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很多人到成都旅行,第一个想到的景点便是宽窄巷子。这条闻名世界的名街浓缩了老成都的人文风情。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熊猫是宽窄巷子的主角之一,很多商店可以看到萌态可掬的熊猫公仔。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宽窄巷子是成都保存最好的清代街巷,各种清代四合院和茶楼让人仿佛穿越到一百多年前。每天都有真人在宽窄巷子的中心地带打扮成清代铜雕逗游客玩,他们常常一动不动,不仔细辨认,完全不知道是所谓的行为艺术。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宽窄巷子,我认为“热闹”最为恰当,这里似乎从早到晚都游人如织,各种口音的游客把这里当成拍照天堂。

宽窄巷子一宽一窄,窄巷子主要是一些商业门店,宽巷子则多了一些小摊档。

在宽巷子,可以体验掏耳朵等成都绝活,也可以请摆档的民间画师现场帮忙来个素描写真。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早晨是宽窄巷子游客最少的时间段,到了9点钟以后便是人山人海的场面,在大型节假日尤其壮观。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从商业繁荣度来说,成都宽窄巷子相当于广州的北京路,上海的南京路,大量游客的涌入使这里的商店租金水涨船高,物价也比其他地方贵上不少。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宽窄巷子的美食不能算难吃,但谈不上精致,也没有什么特色。四川的朋友和我说,这里的美食基本上是做给外地人吃的,本地人极少会选择到此高消费。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茶座是宽窄巷子较有特色的消费区,38元或48元可以要到一杯盖碗茶,可以一边喝茶一边欣赏茶艺表演,除此之外还有水袖表演天女散花、川剧经典变脸等等。

在浮躁的城市里品茶欣赏传统艺术是件愉悦且有意思的事情。

像成都这种把传统文化保留得这么好的城市并不多见!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背着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徒步慢游其实是件很耗体力的事情,加上临近傍晚,饥肠辘辘,只想找个地方坐下来安静地品尝一顿美食。实在不想在人山人海的宽窄巷子高消费,又不想走得太远,问了两个本地人,又查了网络评论,不经意走到了奎星楼街。这条街道并不是很宽,车流也不算多,最吸引人的是路口墙壁上的彩绘,一下带人进入一个调皮的空间。

彩墙前坐满了人,走进一看才知道是在等位子吃饭,和现场吃客聊天,知道有些人已经等了接近一个半小时,非常佩服他们的毅力。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网上资料显示成都吃客是一间网红店,做为资深吃货,当然要试试味道!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点了两人份量的美食,和朋友足足吃了近两个小时。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特色烤鱼片是店里的招牌之一,麻辣,但很好地去掉了淡水鱼的腥味,突出了鲜甜味,各种佐料的配搭恰到好处,口感上油而不腻,感觉厨师具有多年的掌厨功底,对食材的敏感度也很高。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一边吃一边擦汗,但辣得酸爽!感觉到成都找的就是这个味。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麻辣兔头,劲辣,朋友一边吃一边叫爽。后面去了锦里,那里的麻辣兔头明显没有这里好吃。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相思红颜其实就是腌制过的小番茄,广东人也叫圣女果,难得老板起了一个这么浪漫的名称。

非常喜欢这个小吃,酸中带甜,无论是甜味还是酸味都是刚刚好。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超辣鸭头很适合下酒,我们选择的是成都本地的一种荔枝果味饮料,没想到搭配起来也很棒,完全不输啤酒配炸鸡。

超辣鸭头做得地道,如果无辣不欢的话,可以试试,我们在临走的时候忍不住打包了两个。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点的唯一不辣的菜叫糖醋排骨,装在竹筒里,非常特别。微酸淡甜的口感有点像粤菜的做法,但比粤式糖醋排骨多了竹香味。

成都宽窄巷子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消费,本地人却说基本不去

排队食客强烈推荐的是这里的鲍鱼面,据说每天只卖五百碗,能不能吃到纯粹靠运气,要不就是比别人到得早。

鲍鱼面绝对算得上我们到成都后吃到的最佳美食。作为一个对面食不太感兴趣的南方人,吃完第一口后便深深爱上,以致于我们在后面的行程中到处寻找这个美食,发现仅此一家,又拐回来两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