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高通那麼厲害,為什麼要賣掉自己?

嘮叨電影吧


博通的掌門人陳福陽(Hock Tan,講話那位華人)胃口很大。


不同意其他答主的看法,請見諒。另外,題主的問題需要糾正一下,因為高通根本就沒有考慮把自己賣給博通,博通是通過資本市場上並不鮮見的併購動作——敵意收購,也就是說,高通並不是要主動賣掉自己,而是博通主動要買。好比新加坡的美男子(博通)看上太平洋對岸的美國大妞(高通),被對方的才(盈利能力強勁)貌(通信芯片第一企業)吸引,心急火燎省掉談戀愛撩妹的過程,直接說:“高通你嫁給我吧,我給你1300億美元嫁妝!”

博通要強娶高通,目前的進展是這樣的……


對高通妹子來說,博通簡單粗暴的做法簡直就是破門而入的野蠻人啊,一點思想準備沒有,好好地逛著大街,突然從人群裡衝出一個男人,抓住她的胳膊說嫁給他吧,他有錢!

高通是上市公司,從法律上說,公司屬於股東,日常管理由管理層打理,對股東們來說,博通只要肯出錢,高通嫁博通一點問題沒有,但管理層特別是董事會不願意啊,公司被博通收購,我們還不被你們掃地出門?或者看著博通臉色過日子,哪有現在滋潤!

所以,很自然地,高通的董事會拒絕博通的收購要約,理由是博通的出價太低,沒有反應高通的行業地位和估值,要求博通至少提高報價15%,使包含債務的總價碼達到1600億美元。

一個不想賣,一個偏要買,全球科技行業最大的爭鬥開始了,劇情是不是很熟悉?對的,國內也上演過類似的敵意收購:“寶萬之爭”,其精彩激烈,堪稱教科書式的公司股權爭奪,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百度。

“寶萬之爭”最後以野蠻人寶能公司出局劃上句號,敵意收購的成功率並不比拋鋼鏰猜正反面高,據Dealogic的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全球57%的敵意收購企圖都以失敗告終。談婚論嫁需要郎有情妾有意,公司併購同樣離不開你情我願。

問題是,博通的掌門人陳福陽(Hock Tan,題頭圖中講話那位華人)作風彪悍,2006年接手博通時,博通還是一家不起眼的私人企業。陳福陽顯然是玩資本的高手,通過一系列併購,使博通成為芯片行業的重磅企業,最新市值大概在1114億美元左右。博通雖然實力不俗,但因為有高通的存在,還不敢自稱大哥。

如果強娶高通成功,博通將成為世界通信芯片行業當之無愧的帶頭大哥,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稱王,這也是它霸王硬上弓的動力所在。陳福陽為了達成目標,一面吆喝著要換掉高通董事會的11名董事,踢開這些併購的絆腳石,一面將報價從1300億美元提高到1420億美元。

不過,陳福陽有野心是一回事,野心能否達成又是一回事,收購高通不僅僅是錢的問題,也不僅僅是要將高通現有董事會成員掃地出門,決定性的因素還有政府的反壟斷審查,高通的這些七大姑八大姨也需要博通一一擺平。美國政府要考慮合併後,會否影響其國家安全,中國政府考慮的則主要是壟斷對國內手機制造商的影響(提高芯片成本,壓縮手機利潤),畢竟兩通合併之後,蘋果公司都得考慮自己會受到怎樣得影響,何況國產品牌手機。

擺平高通的“七大姑八大姨”們也是技術活。


所以,博通收購高通,目前的熱鬧只能稱為大戲剛開始,如何擺平七大姑八大姨們才是高潮。即使在現在,擺平妹子的七大姑八大姨也是一門技術活。


如果喜歡答案內容,請點贊,謝謝!頭條號《魔鐵的世界》專注有營養接地氣的科技、商業故事,喜歡請點擊關注,每日獲取新鮮、有態度的資訊。(圖片來自網絡)


魔鐵的世界


一加公司再厲害,也是有天花板的,尤其是上游供應鏈,如果沒有附加服務匹配,很難有進一步飛躍。近日,高通對外透露,如果博通收購報價能提高到1600億美元(包括債務),則高通就將同意進行交易。

這一收購價約在1350億美元,而且排除掉高通目前的債務規模。2月初的報價則是1210億美元報價,高出了10%。不過博通掌門人陳福陽曾對外表示,不會再考慮加價,1210億美元就是自己願意出的最高報價。

實際上,高通的利潤比蘋果還高,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高通淨利潤高達32%,其中84%的淨利潤其實來自授權和專利費,並不是芯片本身。而授權和專利費乃是一本萬利的買賣,手機公司每賣一部手機都要交專利費,小米三星蘋果手機賣得越多,高通賺的越多。

根據高通在產業鏈的地位,1000億美元是個比較保守的價格,而1350億美元已經高達8000億元人民幣,這個數額已經比較高了,高通目前很難撐起這麼大的價值。

需要注意的是,高通是美國公司,而博通則是新加坡公司。對於這類交易,美國有一個叫“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的機構。外國企業收購國內企業的時候,如果他們認為會給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導致美國的知識產權外流的話,就有權利予以否決,。

高通將在3月6日舉辦股東大會,如果博通提議能夠順利上位,儘管這種收購方式屬於惡意收購,那麼博通收購高通將基本成為定局。

高通在製造芯片方面的技術,領先於同行並遙遙領先,但是要是做手機的話,單是在這一方面技術是不行的。ARM為什麼只賣IP授權,不做芯片?很簡單,和買芯片的做朋友,同理,高通要和手機廠商做朋友。

實際上,高通正在考慮將專利授權和芯片設計業務進行分離,好集中精力在專利上賺錢。


快科技問答


高通是行業老大,但是高通背後也是無數個股東組成,如果常見做著賠本賺吆喝的生意,或者每年的利潤都少的可憐,即使是行業老大這種虛架子對於以利益為導向的股東不會當回事。

如果能一次性賣掉並且能夠一次性溢價很多,這種生意擺在誰的面前都會心動,做公司主要玩情懷,這種理想主義畢竟還是少數,利益最大化是最公司的本質,合法化的被收購何樂而不為。

前一陣子休斯頓火箭隊老闆亞歷山大在球隊高峰期選擇直接打包賣了一個很不錯的價位,然後用這些錢安度晚年,也是一件很不錯的選擇。現在很多人選擇創業做公司,真正讓自己暴富起來的不是每年的那點純利潤還是要靠資本的運作,讓公司上市。

真正的理想主義的大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少的很,像騰訊阿里巴巴這種既有名望也有超大利潤的公司少的可憐,這種基本上算是可遇不可求。在美國專門有很多人專門做孵化器公司,在公司有起色的時候開始大價錢賣掉,然後繼續孕育下一個公司。

做公司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人性的本質,強大如高通也跳不出這個範圍。


大學生編程指南


高通是美國知名的上市公司,芯片行業中高通說第二估計沒人敢稱第一。高通有多厲害從斷貨中興事件中就可以看的出來,最近有不斷的起訴蘋果公司,導致多款蘋果手機不能在國內銷售。高通的厲害之處就是其專利諸多,全球的電子產品都要購買他的專利,甚至即將到來的5G時代高通也將成為制定規則者。這麼厲害的高通又有這麼多專利,高通為什麼要賣掉自己呢?

高通賣的只是部分股份而非全部

高通賣自己我們要搞清楚高通賣的不是全部而是部分股份或者部分產業,一個有發展潛力又有影響力的公司怎麼可能會把自己公司核心價值給賣掉呢?高通一直都在賣自己只不過賣的是自己的專利,賣的是自己的股票。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來說,賣自己的股份是很正常的,為了獲得資金,為了擴大再生產賣自己的股票獲得資金是最直接的渠道。不但高通會賣自己,蘋果也會,亞馬孫也會,要不然蘋果的股東怎麼不是其創始人呢?所以不管再厲害的公司都會有缺錢的時候,缺錢的時候機會選擇賣股票或者賣自己的一些非核心產業。

高通賣自己是為了更好的發展

對於像高通這樣的公司來說,他們真正缺的不是錢而是核心技術。像高通這樣的高科技公司,每年投入的研發資金量都是驚人的,中國的華為也是一樣,要不然他不會有那麼多的專利,不會成為一個時代的引領者。高通賣自己其實就是變現的在擴大自己的知名度,順便獲得大量的資金,因為研發新產品,創新新技術才是他們的真正的目的。對於科技公司來說,技術就是生產力,技術就是公司的未來。相對未來而言,賣自己又何妨呢?我們看的是現在而人家看的是未來。



投資觀


在自願公平的前提下,任何商業交易,都是投資者基於投資付出—收益而做出的決定。記住是任何!

美國高通的名聲,在全球芯片企業界可謂如雷貫耳。它是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手機芯片研發企業。其旗下的驍龍系列,佔據了全球手機芯片最高的市場的份額。其發佈的年度旗艦芯片驍龍8系列,每年引得眾多手機巨頭搶購。



2018財年,高通營業收入227億美元,摺合約1500多億元人民幣。這相當於一個什麼規模呢?我國最大的芯片設計企業是華為海思半導體,2017年的營業收入361億元人民幣,還不及高通的1/4。

2017年底,有一家叫博通的美國企業,提出要以13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全球最為知名的芯片設計企業——高通。經過一番談判之後,高通的董事會同意博通1400多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但是臨門一腳,卻沒有把球踢進。美國特朗普政府以涉及國家安全為由,要求博通不得收購高通。結果,導致一樁芯片行業交易金額最高的收購案告吹。高通穿上了嫁衣卻沒有嫁掉。

高通的股東為什麼願意它賣給博通呢?根本原因就是高投資獲益。當時高通的市值是約為1000億美元,他們向博通的要價是1400億美元。這意味著把高通賣給他們,還能比市場價高出40%。投資者管他什麼技術不技術,他們要的是錢。“商業愛情”就是這麼簡單。


財經知識局


1、高通是非常聰明的。高通作為國際芯片大佬,佔有很強的市場份額。如今在最風光的鼎盛時期,考慮出售是最明智之舉,可以溢價很多,收益頗豐。

2、高通的優勢不可持續。近年來,華為強勢崛起,讓高通倍感壓力。在5G標準的角逐上,華為的實力讓高通後背冒冷汗。要不是中國某些企業自私自利,讓中國出現了不團結的局面,肯定是華為勝出,高通是險勝。高通知道,在6G時代,中國肯定是世界領跑者,所向無敵。現在不準備出售,更待何時。

3、特朗普的神助攻讓高通感到絕望。特朗普同志今年以威脅到美國安全為藉口,對中興通訊發出了制裁措施,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出售芯片,讓中興通訊陷於癱瘓狀態。雖然現在達成了和解,但是中興通訊也是接受了屈辱的條件。這讓一些奉行拿來主義的中國企業,長了記性。特朗普這一出好戲,讓高通感到了絕望,中國企業一旦不奉行拿來主義,高通的日子肯定的越來越難過。

4、中國政府強力推動芯片研發產業。自從特朗普制裁中興通訊這出戏一開場,中國政府就迅速反應,推出了一系列有利於芯片研發的利好:建立芯片研發產業基金,對重點企業重點扶持。對芯片研發企業,實施6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等等。這些措施一推出,再加上中國通訊行業的覺醒,不再奉行拿來主義,必將加速推進芯片研發的前進。高通也不是傻子,精通中國歷史。高通肯定也知道,凡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禁止向中國出售的高端技術,中國就會強勢崛起,禁著禁著,中國就自己解決了。





西凌詩社


我們知道,高通一直是世界芯片製造業的龍頭老大。


可是這位長勢甚好的老大,將要面臨被賣身的風險。 2017年11月6日,新加坡一家名叫博通的企業欲出1300億美元的高價收購高通,被高通拒絕。可就在接下來的3個多月裡,隨著博通開出的價碼越來越高,高通得態度有了180度的大反轉,宣佈考慮接受1600億美元的收購價格。正當兩家企業即將一拍即合的時候,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了此次收購。本以為事態已經平息,高通卻表示稱只要加價就賣,監管也不是事兒。那麼,在5G時代全面商業化的時間點,手握5G專利的高通,為何急著賤賣自己呢?


很多人認為原因是高通利潤下降。據去年11月份高通公佈的第四季財報顯示,該季度的總營收高達59億美元,但是因為蘋果拒付專利費還將高通告上了法庭,直接導致該季度的淨利潤比前年同期下降了89%。而且高通目前的市值並未突破千億美元,如果能賣到1600億美元,簡直賺翻了。


雖然這樣分析頗有道理,但是筆者卻認為高通賣身的原因還是在股東身上。資本市場都是逐利的,假如你的高通的股東。一次能拿到全部的錢,還能漲600億美元,以後都不需要自己承擔風險,你會不會賣掉?

我相信很多人都回賣掉的,畢竟可能高通再努力10年,也賺不回這600億美金。並且,打蘋果開始,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開始牴觸高通天價的專利費了。到時候三星、聯發科、海思麒麟百花齊放,自己的芯片市場難免受到影響。所以,現在賣身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高通賣身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科飛貓科技公社


首先,高通沒有賣掉自己,而是另一家公司博通(Broadcom)在去年11月開始試圖從資本市場對它進行收購。其次,高通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可以呼風喚雨、獨霸天下,事實上它現在的日子早已經沒有那麼好過,因此才會有被博通收購的一系列談判和事件。



高通之所以牛氣,根本原因是它開創了CDMA時代,擁有軟切換和功率控制兩大核心專利和3000多項CDMA及其它技術專利,已經向全球125家以上電信設備製造商發放了CDMA專利許可。它在CDMA、WCDMA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以及基帶芯片領域擁有絕對的壟斷地位。


可以說,在3G時代,高通是一家獨大的王者。


進入4G時代時候,高通雖然還是以技術領導者自居,但實際情況是高通並不掌握多少4G標準的核心技術和專利,它在3G時代建立的技術體系已經不再具有昔日的風光和優勢。隨著CDMA技術相關專利的逐漸到期失效以及4G、5G時代的到來,缺少新一代底層核心技術的高通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正在逐漸下降。


4G時代,面對中國(華為、中興、大唐)和歐洲(愛立信、諾基亞、阿郎)聯盟強大的研發能力,高通迫放棄了自己獨立研發的UMB而轉投LTE。相比於在3G時代的霸主地位,4G時代高通擁有的標準專利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已經大幅下降。


而在5G時代,高通實際上也並沒有在專利上佔到什麼便宜。就以廣為流傳的“聯想投票門”事件為例,事實上LDPC碼是由三星主推,而非高通主推;通過對專利網站Soopat.com的查詢不難發現其實在LDPC碼上三星專利最多,而華為和中興的專利也超過高通。(當然,在Polar碼上華為佔據了更多優勢,這但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另一方面,2015年2月高通因違反《中國反壟斷法》,被中國發改委罰款9.75億美元,高通成為中國政府處罰力度最大的公司;而在2016年,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指控高通濫用其主導市場地位,對該公司罰款 8.65 億美元,這些罰款給高通帶來不小的壓力和負面影響。


可以說,高通靠專利壟斷強行收費的時代已經逐漸過去了。


除此之外,在基帶上高通雖然依舊佔據優勢,但也正受到競爭對手們強有力的挑戰。華為的麒麟970芯片用的就是華為海思自己研發的基帶,而英特爾、聯發科、展訊都紛紛在5G基帶上佈局。同時,由於高通的亂收費,蘋果也與之交惡而使用了英特爾的基帶,包括中興最近也表示自主研發的迅龍1020基帶在性能上可以和高通的5G基帶媲美。


綜合以上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通信市場已經開始了新的競爭格局,從以前的“一家獨大”到現在的“群雄爭霸”,高通在中國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已被較大削弱。雖然在使用高通芯片的領域還保持著較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但也得承受著來自政府部門的反壟斷壓力,而華為、中興等中國公司已經逐步具備和高通分庭抗禮的實力。


所以如果有一天高通被收購的話我們不用太過於意外,這只是代表著高通作為霸主的時代已經過去。



高挺觀點


這個問題應該是在博通對高通發起收購的時候提出的,問題本身已經不成立。不過,我們不妨就此討論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一個企業(的股東)為什麼會願意被收購?

企業併購往往伴隨著控制權的轉移,因此,很多人喜歡把注意力放在控制權之爭上。由於大量被收購的公司都是經營不善而難以為繼被迫出售,於是很多人又習慣於把公司被收購理解為一個公司難以為繼之後的選擇。事實上,企業併購是商業行為,最核心的訴求依然是經濟利益。而選擇被收購也是為了利益最大化。哪怕公司運營再好,價碼給得足夠高,公司股東也可能會同意出售自己的股權。即使公司面臨難以為繼的情況,除非有人願意出一個合適的價碼,公司股東也可能會拒絕出售自己的股權。因此,願意被收購只代表了一件事:收購方開的價碼讓被收購一方的股東感到滿意,僅此而已。公司的運營情況好壞並不能完全從股東是否願意被收購看出來。

高通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企業,在通信行業舉足輕重,核心技術實力很強,盈利能力也非常不錯。但是,作為商業活動的一部分,企業是有價格的。作為上市公司,市值就是這個公司的參考價,沒上市的公司,估值則可以作為參考標準。高通作為一家公司也不例外。事實上,雖然博通對高通發起的1300億美元的收購案是一起敵意收購,這件事情發生在高通拒絕了博通提出的1050億美元的收購案之後。博通試圖對高通發起惡意收購,重組高通董事會。隨後,高通方面的態度有所轉變,願意出售,但是要價1600億美元。換句話說,要不是因為美國政府的阻止,博通最多花1600億美元的代價就可以把高通拿下了。而且這個價格也是高通方面完全可以接受的。再換句話說就是,高通雖然很厲害,但是這個公司最多也就值1600億美元而已,遠遠低於蘋果公司的大約10000億美元,也比不上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四五千億美元。這個價值是根據這個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等多方面綜合評估出來的。

事實上,高通的價值是低於1600億美元的,如果有人願意出1600億美元甚至更高的價格購買高通,這個時候,高通的股東願意出售高通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黃金是好東西,但是市場價就是300多元人民幣一克,如果有人願意給我500元一克,我願意把手中所有黃金都賣給他。對於高通股東來說也是,高通是很不錯的公司,但是年利潤就那麼多,未來可預見的成長性也就那麼回事,而且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可以以滿意的價格出售,自然歡迎別人來收購。正因為高通很厲害,所以高通才那麼貴,值1000多億美元。儘管比不上蘋果等少數公司,但也絕對是巨無霸級別的大公司了。而原股東願意出售高通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對收購的價格感到滿意了。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控制一個公司並不是主要目的,利益最大化才是。


鎂客網


首先要大家搞清楚的一個地方,就是對於投資者來說,利益才是最主要的目的,那些控制權在他們眼裡根本不值錢。如果能搞得懂這個那就很好理解這個問題了。

高通現在的確是個很不錯的企業,在通行行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盈利也是很不錯的,但是呢,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它也是有自己的價格,而市值,就是這個企業的價格,這個價格式根據這個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等多方面綜合評估出來的。

在博通和高通一番爭鬥之後,最終高通願意出售,要價1600億美元。也就說,如果沒有美國政府的組織,博通就能以1600億美元收購高通了。這個價格對於高通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了,畢竟他再厲害,最多也就值這個數了。

相當於說1600億美金,是高通市值的最大值,做生意人都懂,這樣子放出去是虧還是賺。投資者也都不是傻得,所以說賣掉自己真的很正常,這才是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