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習近平看望,他是唯一沒穿軍裝的院士

撰文 | 孟亞旭

16日上午,習近平視察軍事科學院的消息,是昨晚《新聞聯播》的頭條。

習近平這次視察的消息,距離軍事科學院調整組建尚不足一年。去年7月19日,新調整組建的軍事科學院成立大會在北京八一大樓舉行,習近平曾授軍旗、致訓詞。

軍事科學院的位置有多重,政知君這裡不妨借用此前軍事科學院內部人士的一句話——新的軍事科學院就是中國科學院、中國社科院、中國工程院在軍隊的集合體,是全軍科研的“航空母艦”。

沒錯,是智囊。

3個行程

根據《新聞聯播》披露的消息,當日習近平的行程主要有三個:

  • 9時15分許,習近平來到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考察相關科研工程進展情況

  • 離開軍事醫學研究院,習近平來到軍事科學院機關,特意看望了在軍事科學院工作的“兩院”院士

  • 隨後,聽取軍事科學院工作彙報,並發表重要講話

先來說習近平的第一個行程——軍事醫學研究院。

這個研究院是軍事科學院下設的8個研究院之一——去年7月軍科院調整組建後,下設了8個研究院,分別是戰爭研究院,系統工程研究院、國防工程研究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軍事法制研究院、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防化研究院

當日,習近平還接見了軍事科學院第八次黨代會全體代表,同大家合影留念。新聞畫面顯示,戰爭研究院副院長毛新宇也在其中。

習近平看望,他是唯一沒穿軍裝的院士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今年5月15日,《解放軍報》曾對軍事醫學研究院的某藥物研究所進行了報道。這個研究所擔負著我國戰場損傷醫學防護、特需藥品及重大疾病防治藥物研究等任務,是醫學防護領域維護國家和軍隊安全的重要力量。

文中提到,“研究所成立初期,為儘快研製出可靠的防護藥品,科研人員不惜以身試藥,參加試服試注者累計達3000多人次,最高服用劑量為臨床應用的8倍。”

文中還提到了這樣一件事兒:

我國各地頻發H5N1禽流感疫情時尚無自主生產的抗流感特效藥,緊急接洽外國製藥公司,得到的答覆是:4年後才能供貨——這意味著,4年內我國若出現大規模流感疫情,13億人口將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就在面臨“卡脖子”的時刻,這個研究所自主研製的抗流感病毒藥物,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全部臨床前工作。緊接著又協助國家建設抗流感藥物生產線,完成了國家和軍隊戰略儲備任務。

2015年8月天津港發生特大火災爆炸事故時,當時,救援人員向著爆炸核心區的“最美逆行”,令萬千網友感動。該所研究員王永安就在那次逆行的行列中。

唯一一位沒穿軍裝的院士

“應該說,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厚厚的功勞簿,也有一段很好的故事,我對你們為我們國家特別是我們國防軍隊建設作出傑出的貢獻予以致敬,並且表示衷心的感謝”。

離開軍事醫學研究院之後,習近平到了軍事科學院機關,特意看望了在軍事科學院工作的“兩院”院士,這些院士來自國防工程研究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防化研究院等。

“主席好,我叫楊裕生,工程院院士”,楊裕生(1932年生)是唯一一位沒有穿軍裝的院士。

習近平看望,他是唯一沒穿軍裝的院士△楊裕生

楊裕生,核試驗技術、分析化學專家,1995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開創了我國的蘑菇雲取樣和核武器化診斷研究學科 。

195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工系,留校任教幾年後,他又先後到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分析化學專業和蘇聯科學院地球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所進修。

學成歸國後,楊裕生回到中科院繼續潛心科研,1963年他曾和來自全國科研戰線的科技精英們一起,放棄了大都市的優越的生活條件,到了大西北荒無人煙的戈壁灘,從事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進行我國首次核試驗

據《功能材料信息》雜誌披露,1963年3月,楊裕生奉調參加了我國核試驗基地研究所的籌建工作,研究所於當年6月成立,楊裕生擔任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副主任兼取樣分析隊隊長,創建了我國核試驗煙雲取樣和核武器威力與性能的放射化學分析診斷技術。

由於他為我國第一次核試驗的成功作出了突出的貢獻,1964年榮立了二等功”。

坐在習近平身邊的院士

“主席好,我是吳祖澤,我是軍事醫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院士”,當日的看望中,“中國造血幹細胞之父”吳祖澤也在其中。

習近平看望,他是唯一沒穿軍裝的院士△吳祖澤

吳祖澤被譽為“中國造血幹細胞之父”。

他撰寫了中國第一部介紹實驗血液學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的專著,在國際上首次獲得人源性肝細胞生長因子,成功實施了世界首例胎肝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急性重度骨髓型放射病人手術。

政知君注意到,習近平在看望後曾與這些院士合影,孫曼霽就坐在習近平身邊,他也是軍事醫學研究院院士。

習近平看望,他是唯一沒穿軍裝的院士△右為孫曼霽

據軍網披露, 今年87歲高齡的孫曼霽每天仍準時到達辦公室,給自己泡上一杯熱茶後,就開始一天的忙碌:查閱最新的科技文獻,與課題組成員探討工作進展,接待來訪的科技界同行。

上述媒體披露,孫曼霽1954年分配到該院工作,他參與完成的戰時特種武器傷害醫學防護研究課題,獲得了我國醫藥衛生領域唯一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我一直惦念著大家”

“我從事的是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系統工程研究院研究員李德毅院士也向習近平介紹了他的工作,“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船我們都做”。

習近平看望,他是唯一沒穿軍裝的院士△李德毅

“現在這方面已經比較成熟了吧?”習近平問。

李德毅回答說,“這塊比較火,全世界都在做,我們做的也還是有我們自己的特色”。

除了上述院士外,國防工程研究院研究員、工程院院士顧金才,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工程院院士夏鹹柱等也在其中。

習近平看望,他是唯一沒穿軍裝的院士△顧金才

習近平看望,他是唯一沒穿軍裝的院士△夏鹹柱

習近平指出,你們是黨和軍隊的寶貴財富,我一直惦念著大家,希望大家多出成果、帶好隊伍,為強軍興軍作出更大貢獻。

資料 | 新聞聯播 中國軍網 解放軍報等

校對 | 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