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專家解答:痛風降尿酸治療的6個問題

專家解答:痛風降尿酸治療的6個問題

導讀:前不久在青島舉辦的高尿酸與痛風高峰論壇上,來自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內分泌代謝科的孫瑞霞教授就“痛風的藥物降尿酸治療”為主題進行了精彩報告,她的報告從3W和3H入手詳細解答了痛風患者的藥物降尿酸治療相關問題,小編整理如下。

Why:痛風患者為什麼要降尿酸?

Which:哪些痛風患者需要降尿酸治療?

When:痛風患者何時開始降尿酸治療?

How:如何選擇降尿酸藥物?

How:如何實現血尿酸達標?

How:如何預防藥物不良反應?

专家解答:痛风降尿酸治疗的6个问题

孫瑞霞教授

【問題1】痛風患者為什麼要降尿酸?

如今中國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患病率逐年上升,高尿酸血癥(HUA)的危害不僅僅是關節炎,HUA常伴發多種疾病,併發症前四位的疾病分別是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和腦血管疾病,此外HUA還增加患者全因死亡風險,增加腎衰竭、慢性腎病的風險,因此我們要重視高尿酸血癥。

對於痛風患者來說,尿酸持續達標可以促進痛風石溶解,降尿酸治療(ULT)延緩HUA合併CKD患者的腎功下降,減輕痛風患者胰島素抵抗,因此降尿酸治療可以降低痛風患者心血管及全因死亡風險。

總之,痛風患者降尿酸治療可以全面獲益。(1)降低血壓,減少冠心病的發生,改善預後。(2)減少CKD的發生,改善腎功延緩腎病進展。(3)減少腦卒中的發生,改善卒中的預後。(4)延緩慢性併發症的進展,減輕胰島素抵抗。(5)降低HUA患者全因死亡風險。

【問題2】哪些痛風患者需要降尿酸治療?

不同機構制定的指南和共識對此有不同的建議,見下圖。2016年中國風溼病學分會的痛風診療指南指出:對急性痛風關節炎頻繁發作(>2次/年),有慢性痛風關節炎或痛風石的患者,推薦進行降尿酸治療(1B)。

专家解答:痛风降尿酸治疗的6个问题

【問題3】痛風患者何時開始降尿酸治療?

孫教授指出,我們遵循指南,在痛風發作緩解2周後進行降尿酸治療,這適合病程短、發作頻率低,尿酸不甚高,不願用藥的患者。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可以在充分抗炎的同時起始小劑量降尿酸藥物。

這適合病程長、頻繁發作,伴痛風石和痛風關節病,血尿酸甚高的患者。這種患者幾乎沒有緩解期,難得緩解2周以上,小劑量ULT血尿酸不會降至溶解飽和度以下,二次痛風機會小。降低血尿酸,減少新的尿酸鹽結晶繼續形成。這時給予降尿酸治療也能增加患者治療依從性。

【實例】韓某,男性,41歲,反覆關節疼痛12年,加重1年。血尿酸最高1100umol/L。最近1年,每月發作1-2次,靠靜脈注射Dex止痛治療,每月至少注射7-10d,幾乎沒有緩解期。這時可以在充分抗炎基礎上給予小劑量降尿酸治療。

【問題4】如何選擇降尿酸藥物?

2016年中國風溼指南提到根據患者病情、合併用藥、依從性和不良反應合理選擇用藥,詳見下表。

表1 降尿酸藥物一覽

专家解答:痛风降尿酸治疗的6个问题

圖片內容引自:孫瑞霞教授講課內容

首先,我們根據引起HUA的病因(生成增多還是排洩減少)來選藥,將尿酸排洩分數或尿酸排洩量作為選藥依據。

【實例】某男性痛風患者,無泌尿繫結石,SUA 560umol/L,測尿酸排洩分數4.2%;降尿酸藥物選擇宜促排藥物,如苯溴馬隆。

同一男性痛風患者,無泌尿繫結石,SUA560umol/L,測24小時尿酸排洩量810mg。則選擇降尿酸藥物時選抑制合成藥物,別嘌醇或非布司他。

孫瑞霞教授給出的臨床經驗如下:按照24h尿酸排洩量選擇促排還是抑制合成降尿酸藥物;既往或現患泌尿繫結石,尤其是尿酸結石的不選促排藥物;不能明確HUA病因的,沒做泌尿系超聲的可優先選擇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XOI);現患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慎選非布司他;既往別嘌醇過敏或HLAB*5801基因陽性禁用別嘌醇;非布司他腎臟安全性更高。三種降尿酸藥物都可能導致肝功異常,非布司他不優於別嘌醇和苯溴馬隆。

【問題5】如何實現血尿酸達標?

专家解答:痛风降尿酸治疗的6个问题

血尿酸達標率低與三個方面的因素均相關,目前,我們要從醫生、患者兩方面去努力。有研究者指出醫生ULT處方率僅55%,處方ULT的患者中服藥依從性>80%的僅44%,而起始ULT誘發痛風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因此我們應該積極、早期處方降尿酸藥物,極低滴定降尿酸藥物劑量至SUA達標或最大用量。在臨床實際操作時每天半片起始,半月增加半片,直到SUA達標,常用降尿酸藥物劑量如下。

表2 各國指南推薦的常用降尿酸藥物的劑量

专家解答:痛风降尿酸治疗的6个问题

圖片內容引自:孫瑞霞教授講課內容

此外,要對患者要進行充分的疾病知識教育。包括:HUA和痛風的危害,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導,長期降尿酸治療帶來的益處,隨訪間期、隨訪內容、隨訪方式,如何減少治療相關的副反應。

我們要預防起始ULT誘發痛風發作,來增加患者依從性,指南推薦:首選秋水仙鹼(每天1-2片),次選小劑量NSAIDs或糖皮質激素(<10mg/d),療程3-6月或直到痛風活動症狀消失。在臨床實操時,患者擔心藥物副作用不願用或不足療程用藥時,需要講解預防痛風發作的重要性。降尿酸藥物應從小劑量起始,儘早使用,並備應急止痛藥。

【問題6】如何預防藥物不良反應?

嚴防別嘌醇超敏反應:有條件者篩查HLAB*5801基因突變,腎功不全時更低起始劑量,更長加量間隔。合用噻嗪類利尿藥、ACEI,氨苄西林及老齡,合併心血管危險因素等會增加相應的風險,儘量避免,一旦發現超敏反應先兆,立即停藥,醫院就診。

警惕苯溴馬隆嚴重肝毒性及泌尿繫結石:嚴重肝毒性是苯溴馬隆歐美退市的原因,但肝毒性與苯溴馬隆的關係不確定,中國臺灣地區該藥物使用率高,未見嚴重肝毒性。肝毒性的發生與CYP2C9基因多肽有關,CYP2CP*3純合子易發生,與苯溴馬隆清除下降有關的基因多肽與人種有關,高加索人高於亞洲人。建議服用這個藥物多飲水,鹼化尿液,用藥前後關注24h尿酸排洩量。

關注非布司他的心血管安全性:痛風合併心血管疾病的高齡患者,使用非布司他心血管死亡事件高於別嘌醇,主要發生在合併使用阿司匹林或NSAIDs的患者。

警惕藥物相互作用:XOI增加硫唑嘌呤、6-巰基嘌呤毒性,避免聯用。別嘌醇增加青黴素類及β-內酰胺類皮疹發生率,降低磺脲類降糖藥、茶鹼清除率。別嘌醇、苯溴馬隆增加華法林抗凝效果。苯溴馬隆抑制CYP2C9活性,經CYP2C9代謝的藥物作用增強,如磺脲類降糖藥和苯妥英鈉;氟康唑抑制苯溴馬隆的代謝,避免合用。

定期監測實驗室指標:關注降尿酸藥物引起的肝酶升高,尤其是合併慢性肝病的患者,用藥前監測作為基礎,用藥後隨訪。關注腎功的變化,腎功改變有利於提高治療依從性。關注血常規,血脂、血糖的變化。

總結

HUA與痛風危害大,長期血尿酸達標可全面獲益。要掌握長期降尿酸治療適應證,及早起始ULT。根據患者病情、合併症、肝腎功能狀況選擇適合的藥物。小劑量起始逐漸滴定劑量,實現血尿酸達標是ULT的關鍵。加強疾病知識教育,減少藥物不良反應,提高治療依從性。

专家解答:痛风降尿酸治疗的6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