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名人軼事│航運鉅子李氏兄弟

營口肇興輪船公司為李氏堂兄弟所創,兄弟二人為山東黃縣城關遇家村人。兄名為李恆春,字序園;弟名為李恆端,字子初。李序園(1868~1931),晚清花翎道員銜,青年時便到營口經營祖業西義順商號。李子初(1883~1960)20歲時考秀才落第,便到營口投兄,進入營口商業學校讀書,1907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科留學,1909年歸國,在營口經商。

名人軼事│航運鉅子李氏兄弟

  李氏兄弟祖業西義順,原為始建於清道光二年(1822年),設在田莊臺的義順華。1861年後,相繼在營口開設義順魁、義順盛、義順來、義順棧、義順華、義順長、義順厚、西義順、義順福、恆義福、恆義利、全記、長記等商號,並在大連、開原和濱江(今哈爾濱)設分號。經營大屋子(批發代理業)、銀爐、油坊和裝卸貨物等行業。西義順及其20餘家聯號在營口市場佔有很大份額。

  西義順經營榨油業之初,採用土法制造油餅,後經幾代人的多次改良,終於在清宣統元年(1909年)由李序園改用機器榨油,帶動營口榨油工藝有了質的飛躍。1915年,西義順油坊榨油機器模型在美國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展出,獲中華民國農商部頒發的四等獎章。

  李序園還是營口自來水業的創始人之一。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李序園聯合東永茂股東潘達球,與日人合資創辦自來水公司,改善了營口的飲水條件。

  清末民初,山東、直隸民眾多來東北三省經商,勞工和難民前來謀生者人數更多,大都春來秋返,每年不下百餘萬人。當時龍口至營口航線只有英商太古公司的輪船行駛,票價居高不下,過往旅客深受盤剝。李序園等山東客商,目睹這一現象多有不平,1905年發起集資,購買木造輪船,取名全勝,載重400餘噸,專營煙臺至營口的客運。這條航線開創了營口華商航運的先河。1907年,李序園任營口總商會協理。

  清宣統二年(1910年),李序園、李子初召集山東富商王源瀚(營口大清銀行總辦)、康炳春(營口交通銀行經理)為主要發起人,提出集資購買輪船,成立輪船公司,並提出以股票的形式向民間集資,每股票面100元,付現20元,緩期償本。消息傳出後,因條件優惠,而且數額又不大,所以很多人購買。李序園等用這筆錢於7月30日在上海購買香港英籍船廠建造的千噸級輪船,命名肇興號。8月24日,肇興輪船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同時向江海關道理船廳註冊船舶牌照,呈文交通部申請航線,隨後將肇興輪投入到營口至龍口、登州航線,在龍口寶善街路北建龍口分公司進行客貨運營。成立董事會,王源瀚為總董,李序園、康炳春為副總董。並設計製作肇興公司船旗(四周紅色,中間是橙黃色橫平菱形,用以象徵這是炎黃民族的船隻)。

  肇興一出世就和英商太古輪船公司展開激烈的競爭。當時在營口至龍口航線上,雙方的票價由平到減,後來竟至免費乘船。肇興除免費乘船外,還贈送旅客毛巾、肥皂、麵餅等物品和食品。太古見勢不妙,主動提出與肇興和解,甘願放棄營口至龍口航線,並將在龍口的產業如辦公室、倉庫等轉讓給肇興公司。抗爭的勝利,使肇興公司聲名鵲起,李氏兄弟隨之名聲遠播。

  1913年,李序園任營口總商會會長。1914年,李子初出任肇興公司總經理。到1920年,公司的航線由1條增至9條,輪船增到31艘,陸續在國內各地港口城市建有多處分公司,航線遍佈中國北方、東南沿海及長江腹地諸港。1931年李序園病逝後,李子初被選為董事長兼總經理。

  1931年,李子初和王翰生、孫荊堂等合資50萬大洋開辦營口紡織廠,後又與孫荊堂開辦甡甡織布廠、肇太水火保險公司。並在瀋陽、哈爾濱、上海設分公司。在瀋陽設奉天匯業銀行,後與營口商業銀行、撫順銀行合併為興亞銀行。

  1941年末,日本侵略者挑起太平洋戰爭。為啟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戰爭資源,駐營口日軍勒令停止包括肇興公司在內的營口民族航運企業與中國各港口的貿易運輸,並於1942年6月1日,將各民族輪船公司僅存的17艘海輪(2.2萬噸)強行收編,合資成立滿洲海運株式會社。在戰爭中,17艘海輪大都毀於戰火。抗日戰爭勝利後,李子初與孔祥熙家族成員孔世勸合作,試圖恢復航運業,購買輪船一艘,命名祥興。但不久,解放戰爭爆發,此船一直停泊於香港。全國解放後,李子初寓居上海,1960年去世。

名人軼事│航運鉅子李氏兄弟

  如果您對營口的歷史文化感興趣或是手中有相關資料,歡迎您投稿到營口市史志辦編輯的《營口春秋》期刊,與我們共同講述營口的歷史故事!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