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股票改名那點事兒

股票改名那點事兒

從良的凡利亞製藥( Valeant Pharmaceuticals) 要改弦易張了—— 由於其下博士倫資產乃是創收主力(佔55%銷售收入),公司將順應人心地改名為“博士康”(Bausch Health Companies)。“博士”表示美國隱形眼鏡三哥“博士倫”的歷史沉澱,“康”表示公司主營“大健康”,原先的 Pharmaceuticals (製藥)側重於“醫藥”,但“大健康”可以涵括醫療器械與其他一些非處方產品,也能與其使命說明遙相呼應。至於博士倫裡的“倫”怎麼就失散了,我不得而知;但總體上來說,我要為這此改名點贊。

股票改名那点事儿

(早期博士倫的雷朋太陽鏡廣告。博士倫於1999年將雷朋出售給 Luxottica公司)

公司改名比產品改名容易得多,因為品牌價值都附著在產品或服務上,而傘形控股公司名字反倒沒那麼重要。於是我們可以屢見不鮮地看到各種公司的更名軼事。而僅就歐美的商業案例而言,公司改名無非就以下幾種原因:

1. 將汙名洗白。就像凡利亞一樣,有些公司身世比較不清白,需要美個顏。比如擁有萬寶路等暢銷產品的菸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雖然當時旗下有卡夫食品、米勒釀酒等多元化的業務組合,但老煙槍荼毒生靈的名聲實在太響,恨不得全世界肺癌的賬,都算在它的頭上。2003年在了結一場肺癌官司之後,菲利普·莫里斯頭也不回地把控股公司名字改成了Altria(奧馳亞),此等奇怪的名字不禁讓人聯想起 Altrusim(利他主義)這個無比善良的詞藻,老煙槍的頭頭們一定很陶醉於自己洗白後的芬芳。

有些公司名字變汙是因為大眾消費認知的變化。肯德基(KFC)一直到1991年都叫肯塔基炸雞公司,但自從消費者的頭腦裡形成“油炸=胖子”的偏見後,肯德基就縮成了KFC,與油炸劃清界限。當然另一種“說法”是肯德基要與“雞”劃清界限,因為其人工培養的變種生物不能稱為雞。這種荒謬的說法目前還是有很多老美對之深信不疑。

另外有些聲名狼藉的公司,名字越取越低調,類似村裡的狗剩和狗蛋。黑水(Blackwater)是一家提供安保和僱傭兵服務的保鏢公司,曾捲入在伊拉克屠殺手無寸鐵的平民的醜聞,名聲臭了後不得不改名叫做Xe Services。結果後來又涉嫌在阿富汗槍殺,於是進一步改名為 Academi這麼一個寡淡的名字,乍一看還以為是個教育機構。這家公司CEO出來說:越讓人記不住越好,實在是不想再上頭條了。

2. 公司結構重組。Google 一開始取名的本意實際上是 Googol,是指那個1後面跟著100個0的數字,寓意海量信息。但註冊域名的時候手抖拼錯,就成了現在的Google公司。再後來 Google發展壯大,無論是內生還是收購,手底下開始出現各種狂野而零散的X級項目,比如自動駕駛的Waymo啊、人工智能DeepMind啊,這些項目風險巨大且短期內沒有回報,所以Google改名為字母表公司 (Alphabet Holding),用來把“靠譜的”和“不靠譜的”項目分開,再將搜索引擎、廣告、地圖、YouTube這些核心資產守在Google底下,這樣顯得層次分明。也有人說Googe想做科技界的伯克希爾——其廣告業務就像伯克希爾的保險業一樣來錢—— Google自然也就需要伯克希爾這樣的一把大傘結構。

股票改名那点事儿

相似的案例,還有老牌輕奢皮具公司蔻馳(Coach),在收購了做包的Kate Spade和做鞋的Stuart Weitzman之後,蔻馳感覺自己膨脹了,於是改名叫做 Tapestry (掛牆上裝飾的毯子)公司。這古怪名字,一來是為了張揚個性,二來是為了好記,與其他一些巨頭形成截然對比——比如LV家喻戶曉,但LVMH就很少人知道是個啥鬼。

Priceline 改名為 Booking Holding,也是這個思路。但很多人表示憤怒,因為Priceline已經太深入人心。

3. 業務定位發生變化。有些改名反應客觀事實變化。蘋果公司直到2007年還叫做“蘋果電腦”公司(Apple Computers),而此時iPod的斜陽猶在、iPhone的曙光即將破曉,無論怎麼看“蘋果電腦”都有點名不副實,於是名字裡的“電腦”兩字被割掉,蘋果從市值800億的“電腦公司” 野蠻生長成市值將近 1萬億的全球第一大怪。

蘋果是一個生的案例,還有一個死的故事:RadioShack在生前的最後一搏是把Radio去掉,叫The Shack,因為Radio(無線電)是個即將被時代拋棄的產品。不過The Shack最後還是沒有逃過被時代拋棄的命運,在2015年與2017年兩次宣告11章破產保護,所有的實體店都已關門大吉。

4. 欺騙投資者。這個就案例就罄竹難書了,古有刀亢母,今有比特幣;外有 Long Island Iced Tea(長島冰茶公司)改名為Long Blockchain(做多區塊鏈公司),內有多倫股份改名為匹凸匹。無他,蹭熱點、博出位、騙關注;而且毫無成本,監管完全沒轍。

那麼公司改名到底會不會影響估值?

名字本身肯定很有意義。我們大A股在這方面有許多故事可以說——奧巴馬當選,澳柯瑪漲停;川普當選,川大智勝大漲,帶“川”字的都大漲,西儀(希姨)股份大跌;名字不夠還有代碼可湊 —— 奇虎360私有化召開股東大會,同德化工(002360)與華微電子(600360)攜手漲停,整個市場找3、6、0三個連一塊兒數字都找瘋了。

所以改名——特別是別出心裁的改名——肯定在短期內影響估值,多倫股份改為匹凸匹,寶麗來改為神州高鐵, 湘鄂情改為中科雲網,熊貓煙花改為熊貓金控,無不連續打板,坊間為之神魂顛倒。

而我們也無需為A股的奇葩現象汗顏,因為美國市場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長島冰茶鬧劇很多年前,無論是是1850年代的鐵路熱、淘金熱,還是1910、1920年代的汽車熱、航空熱,還是1980年代的生技熱,還是2000年的互聯網熱,短期內提升公司估值的最好方法就是改名。比如在二十年代航空業的火爆,給了一家叫Seaboard Air Line的公司一次估值的飛躍。英文 airline 一詞是航空的意思,而air line(直譯為空中的線)其實是指一種直線鐵路,因為就像穿過空氣走直線一樣,故而命名。所以被航空概念炒瘋掉的Seaboard Air Line公司,其實是一家純純的鐵路公司。

2001年普度大學出版了一篇論文,研究了互聯網泡沫時期(1998年至1999年的14個月間)凡是給自己名字加上“.com”的所有公司,發現平均而言在改名五天內這些公司股票漲了53%、十天內漲了74%;而且這些漲幅都並不是稍縱即逝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不要臉的公司都維持了極高估值。而且,無論這家公司當時互聯網業務的參與度如何,在公佈改名當天的效果都及其相似,顯示出市場情緒——而不是哪怕一絲基本面——主宰了股價變化。該研究論文的結論是:僅僅是名字沾邊互聯網,就足夠給這些公司一個巨大的永久性的估值提升。

後來互聯網泡沫就爆了,裸泳的終究要被扯掉蛋。而有趣的是,又有好事者觀察了這些名字裡有“.com”的公司,他們在泡沫之後紛紛把“.com”從公司名字裡刪除掉,結果歡樂的市場因為這個動作又給了他們一次估值提升。

作為成熟嚴肅的投資者,我們相信估值應該僅僅看實體面基本面—— 比如現金流啊成長型啊風險啊這些因素去決定。我們很難理解一個破名字對公司估值會有什麼鹹淡的影響。但顯然歡樂的市場不是這個思路,公司改名大概率會影響估值,而你也很難將其僅僅界定為投資者的非理性。估值就是一場迷亂的鍊金術,你從輸出里根本摸不清輸入。

希望更名改姓的凡利亞能像更名不改姓的李天一那樣(坊間傳聞已經放出來並送出國了?),改頭換面、低調行事、重新做人。我剩下的凡利亞股票也權當一場歷史的遺蹟,我也很願意為“博士康”公司的涅槃重生而共同買單。

利益披露:作者持有VRX多頭倉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