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農村宴席上的八大碗,蒸出來的家鄉味

農村裡每當有紅白喜事必定會大擺宴席,邀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一起來聚聚。從小喜歡這樣的場面,不僅熱鬧非凡更是人情味十足,宴席上各種美味想起來就讓人流口水。參加過不少這樣的場合,記憶最深的就是宴席上的蒸碗,這是最樸實的農村味道。

農村宴席上的八大碗,蒸出來的家鄉味

在農村老家宴席上流行八大碗作為主菜,因為“八諧音發”人也都圖一個口頭吉利。這裡的八大碗的有著四葷四素的說法,葷素搭配吃著更舒服。其中包括四葷菜有扣肘、酥肉、扣肉、方肉,四素一般都用蘿蔔、海帶、粉條、豆腐這幾種。

農村宴席上的八大碗,蒸出來的家鄉味

農村八大碗看著很簡單,但做法卻極為講究。請來村子裡面有名的大師傅掌勺準沒錯,大師傅常年做八大碗深受人們的信任。傳統的八大碗要用土灶來做,過去的時候支上土灶前面是一口大鍋,後面是一排的小鍋有6個或者8個,這樣的場面可不多見。前面的大鍋在蒸碗,後面的小鍋用來燉菜,一點不浪費也省柴火,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勞動人民的智慧。

農村宴席上的八大碗,蒸出來的家鄉味

每當農村裡有這樣的宴席,是孩子最高興的時候有吃不完的肉。大師傅把豬肉放到大鍋裡面煮熟當做備料,趁熱在皮上刷上一層的蜂蜜,然後放到鍋裡面油炸下,切好了以後就可以切塊裝盤了。大師傅的技藝精湛,切的方肉四面見線,切的片薄厚一致,擺在碗裡面特別的漂亮。

農村宴席上的八大碗,蒸出來的家鄉味

聽村子裡的老人講,八大碗要蒸三次,頭兩次不放任何的作料把油都蒸出來,第三次的時候才放上料湯。過去農村裡油水少,這樣的吃法是極大的浪費,很少有人會這樣做。通常蒸上一次就成,就是這樣也是特別的美味,油水多了吃的才香。

農村宴席上的八大碗,蒸出來的家鄉味

農村的八大碗實在是香,其中最饞人的就是四碗蒸肉了。做好的蒸肉非常漂亮,肉皮是紅褐色,方方正正的擺在碗裡面特別的有食慾。八大碗看起來香,吃起來更香因為是蒸的,裡面的肉肥而不膩,可以說入口即化,吃起來也是一種享受。

農村宴席上的八大碗,蒸出來的家鄉味

素菜也特別的有特點,簡單的家常菜經過大師傅的處理變的美味了。乾硬海帶絲軟軟的像粉條一樣,而粉條更為滑溜好像涼粉一樣。難以入味的豆腐也被高湯鮮味融合在裡面,就連最平常不過的蘿蔔也成了也被人們喜愛。

農村宴席上的八大碗,蒸出來的家鄉味

農村的八大碗透露著農村人的實在,用碗做的分量十足比盤子量更大,熱情的農村人一定要賓客吃的飽吃的好。作為一個農村人來說,八大碗不僅是農村裡的美食,更是家鄉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