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陝西寶雞有個“岐山臊子面”,還有哪些臊子面很好吃?

大唐神都


山西臊子面就相當馳名,尤其是山西晉南臊子面聞名遐邇。



1、先做臊子。(1)排酸五花肉200克洗淨後焯水,再切成0.5釐米見方的丁,加鹽4克,老抽5克,料酒3克,蔥薑末10克,雞精5克,花椒麵3克,香辛料3克抓勻和醃製半小時。香辛料是花椒10克,八角10克,肉桂4克,三奈4克,陳皮4克,良姜4克,白芷4克,紫蔻2克,砂仁2克,肉豆寇2克,丁香1克,小茴香2克,木香2克,乾薑2克,把全部炒幹磨成粉使用。(2)紅辣子油。乾紅辣子面100克,加入香辛料2克,鹽2克拌勻後加5克水,炒勺上火倒入400克菜籽油燒致150度左右關火,而後把油潑在辣子面中迅速拌勻。(3)紅黃蘿蔔200克切成丁,土豆100克切成丁,白菜幫200克切成丁,粉條100克泡軟切成節,蔥姜50克切成絲,韭菜100克洗淨切成斷。(4)炒勺上火放入菜油100克,熱後先炒肉丁,變色吐油後,再下入蔥姜,而後分別下入蘿蔔土豆白菜翻炒均勻後,再放粉條,放入鹽10克,生抽10克,花椒粉5克,雞精20克,加入高湯2000克大火燒開,熬到蘿蔔等八九成熟時,加入陳醋20克關火,倒入韭萊,和200克紅辣子油。臊子做好了。



2、做麵條。(1)高筋麵粉1000克,水350克加鹽10克鹼5克化開後,倒入麵粉中拌勻和成團,稍醒十多分鐘後,再揉直到揉的內表光滑內部細膩後,密封靜醒半小時,而後擀成0.5亳米後,切成2毫米寬的麵條。(2)鍋中放水燒開下入麵條,開後點一次水,再開後撈出放熱水中過水。



3、每碗盛1/3麵條,澆入臊子一大勺既把麵條全淹住既可上桌。


小吃學院


陝西美食博大精深,其中臊子面在關中一帶尤為出名。臊(sào,不讀shào)子面是西北地區漢族傳統麵食,以陝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等地最流行,也是西府(今陝西省寶雞市)名小吃。臊子面,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陝西省臊子面歷史悠久,尤以寶雞市岐山縣的岐山臊子面最為正宗。其實臊子面說通俗就是肉丁面或肉末面。

臊子面在寶雞就分了三四種,岐山臊子面,扶風臊子面,鳳翔臊子面和眉縣臊子面等!

“薄、勁、光;煎、稀、汪;酸、辣、香”這九字訣,是對“岐山臊子面”風味特點的高度概括和最好詮釋,凡喜食此面的地方,幾乎家喻戶曉,婦幼皆知。

區別於岐山臊子面,扶風臊子面的漂菜是木耳泡開切成小片;幹黃花菜泡開切成小段;蒜苗切成丁段。混合炒熟。不像岐山臊子面那麼大的油。

前面所說的臊子面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這兩種都是用小碗裝的,吃完之後不用喝湯,如果喝湯就代表你已經吃飽了!想要吃岐山或者扶風臊子面的,到飯店都是按盤上的,一般一盤是6碗或者8碗。

鳳翔臊子面和前面的更不同,岐山和扶風的都是一口香,一頓能吃十幾二十碗,鳳翔臊子面的做法和岐山的差不多,唯一的區別就是把量變了。一碗就能吃飽。

在這中間還有個小插曲。之前岐山臊子面和現在的是不一樣的,之前的岐山臊子面是要的回鍋湯,也就是說當你吃完麵,你吃過的湯會回到鍋裡,待下次吃的時候再舀上來。這樣的習俗由來已久,也是缺糧時候愛惜糧食的表現。自從岐山臊子面在全國打出名氣之後,由於以上做法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食品衛生不能達標,所以岐山臊子面被改進成了現在的樣子,只吃面,不回鍋。


小胖帶你逛寶雞


陝西面食大省,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臊子面,岐山面算是陝西臊子面的代表之一。只能說所以臊子面都好吃,你敢說岐山不好吃寶雞人得生氣,你說戶縣的不好吃戶縣也生氣,你說灞橋的臊子面勾芡不好,灞橋人得跟你急。

臊子面在陝西紅白喜事上居多,很多人都喜歡吃。不能說哪裡好吃不好吃,都是從小吃到的大的,都覺得自己家的才好吃才正宗。不說寶雞,就長安和灞橋,倆這麼斤的地方臊子面都不同,灞橋臊子面就勾芡,而長安一帶就是臊子澆面。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都好吃。











尋找老西安


關中各市縣均有臊子面,做法上大同小異,口味上各具特點,很難說哪裡的好吃,哪裡的不好吃,各自適合當地人口味而已,只不過“岐山臊子面”具有歷史淵源,加之商品化早,走出了潼關,更著名罷了。

我更偏愛長安農家臊子面,也可以叫過事臊子面。

將豬肋條肉肥瘦分開,與紅白蘿蔔(或冬瓜)、鍋燒老豆腐、西紅柿、黃花、木耳等分別切丁;鍋中倒入適量菜籽油燒熱,放入肥肉丁,燷至出油,放入瘦肉丁、薑末、蔥花、料酒、醬油,燷至五成熟,再倒入其它菜丁,加調料燷至七八成熟,注入骨頭湯燒開,撒入韭菜花即為臊子。麵粉中加入少許食用鹼面(可加食鹽或不加)和勻,餳到,擀薄,切成韭葉形。麵條煮熟,澆入臊子,調鹽、醋、醬、香油及油潑辣子等佐料。特點:酸、辣、煎、汪,筋、細、醇、香。

與岐山臊子面不同之處在於:其一,食材切丁,岐山臊子切小片;其二,燷炒肉時,不加醋,岐山臊子加醋。


北大屠夫陸步軒


陝西臊子面了怎能少了我高陵臊子面?這高陵臊子面是傳統的,以前高陵農村誰家有喜事了,主人會在開正席前待(早飯),其實就是臊子面,以示熱情,以前沒有壓面機,於是主家的年輕媳婦會在早上3,4點起來,手工擀上几案面,犁的細細的長面,放在乾淨的箔箕上,然後準備臊子湯。水發木耳,黃花,腐竹丁,肉丁,豆腐丁(要爛成油豆腐),白菜切丁,紅蘿蔔丁,蒜苗,菠菜,炒成一鍋鹹鮮味的臊孓湯。客人來了桌上配鹽碟,油潑辣孓碟,涼拌紅蘿蔔絲碟,涼拌小豆芽碟,中間放一碗醋。每人一碗臊孓面,這吃麵的場面是很壯觀的。我老婆是涇陽的,當年來了兩桌親戚到我家看屋裡(看家庭情況,願意嫁女了吃飯,不願意嫁女了不吃飯),我家準備了早飯(臊孓面),她孃家人吃完臊孓面要回家,我媽以為人家不願意,我過去問老婆原委,她說已經吃過飯了呀,怪我家不厚道,我說明臊子面的講究,她們才留下來。後來有壓面機了,待早飯成了機器壓面,到現在人們嫌麻煩已經很少有人待早飯了。不過高陵臊孓面好吃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順其自燃


不管是岐山臊子面、西安臊子面、武功鎮旗花面、還是乾縣酸湯麵、楊凌辣子面、扶風臊子面……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叫法:長面,即長壽之面,很符合老人小孩口味,用長面在過年時待客,也是尊老愛幼一種具體體現


光腳客


中國出名的名家也很多,最著名的于右任、劉自櫝,沈鵬,啟功,歐陽中石,田氏兩兄弟,範曾,冷軍,崔如琢,石魯、趙望雲、何海霞。後來是方濟眾、黃胄等人。陝西名家中:劉文西、王西京、吳修、雷珍民、吳三大、鍾明善、江文湛、王金嶺、陳國勇、趙振川、王海力、張之光、馬繼忠、賈平凹,任法融,王有政、崔振寬、郭全忠等有幾位在海外名氣很大。



阿瓦書屋


在關中,臊子面有很多種做法,菜不同,做出來的味道也就不同,面也有很多種做法,比如麻什,長面,拉麵,剪刀面,

在關中,除了臊子面,扯麵,菠菜面,漿水魚魚,涼皮,羊肉泡饃,煮饃,肉夾饃都是一絕。


沿黃雲


在陝西,哨子面的樣數很多。但就面的製作方法而言,有兩種,一種是收工擀制,一種是機器製作。手工擀制的比較入口,比較好吃,機器製作的,樣子比較好看,口感偏差一些。哨子面的精華是哨子炒制。哨子面的哨子,一般分為素哨子和肉哨子。素哨子配菜主要是胡蘿蔔,土豆,雞蛋,木耳,芹菜,這五種小丁,雞蛋炒熟切塊,然後將這些配料一起炒熟即可。肉哨子,主要是肉丁,土豆,木耳等一起炒熟。哨子面,一般都吃湯的,也有吃幹拌哨子面加油潑面的。都挺好吃的!人越多越好吃!


園寶寶999


還有媽媽臊子面。

當然就是我媽媽做的臊子面最好吃了。

可是畢業工作以後,很少能吃到媽媽做的了,只有過年回去,才能吃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