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朱元璋出上聯: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 一監生對出後升任按察使

在明朝的皇帝中,誰也沒有朱元璋的故事多。雖然小的時候窮得吃不上飯,當了和尚還是吃不上飯,最後只好造反當皇帝。可就是這個連窩頭都吃不飽的窮孩子,卻偏偏很有文化,尤其是在對對聯這種高大上的文字遊戲中,表現出了相當高的造詣。甚至今天南京的土神都供在地上而不是神龕裡,據說也是朱元璋給推下去的。

朱元璋出上聯: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 一監生對出後升任按察使

朱元璋這位草根皇帝親民而不親官,即使位居九五之尊,還喜歡跟老百姓拉家常,但是遇到貪官汙吏卻毫不手軟地剝皮實草,對文人也不太客氣,所以才被編出了很多段子來抹黑。但是西翻一下明代史料和文人筆記,就會發現朱元璋其實是個很幽默的人。比如他給朝鮮國王下聖旨,就全是近乎搞笑的大白話:“我這裡有幾個孩兒,恁(您)高麗有根腳(出身)好人家女孩兒,與將來教做親……我實要做親。我的子孫廝兒(男孩)多、女兒小(少),恁(您)那裡才八歲,到十六歲便是成了。” 就像一個慈祥的老父親跟小兄弟說:“你家女孩子多,我家這幾個臭小子還打著光棍兒呢,咱們做親家吧!”

朱元璋出上聯: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 一監生對出後升任按察使

但朱元璋也有霸氣的時候,比如他聽到沿海有倭寇騷擾,就給地方官下旨:“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朱元璋出上聯: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 一監生對出後升任按察使

這才是明太祖朱元璋,既不擺架子,但也不肯吃啞巴虧,誰敢乍刺,“殺了再說”。但是您要真以為朱元璋沒文化那就錯了,他跟藩屬國和老百姓不咬文嚼字,那是怕別人聽不懂,朱老先生做起詩詞來,可比軟綿綿的李煜宋徽宗強上一萬倍,他有閒情逸致:“清和未至尚春風,花幕園林似錦紅《又賡宋璲韻》。”“極目山雲雜曉煙,女蘿遙護嶺松邊《聞人嶺南郊行》。”也有壯志豪情:“因過雕鞍見馬肥,迎風振鬛試霜蹄《思老試壯》。”“巖虎鎮山風偃草,潭龍噓氣水明星《鐘山雲》。”最霸氣的一首:“殺盡江南百萬兵,腰中寶劍血猶腥《示僧》!”

朱元璋出上聯: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 一監生對出後升任按察使

明代江南四才子(徐禎卿、唐寅、祝允明、文徵明)之首、前七子(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之一的徐禎卿寫了一本《翦勝野聞》,作為屢試不第的讀書人,徐禎卿對明朝是有些怨氣的,所以他在書裡沒少抹黑朱元璋,以至於被後世史學家指斥“多有誣陷之詞”。但是徐禎卿也記載了朱元璋跟文人交往的趣事,估計徐禎卿也是心嚮往之:“我早生百十年,遇到太祖皇帝有多好!”

朱元璋出上聯: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 一監生對出後升任按察使

故事是這樣的: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還經常便裝出宮溜達(微行),在一個小酒館門口遇到了一個國子監監生。朱元璋給國子監監生下過白話聖旨:“恁學生每聽著:……撒潑皮,違犯學規的……都不饒!”不過罵歸罵,朱元璋對國子監的監生們還是很關心的,不但不要學費,還給飯吃給衣服穿,所以朱元璋一眼就認出這個要進來喝酒的人是個國子監監生。

朱元璋出上聯: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 一監生對出後升任按察使

看見讀書人要進小酒館,朱元璋這個大明天子就上去作揖行禮(帝揖而問之):“像先生您這樣有身份的人也進小酒館喝酒嗎?”那監生嘆了一口氣:“沒辦法呀,我這不是人在旅途(旅次草草)嗎,找個地方對付一口得了。”朱老頭和小監生就這麼相跟著進了酒館,可能是趕上飯點兒了,買賣太紅火,連個空座都沒有。朱元璋這瞧瞧那看看,就看見供土神(不知道為什麼飯店不供關公供土神,不過這個土神可不是土地老兒,而是“木神勾芒、火神祝融、土神后土、金神蓐收、水神玄冥中的老大:“土神獨稱後者,後,君也,位居中,統領四行,故稱君也。”)的桌子還空著,就一把把神像推到一邊去:“你先靠邊站,我們借你桌子用用(神姑讓我坐)!”

朱元璋出上聯: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 一監生對出後升任按察使

這倆人坐下來開始拉家常,自然是要說一些“我老家淮西的,你老家哪的”之類的話,這監生自我介紹是重慶人。於是朱元璋來了興致:“我想起個個上聯,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那監生張嘴就來:“一人成大,大邦大國大明君!”這下馬屁拍到正地方了——這監生哪知道他對面坐著的就是“大明君”呀。

朱元璋出上聯: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 一監生對出後升任按察使

朱元璋一看這小子有點真才實學呀,那就再給你出個題吧:“你給凳子腿下這個小木頭作首詩唄?”那監生略加思索:“寸木元從斧削成,每於低處立功名。他時若得臺端用,要與人間治不平。”朱元璋心中竊喜:“這次沒白出來,居然發現了這麼個又有才又有忠心還有正義感的監生!”於是朱元璋掏錢請客,互通姓名(朱元璋肯定報的是重八之類的假名)之後拱手告別。

朱元璋出上聯: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 一監生對出後升任按察使

第二天,錦衣衛就把那一頭霧水的監生請進了朝堂,朱元璋笑著問他:“你還記得昨天跟皇上喝酒的事情嗎?”那監生嚇得趕緊磕頭請罪,朱元璋擺擺手:“沒啥好害怕的,你不是要登臺端嗎?那就當個專治不平的法官吧!”於是當場下令任命那監生當了按察使(明代按察使就是各省提刑按察使司的長官,主管一省的司法,與布政使、都指揮使合稱三司)。

朱元璋出上聯: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 一監生對出後升任按察使

徐禎卿在故事後面還特別強調:“金陵(南京)民家至今供司土神於地,本此。”就是說,朱元璋出了一副對聯,不但讓對上下聯的監生一躍成為按察使,還給南京留下了一個特別的風俗:土神不供在桌子上而是供在地上——原來是朱元璋為了跟監生喝酒,給從桌子上給推下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