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華西專家解讀骨密度報告,教你遠離這個“沉默殺手”!

很多人認為

骨質疏鬆症離我們很遠

其實它已成為

我國第四大慢性病

華西專家解讀骨密度報告,教你遠離這個“沉默殺手”!

骨質疏鬆症早期

常常沒有明顯症狀

容易被人忽視

往往在骨折時才被發現

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疼痛科四級專家葉菱介紹,在我國,50歲以上的人群,大約有7000萬人患有骨質疏鬆症。

其中,女性患病率達到了20.7%,男性患病率達到了14.4%。也就是說,大概每5位女性,就有1位骨質疏鬆;每7位男性,就有1位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的後果也遠比人們想象的嚴重:20%的老年人在骨折後的一年內死亡,50%的人從此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想找葉菱醫生看病,主要有以下3個途徑:

1.線下門診:週五下午(可通過微信或“華醫通”APP掛號)。

2.在線諮詢:隨時隨地(可通過“華醫通”APP進行圖文諮詢)。

3.網絡門診:週二中午(可通過“華醫通”APP進行預約)。

骨質疏鬆偏愛這些人

以下這些人群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

老年人、絕經後的女性、母親患有骨質疏鬆症、低體重、吸菸、過度飲酒、缺乏體育活動、蛋白質攝入過多或不足、消化不良、吃得太鹹、喝太多咖啡、腎病、支氣管炎、糖尿病、肺氣腫、長期使用激素等。

出現這些症狀

小心骨質疏鬆找上門

疼痛

腰背部疼痛或者周身骨骼疼痛。

脊柱變形

嚴重的患者會出現身高的縮短、駝背、脊柱畸形等。

脆性骨折

這是指我們日常生活中,跌倒、輕微碰撞、摔倒等,就發生骨折。

防治骨質疏鬆

這個檢查不能少!

2017年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指出:我國已經將骨密度檢測項目納入40 歲以上人群常規體檢內容。

目前臨床和科研常用的骨密度測量方法有雙能X線吸收檢測法(DXA)、定量計算機斷層照相術(QCT)等。

公認的骨質疏鬆症診斷標準是基於DXA 測量的結果。

如何解讀骨密度報告?

雙能X線

吸收檢測法(DXA)

DXA檢測指標是面積骨密度(BMD),其測量部位包括脊柱前後位L1-L4和髖部(股骨頸、大粗隆、全髖)、前臂和全身,推薦用腰椎L1-L4和髖部的檢測結果作為骨質疏鬆診斷的依據。

一份骨密度報告包括:患者信息(姓名、性別、年齡、種族、身高、體重)、測量部位、測量日期、圖像。年齡和BMD函數圖,也可以觀察動態變化。

大家關心的有兩個檢測值:

1

T值

T值是指檢測的骨密度結果與年輕成人平均值比較所降低的標準差。

T值用於表示絕經後女性和50歲及以上男性的骨密度水平。

2

Z值

Z值是指檢測的骨密度結果與同齡人群平均值比較所降低的標準差。

對於兒童、絕經前婦女和50歲以下男性,其骨密度水平判斷建議用同種族的Z值表示,將Z值≤ -2.0視為“低於同年齡段預期範圍”或低骨量。

影響DXA骨密度結果的因素包括:

身上的金屬物偽影,如紐扣、硬幣、掛鉤、拉鎖等,這些在測量中應除去;

三天內服用了腸道內不能吸收的藥物,如鋇劑、鈣劑、椎管造影劑等;

腰椎退行性改變尤其是腰椎嚴重增生,腹主動脈鈣化;

骨水泥、金屬固定裝置。

DXA檢測結果的T值和Z值對確定骨質疏鬆的診斷是必要的,但不能作為診斷骨質疏鬆的唯一判斷因素。

還要結合症狀、體徵、骨代謝指標來進行鑑別,有時候需要結合QCT的結果來幫助判斷,尤其是有嚴重骨質增生的患者,DXA檢測到的T值往往表現為骨密度正常。

定量計算機

斷層照相術(QCT)

QCT是在CT設備上,應用已知密度的體模和相應的測量分析軟件測量骨密度的方法。

該方法可分別測量松質骨和皮質骨的體積密度,可較早地反映骨質疏鬆早期松質骨的丟失狀況。

QCT通常測量的是腰椎和/或股骨近端的松質骨骨密度。

如果有嚴重骨質增生患者,建議用QCT矯正骨密度測量值:QCT測量部位以腰椎為主,也可以測量髖關節或其它部位。

測量的是松質骨,不受椎體大小影響,故對體重極瘦或肥胖者意義重大。

脊柱退行性變對QCT的測量結果影響很小,QCT可以三維圖像處理,可以通過旋轉圖像來糾正脊柱側彎和增生等疾病對骨密度的影響。

但是QCT與DXA相比,測量腰椎的精確度低, 輻射劑量高。

防治骨質疏鬆

你需要這麼做!

一旦診斷出骨質疏鬆症,需要3種藥物治療。

1

鈣劑和維生素D

鈣劑和維生素D是基礎,只有在這兩者都充足的情況下,其他治療措施才能起作用。

中國營養協會推薦,50歲以上人群,每天要攝入1000毫克以上的鈣。

2

抗骨質疏鬆症的藥物

骨骼的強壯需要兩方面:促進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促進骨形成就好比我們賺了更多的錢,抑制骨吸收就好比我們要節約用錢。

因此,抗骨質疏鬆症的藥物分為骨吸收抑制劑、骨形成促進劑等。

治療骨質疏鬆,關鍵在於堅持。骨質疏鬆症患者應經常接受專科醫生的隨訪和建議,根據骨密度和骨代謝指標,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生活習慣的改善

在25歲至30歲之前建立儘可能強壯的骨骼是最好的預防中老年時期骨質疏鬆的方法。

在任何年齡段,良好的營養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以幫助預防骨質疏鬆或減少骨質疏鬆對生活的影響。

這包括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平衡飲食、堅持鍛鍊、戒菸限酒、防止摔跤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