。因此火炮只是導彈的補充。


但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就好比動車再好,還是需要汽車。汽車再舒適,人們還不能沒有共享單車。 導彈再好,還是離不開遠程火炮。火炮在戰場上具備的許多優點,導彈無法達到。(比如靈活、機動,殺傷面積大。)所以。在摧毀特定的軍事目標(比如軍營,軍港,兵工廠。)的時候,就輪到火炮大顯身手了。


小約翰


關於遠火,可以從海灣戰爭說起。

戰後的蘭德報告顯示,美軍指揮機構低估了部隊對各種支援火力的需求,同時高估了空中支援部隊的能力。

“受地形、氣象、時間、持續作戰能力等因素限制,空中火力支援並非隨叫隨到,有時即便戰機勉強抵達戰場,也無法向地面部隊提供長時間的遮蓋式掩護,這就使得戰場上的火力支援經常出現空白點,需要得到其他火力打擊形式的補充。”

當年伊拉克共和國衛隊企圖利用沙塵暴的掩護,對美國陸軍第進行攻擊。然而受氣象條件限制,絕大多數美軍戰機無法向地面部隊提供空中火力支援,即使一些飛機堅持升空,作戰效率也大打折扣。而及時為美國陸軍部隊解圍的,正是遠程火力部隊。

蘭德公司的報告還認為,如果美軍未來的作戰對手擁有嚴密的防空作戰網絡,地面部隊得到有效空中火力支援的概率將更低,因為美軍戰機“無法保證能在如此惡劣的作戰環境下建立制空優勢”。而對上述問題最具操作性的解決方法,正是遠程火箭炮。

海灣戰爭中,M270火箭炮和MGM-140陸軍戰術導彈的結合,在惡劣空情、美國空軍難以支援的情況下,給予了伊拉克軍隊毀滅性的打擊。每一支M270火箭炮部隊的一輪齊射,就可以確保完全摧毀一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的全部敵軍目標。由於在軍事地圖上,一平方公里見方就是一個方格,從此“地圖方格毀滅者”的威名便傳揚開來。

而作為傳統的陸權大國,中國、俄羅斯有極為漫長的國土邊境線,地理環境複雜,地緣政治格局也十分複雜。而且中國空軍的建設還處於將強未強的轉型期,俄羅斯的綜合實力則已經遠不如前蘇聯。因此可以預見的未來,中俄陸軍自身遠程打擊火力的建設依然是重中之重。

就成本而言,雖然遠程火箭炮無論發射平臺、還是彈體的設計、製造,成本都比普通的中短程火箭炮要昂貴很多,但相比作為“大殺器”的中短程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及其對應的發射平臺,遠程火箭炮的成本控制、可承擔的作戰任務的靈活多樣性,都是彈道導彈無法比擬的。而且還有火力密度大、彈藥類型靈活多樣、作戰反應速度快等轟炸機、多用途戰鬥機難以替代的優勢。

而對於很多國力薄弱、國土縱深小的小國家,軍隊規模、需要防備的邊境線也少很多。研發轟炸機、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等戰役、戰略級攻擊武器和對應的平臺,即不現實也沒有意義。裝備遠火,對它們來說就是完美的選擇,即裝備得起、又完全滿足自身的國防需求。而且關鍵時刻火力猛、反應速度快,可以說是“戰略武器”一樣的存在。

綜上所述,遠程火箭炮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是無分大國小國、國家軍事強弱,都非常有裝備價值的武器。


Z看世界


誰告訴你火箭炮的齊射一次一億美元啊?如果是這樣的話導彈就太好賣了吧?

咱國內的價格先別說了,說說國外的價格吧。

既然說美元咱就說美國的火箭彈。

這是美國最新型號的M142高機動多聯裝火箭發射系統。別說美國的這個火箭炮不如中國的啊。使用M30/M31火箭彈的時候可以打擊70公里以外的目標。

上圖M30火箭彈,也帶有一些簡單的制導功能。這種火箭彈帶有GPS導航系統,在發射前根據GPS修正自己的初始位置信息,在發射後,利用慣性制導系統配合前面的翼面小範圍的調整航向,最終精度可以達到5米左。

但,M30根本沒有單枚的價格,這個火箭彈是捆綁銷售的。

這是一個Pod,六枚火箭彈打包裝入了一個彈艙。

美軍在使用這種火箭彈的時候會直接利用M142上面的吊裝機構將這個彈艙掛到火箭發射器上面去。由於發射管是一次性的。因此都會算在火箭彈的成本里面。

價格:M30 GMLRS Rocket Pod: $100,000

就是10萬美金6枚火箭彈。


單輛M142一次齊射打光所有六枚M30火箭彈的價格就是10萬美金。

單輛M270一次齊射可以打光12枚M30火箭彈,價格嗎,翻倍 20萬美金!


以發射量多的M270為例:

一次帶2個Pod,發射完了不是20萬美金嗎?

那麼美國現役裝備了840輛M270火箭發射車。

美國全部的M270一起齊射一次,840*20=1.68億美金! 明白題主是什麼概念了,全美所有的火箭炮一起齊射一次,價格1億美金。


軍武數據庫


從理論上講,兩個方面是決定遠程火箭炮是最優選擇:

一是在國防總態勢、實力硬比拼所形成的相對穩定格局之下,威懾於反威懾成為地面雙方戰爭最常見形式之一。在不超越戰爭等級、火力主戰的現階段對峙中,遠程火箭炮無疑是常規火箭炮的現代化升級改造,更是實現傳統兵力威懾的首選之一!

火力全覆蓋、密集火力網、一般破毀與激光、衛星制導的精確打擊相結合,是一般武器難以企及的高度。

二是現代戰爭是非接觸戰爭,幾十公里至上百公里、幾百公里的火箭炮成為火力單元的大哥大,能襲擊縱深誘發騷亂,能升級傷亡衝擊心理,能制勝全域癱瘓主體,以我機動靈活少傷亡奪取戰鬥主動權。而且,現代戰爭人們對傷亡承受力下降很多,非接觸戰爭是必然趨勢,遠程火箭炮必然是各國部隊主要列裝兵種。

從各國邊防兵力兵器部署看,遠程火箭炮是一枚重要棋子,不經常放在戰術框架裡搬來搬去,但一定是泰森的拳頭,不出則已,出則傷人,總會放在戰略對抗的緊要處、關節點,起到壓艙石和敲定及扭轉戰局的巨大作用!

班門弄斧,望多賜教!


啄屍孤鴉先生


網絡一詞稱團滅,團滅的真正意思,就是一定作戰地域內的一次齊射全覆蓋,為了保證不漏掉一個,適才設計出制導火箭彈,更有攜帶末敏子彈頭,成百上千個。不求甚解的網友,乍聞之下算起了細帳,若是一門炮幾十發火箭彈,都是此種制導的,攜帶末敏子彈的,一次齊射的話,搞不好成本就會過了億,(美元),不是這樣。回答此題的意義,在於澄清事一樁,完全不是。即便這樣又如何?美國的那種M1A2 Sep坦克,賣給沙特的價格,每一輛高達2000萬美元,如果一次團滅,給來一個大包圓兒,消滅個十來輛,縱然遠火一次齊射過了億,也完全合得著啊,作戰效果也要比其它裝備好,正是最優選擇,不是嗎?

請使用火箭炮

哈哈嗨咻。我們的作戰環境如此,火箭炮製導,有效增程,正大有用場,因此發展得最好,成為世上不爭的第一。增程以後,射程衍接好,成為最遠者,打擊精度高,毀傷威力大,使用耐用,成為窮人手中導彈,外銷出去受到追捧,第三世界國家以前高不可攀的一種陸軍戰術武器系統,如今想買則買,成為現實,AR和衛士都好。價格公道,服務跟得上,並且銷售方式靈活,是買幾門還是要架設一次生產線,都可以,賣得很火爆。如此幾年之後,常見世上有幾個買了“衛士”的國家,開始對外出口,後來方知道,不過“衛士”的變形金剛。火爆的原因正在於用得起的武器,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貴,所謂一億美元,連1000萬也沒有,到哪來的1個億呢?

試比“法瑪斯”

美國M270,全部使用子母彈,覆蓋面積6萬平米,用在海灣,毀傷的威力大極了,在不少國家風靡一時。造不了,那是要花大價錢的,既便如此,美國財大,賣不賣給你,還說不定。從1990年到現在,除了美國,沒有幾個國家能造,可炮射制導火箭,亦可炮射導彈,日韓要買,歐洲也多有賣的,一次齊射,足足有兩個足球場。不過,自從中國火箭炮一出,便不再吱聲了,似乎要銷聲匿跡了呢。想了幾年無話說,是以編造出比導彈還貴的謊言,不懂行者,你還別說,真還給其忽悠了去,好像真事一樣。實事完全不是這樣。中國火箭炮從開始定義就是廉價的導彈,不服來戰,請以實事說話。


魂舞大漠


雖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但火箭炮一次齊射消耗的成本近1億美元就有點誇張了,在沒說明是什麼型號的火箭炮且火箭炮的發射規模有多少都不好計算。以03式遠程火箭炮為例,一個炮營12門火箭炮,每門火箭炮有12個管子,每一門炮配備一臺備彈車。而據央視透露的信息看,一枚03式300遠程火箭彈的價格約為75萬人民幣,如果一個火箭炮營一輪齊射消耗144枚炮彈,估算其價格為1.1億人民幣。按現在的匯率換算是1:6.5左右,也就是說1億美元至少可以支持6個03式遠程火箭炮營一輪齊射。


但是火箭炮遠不能稱為吞金巨獸,因為和導彈相比這玩意還是很便宜的,而導彈和火箭彈的差距無非也就是射擊精度的問題而已,對於一些國防預算資金不那麼充裕的國家來說,遠程火箭炮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可謂是物美價廉因為在他們手中遠程火箭炮就相當於大國的戰略武器,因為導彈太貴他們也不一定買得起。而對於大國來說,導彈太貴不能隨意揮霍,而火箭炮的價格相對低一點,想要進行遠距離洗地的話,它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患有火力不足,恐懼症晚期的我兔來說,沒有什麼事不是一輪火箭炮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輪。


而火箭炮的優勢在於它囊括了近、中、遠程的距離,普通的牽引式火炮最多隻能打30公里,如果再加個增程炮彈頂天了也就40多公里。而地對地近程導彈雖然好用但是價格太高,而火箭炮的口徑從最低60毫米到現在的300多毫米,射程囊括了300公里以內的所有的射擊距離,所以它是作為牽引式火炮和導彈之間的最佳選擇。不過對於一些有錢的大戶,人家來說可能對於這種不怎麼感興趣,人家可是擁有著絕對的制空優勢,並且有著隨叫隨叫的空中火力支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