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他是鍾南山兒子,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卻因一條愛馬仕腰帶飽受非議

最近,2011年拍攝的一期公益節目《中國人物誌—夢想篇》火了,那一期的主角是鍾南山。


相信大家都知道,鍾南山是誰。


他是鍾南山兒子,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卻因一條愛馬仕腰帶飽受非議

2003年,非典肆虐,67歲的他曾連續工作整整38小時,一句話聽哭了許多人: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來;


2020年,疫情爆發,84歲的他為了趕上前往武漢最早的高鐵,沒買到坐票,就著餐車的座椅,疲倦地睡了。


他為抗擊病毒爭取了寶貴的時間,是中國百姓心中的“國寶”。


他是鍾南山兒子,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卻因一條愛馬仕腰帶飽受非議


愛馬仕腰帶引發的風波

在《中國人物誌》的採訪中,除卻主人公鍾南山外,他的學生、同事、家人也偶有出鏡。


而這次火的不是主人公鍾南山院士,而是他的兒子鍾惟德。


火的原因不是他多麼優秀、多麼有趣,而是因為鍾惟德的腰間繫著一條愛馬仕腰帶。

他是鍾南山兒子,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卻因一條愛馬仕腰帶飽受非議


評論區響起諸如此類的質疑聲:“兒子愛馬仕的皮帶好扎眼”、“兒子有點不樸素啊”……


他是鍾南山兒子,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卻因一條愛馬仕腰帶飽受非議

他是鍾南山兒子,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卻因一條愛馬仕腰帶飽受非議


不知道這些“用心”看訪談的觀眾,記住了多少鍾南山院士的貢獻,收穫了哪些心得;


不知道這些質疑者有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言語是對鍾南山院士極大的不尊重。


他是鍾南山兒子,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卻因一條愛馬仕腰帶飽受非議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鍾南山的兒子——鍾惟德。


鍾惟德繼承了鍾家從醫的傳統,專攻的是泌尿科。


他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多次榮獲泌尿外科獎項,代表中國醫務界赴英、美、法澳大利亞等國家友好交流,是國家級百千萬人才。


難道這樣一位人才,以他的貢獻和收入,連千元一條的愛馬仕腰帶都配不上豈不是太可笑了?


評論區那類“不樸素、好扎眼”字眼,彷彿打在人心裡的一記沉重耳光。


他是鍾南山兒子,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卻因一條愛馬仕腰帶飽受非議


是的,和他的父親鍾南山院士相比,他是“不夠樸素”。


到現在鍾南山院士還住在學校八九十年代分給他的狹小的房子,為了節省空間,他甚至把獎盃當果盤。


他是鍾南山兒子,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卻因一條愛馬仕腰帶飽受非議


樸實無華、淡泊名利,這樣的鐘院士滿足大家一個“偉大奉獻者”的所有想象。


雖然這次“不樸素”的,是鍾南山的兒子。但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這條腰帶出現在鍾南山院士身上,這樣的言語也並不會減少,反而可能愈演愈烈。


難道社會的奉獻者,只有吃糠咽菜才能迎合大眾的看法?


難道一個“英雄”有消費慾望,就不配被尊重?甚至連過往的功績都要被抵消?


這樣的敬重未免也太淺薄。


與其說是敬重,不如說是偏見或道德綁架!


他是鍾南山兒子,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卻因一條愛馬仕腰帶飽受非議


如果是一個明星或者網紅用了這樣一條愛馬仕腰帶,應該掀不起絲毫水花。


就算成為話題,相關詞條可能也是加上“平價好物推薦”的標籤。


可當這條腰帶出現在醫生身上時,卻要被施加諸多惡意!


可嘆、可悲!


偷渡的醫生&出國的明星


猶記得去年年末,高以翔猝死的悲劇發生,許多明星趁機刷起了“演員是高危職業”的話題。


可縱觀疫情期間,真正高危的醫生護士義無反顧堅守在前線,娛樂圈的許多明星卻當起了透明人。


2月中旬,網紅“晚晚”發佈了一條動圖,曬著小島的陽光、美食,還配上“你們還好嗎~”的文案。


國內的疫情迫在眉睫,這樣不合時宜的問候點燃了眾人的怒火。


他是鍾南山兒子,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卻因一條愛馬仕腰帶飽受非議


疫情期間,許多網友還在日本偶遇了某霸氣女星、當紅小花、明星情侶……


如今多國疫情蔓延,請問這次日本之旅可還安心?

他是鍾南山兒子,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卻因一條愛馬仕腰帶飽受非議


這次疫情期間,也有醫生“偷渡”,不過是從相對安全的上海“偷渡”進武漢。


這樣“傻氣”的舉動,為的是換崗在前線的同事。


他是鍾南山兒子,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卻因一條愛馬仕腰帶飽受非議

他是鍾南山兒子,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卻因一條愛馬仕腰帶飽受非議


武漢封城,疫情迫在眉睫,不在此次支援名單內的朱彬,決定前往疫區。


武漢的航班充滿變數,可能延誤,也可能被取消。


可是疫情不等人,他決定先飛往長沙,再從機場租車前往武漢。


客服見他將目的地定位武漢,打電話詢問原因。他回答:“因為我是一名醫生,我要回去上班。”


他是鍾南山兒子,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卻因一條愛馬仕腰帶飽受非議


經歷了這次疫情,我們總說以後不追星,鍾南山、李蘭娟院士才是真正的明星;

我們呼籲降低明星片酬,提高醫務人員地位和待遇。


可偏偏有些人,見到醫生人員的“高消費”,便忍不住眼紅,甚至往對方身上潑髒水。


“尊敬醫護人員”不應當停留在空洞的口號上,更重要的是給他們更多信任、包容。


別讓醫護人員加班加點、流血流汗的同時,還要經歷質疑、詆譭。


他們怕的不是病魔,是隻有自己一個人在戰鬥;怕的是一邊救人,一邊還被人在背後捅刀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