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普里莫•萊維:倖存者眼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到底是什麼樣的?

普里莫•萊維:倖存者眼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到底是什麼樣的?

關於奧斯維辛集中營,我想你一定有所耳聞。

1939年,波蘭被德國納粹佔領,奧斯維辛便由納粹德國控制。

而後德國納粹便在周邊修建了許許多多的集中營,來關押政治犯、戰俘和大量的猶太人。

在這些集中營裡,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奧斯維辛集中營了,它號稱是二戰中德國法西斯最大的一個“殺人工廠”。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一座人間地獄,在這裡德國納粹犯下了種種非人的罪行。

他們在這裡用毒氣、焚屍等手段大肆屠殺猶太人,拿兒童、婦女、老人來做醫學實驗,據說,奧斯維辛創造的“最高紀錄”光一天就毒死了6000人。

普里莫•萊維:倖存者眼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到底是什麼樣的?

德國納粹在這些集中營中肆意屠殺,毫無人性,根據歷史學家統計,僅僅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存在的4年多期間,就有120萬到150萬無辜的人在這裡喪生……

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攻克了奧斯維辛集中營,當時集中營內只剩下7000多名倖存者,而普里莫·萊維就是奧斯維辛的倖存者之一。

普里莫•萊維:倖存者眼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到底是什麼樣的?

普里莫·萊維

普里莫·萊維出生於意大利都靈一個猶太家庭,是一名化學博士,後來由於參與反法西斯運動被俘,萊維公開了他的猶太人身份,於是被遣送至奧斯維辛集中營。

在集中營中,他深刻目睹了納粹的殘忍和瘋狂,也真實經歷了在集中營中生活的過程。後來他出版書籍,如《再度覺醒》《被淹沒和被拯救的》 等,來描述這段經歷。

那麼,作為為數不多的倖存者之一,普里莫·萊維看到的集中營是什麼樣的呢?

場景一,奧斯維辛集中營中的生活

普里莫•萊維的書中告訴我我們,奧斯維辛主營非常大,是一座無邊無際的大都市,裡面有無數陰暗的、方正的、灰色磚石的三層高樓房,全都一模一樣。樓房之間有著平臺的道路,在充滿廢墟的環境裡,每樣東西都顯得醜陋而又刻板。

住宿的宿舍巨大而又陰暗,房間裡面充滿了痛苦和呻吟,裡面大概住了800多個人,早晨醒來的時候,他總能看到十幾具屍體橫臥在床上或者地板上。

普里莫•萊維:倖存者眼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到底是什麼樣的?

那麼,集中營的人們平時都幹些什麼呢?

在集中營裡,人們所幹的只有兩件事,一是等待死亡,二是勞動。

德國納粹建立了特別的工廠和前所未有的殺人機器,能夠在一小時內用毒氣消滅數千人,就像對待船艙裡的老鼠那樣,然後燒掉屍體。

每天都有3到5列載滿來自歐洲各個角落囚犯的火車抵達奧斯維辛,抵達後幾小時內,滅絕工作就完成了。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逃脫馬上死亡的命運:最年輕強壯的男人和女人,德國勞工營需要他們。

德國人把萊維送到了奧斯維辛,來到一家生產化學品的大工廠工作。

萊維在那裡呆了一年,他親眼目睹了與自己工作的四分之三的同伴死亡,這些人死後,馬上又被將遭受同樣死亡命運的大新囚徒所取代。

萊維在他的書中生動地描繪了自己在奧斯維辛集中營中認識的朋友們。

普里莫•萊維:倖存者眼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到底是什麼樣的?

男孩海內克,出身在農場中,在他十四歲的時候,德國人抓住了他和的家人,他的家人全部都遭到了屠殺,他是唯一活下來的人。後來海內克被送到了集中營裡,分配到童犯區。

在童犯區,孩子就像是過路的鳥,沒幾天他們就會被送進試驗區、毒氣室,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此凋零。海內克為了活下去,靠著小聰明在童犯區找了個差事,去篩選送進毒氣室的孩子。

他成為了無情劊子手的幫兇,但是為了能活下去,他別無選擇。

普里莫•萊維:倖存者眼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到底是什麼樣的?

奧爾加是一個冰雪聰明的女子,她有文化、美麗、聰明,她和她的家人都被送進了集中營內,但是隻有她一個人活了下來。

在集中營裡的女性們,同樣遭受到了非人的虐待,跟萊維一起進入集中營的550人中,大部分人都死了,活下來的女性只有5人。

雖然這些人在集中營中都飽受煎熬,但唯一共同的地方,就是這些人有著極其頑強的生命力,對活著有著極度的渴望。

萊維描寫一個三歲的孩子赫比納克,他出生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內,從未見過真正的一棵樹,他的世界就是這座集中營。

赫比納克從腰以下就癱瘓了,萎縮的雙腿就像木棍一樣細,但在他瘦削憔悴的臉上,一雙深深陷下去的眼中卻閃爍著生命之火,充滿了渴望、堅定和掙脫束縛的願望。

赫比納克在生命的最後時光,總是在嘴中重複著一個單詞,他直到最後一息,仍像男人一樣戰鬥著,想要爭取活著的權利……

場景二,奧斯維辛集中營被解散後,痛苦仍然繼續

普里莫•萊維:倖存者眼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到底是什麼樣的?

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大屠殺結束了,這就意味著痛苦結束了嗎?

或許在很多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眼裡,戰爭結束可能意味著重獲美好、和平、自由。

但現實告訴我們,“戰爭結束”只是一個奢侈的願望,戰爭結束後,那些在奧斯維辛倖存下來的人,仍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1945年1月初,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普里莫·萊維和其他倖存者們終於等來了重獲自由的這一天。

然而,離開奧斯維辛並不是一個快樂的開始,而僅僅意味著一番痛苦結束了,另一番的痛苦又要將要來臨。

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有一千四百多人,他們開始踏上迂迴漫長的歸鄉路。

現在我們攤開地圖看一看,從波蘭南部邊境到作者萊維的家鄉意大利其實並不是多麼遠的距離,大概不到兩千公里。

按照當時火車的龜速來換算的話,最多一個月也就到了,然而,萊維與其他倖存者們先是遊蕩在各個難民營中,後來又被蘇聯士兵帶著走上了背道而馳的路,一路向北,被帶到了白俄羅斯境內。

他們經過了9個月的輾轉、遊蕩,才得以南下,最終回到了意大利。

普里莫•萊維:倖存者眼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到底是什麼樣的?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萊維與其他倖存者們,在這顛沛流離的途中都忍受了哪些痛苦呢?

首先是身體上病痛的折磨。

拿作者萊維來說,一路上他非常虛弱,持續性高燒,渾身疼痛。其他的那些倖存者也是一樣,因為沒有有效的醫療設施,在顛簸流離的路上有很多人因為各種疾病而死去。

其次,這些倖存者們很多時候的基本生活也得不到保障。

在路上常常一連幾日忍受飢餓的折磨,萊維和其他人有時候不得不去田地裡找些野菜煮來吃。萊維由於沒有合適的鞋子,只能光腳走路,腳上被磨出了大大小小的血泡,還不敢停下腳步。

其中有一個名叫弗洛拉的女子讓萊維印象很深刻。

普里莫•萊維:倖存者眼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到底是什麼樣的?

她也是意大利人,曾經和作者萊維在一個集中營裡,弗洛拉曾經做過妓女,後來被德國人安排正在一個工廠裡打掃地板,她總是低著頭看著她的掃帚,永無休止地工作。

她的心地很善良,那個時候常常偷偷給吃不飽的萊維帶麵包。

在俄國營地裡,萊維再一次見到了弗洛拉,為了生存,現在弗洛拉跟當地的一個補鞋匠生活在一起,不是作為妻子,而是作為奴隸。

弗洛拉為補鞋匠洗衣做飯,低眉順眼,稍有不順,男人還會殘暴地毆打她。弗洛拉來營地醫務室檢查,發現自己懷孕三個月了,她得知這個消息後,沒有表現出任何高興亦或是痛苦、氣憤的表情,只是一言不發的坐在椅子上。

戰爭結束了,但解放對於她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她可能永遠都無法重得自由了。

在集中營裡,作者萊維擔心無緣由的殺戮,害怕死亡。但走出集中營,又要與疾病、匱乏的物資、迢迢遠途抗衡……

場景三,回到家鄉的倖存者們,仍生活在陰影之中

對於作者萊維而言,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裡,他過的是沒有自由和人權的生活,在那裡,人們甚至不用去思考,只是像機器一樣機械的活著。

那麼很多人都會產生同樣的一個疑問,當那些經歷過地獄般的奧斯維辛,又重新回到現實社會中的倖存者們,能夠很好地適應嗎?還能夠保持那份人性的善良嗎?

現實告訴我們,這些倖存者們也遇到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困惑,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經歷,不可能被完全遺忘。

普里莫•萊維:倖存者眼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到底是什麼樣的?

萊維最終安全地回到了意大利境內,但在二十個月前,離開意大利前往集中營時,一共有六百五十人,如今回來卻只剩下三個人。

在這段時間裡,他的家鄉和身邊的家人朋友到底發生了多大變化?該如何去面對新生活?奧斯維辛的可怕暴行依然存留在萊維的記憶中。

比如萊維回到家中後,卻還保持著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養成的習慣:一邊走路,一邊看著地下尋找食物。

他還總是重複做著一個恐怖的噩夢,夢裡家人、朋友和美好的生活消失了,他重新回到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奧斯維辛的起床令,那個熟悉的德國單詞再次響起:“起床”!,萊維就這樣一次次在恐懼中驚醒……

萊維回到意大利後,奧斯維辛的地獄世界、奇蹟般的活了下來、消失和倖存同伴的音容笑貌、艱難而曲折的回家旅程……

這一切無情地在體內催促著他。

萊維覺得自己不應讓這些回憶就此消逝,而是讓它們為人所知,不僅是自己的朋友,而是最廣大的公眾。於是他一有條件就開始寫作,想把這些真實的故事講給世人聽。

普里莫•萊維:倖存者眼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到底是什麼樣的?

然而,萊維的後半生都在與抑鬱症抗爭, 1987年4月他從自己公寓樓的樓梯上跌下而亡,官方的解釋是“自殺”,最終萊維還是用這種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

萊維在奧斯維辛集中營中的囚犯號是174517,自進入奧斯維辛開始,萊維終其一生都帶著這個烙印。

不僅如此,萊維的墓碑上,緊挨著他名字的下一行,刻下的依然是這一排號碼:174517。

萊維的經歷如他臂膀上的紋身一般,讓他一生都處於一種矛盾的境地之中,他在受困的記憶中追求自由,但卻從未真正從中解脫。

所以,那些在奧斯維辛受到的傷害真的可以忘掉嗎?

答案一切是否定的,對於這些倖存者而言,去揹負著這些傷害度過餘生,可能要比忍受奧斯維辛裡的折磨,更艱難。

或許,每個經歷過戰爭和暴力的倖存者們,都會一直受到這段經歷的折磨。

普里莫•萊維的經歷也告訴我們,戰爭對於人們產生的傷害是非常大的,珍惜和平,遠離戰爭,是對這段殘酷的歷史對所有人真誠的忠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