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廣東全省半年內“藥師門診”已增至37家,什麼是“藥師門診”?

手機用戶95420748789


自去年9月份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正式開設全省首個“藥師門診”以來,目前全省已有37家醫院陸續開設“藥師門診”,為不同科室醫生、患者提供藥物治療管理服務(英文簡稱“MTM”)。目前,多數醫院提供用藥治療管理服務各有側重,如廣東省人民醫院側重抗凝、慢病、呼吸等方向,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則側重慢病、孕婦用藥、抗凝等方向。患者問診前,可提前瞭解各家醫院所側重的服務方向。

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總醫院藥劑科主任李健告訴記者,通俗來講,MTM目前在我國醫院中的應用在於患者多種病痛中,各科醫生所開處方藥物之間所存在的成分重複或者衝突等關係進行合理重組,優化治療方案。與傳統的藥師根據處方給藥相比,更具科學性和經濟效益。他舉例表示,2011年9月,該院有一名患者只因上呼吸道感染住院,卻突然出現不認識親戚朋友的狀況,在安排藥師對患者服用的藥物進行檢查後,發現有兩種口服的藥物成分存在共性,導致藥量過大,在停藥後一段時間即恢復清醒。

“醫生是以治療的有效性為主體,而藥師則能夠幫助醫生把握用藥底線,不能為了治療而治療。”他介紹,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總醫院正推行住院藥師進病房、門診藥師進診室的模式,讓藥師能夠發現藥品在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和參與醫生處方的開具。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醫學中心藥學院藥物經濟學和藥物流行病學終身正教授、公共衛生系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員郭劍非介紹,開展藥物治療管理服務已經被證明可以降低醫療成本、改善臨床治療結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根據美國藥學從業者聯盟於2014年提出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師服務,藥劑師在使用循證藥物治療原則的同時,還要進行收集有關患者必要的主觀和客觀信息、評估分析患者在治療中的臨床效果以確定主要問題並實現最佳護理、制定個性化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計劃、隨訪檢測和評估等。可以看出,目前我們的“藥師門診”只參與了其中一部分的流程。

國內藥師也在積極探索不同執業環境或針對不同病種如何開展藥學監護實踐。記者瞭解到,目前全省已有37家醫院開設藥師門診,每家醫院藥師門診的服務方向各有側重。其中,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師門診開設有孕產婦、器官移植、抗凝和綜合類慢病門診服務方向;廣東省人民醫院則側重提供抗凝、慢病、呼吸等用藥服務方向。

患者在前往看“藥師門診”前,瞭解各家醫院所側重的服務方向,更利於精準獲得科學用藥建議。

在“藥師門診”越來越多的現在,參與其中的藥師群體無疑大幅增加了工作量。記者瞭解到,全省藥師門診目前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收費標準。一些醫院表示是按“按照職稱掛號收費”,有些是十元一次收費,亦有醫院表示“暫不收取任何費用”。

李健表示,醫改之後推出的醫事服務費,並沒有明確藥師的份額,“藥師是否能夠收費關乎藥師價值的體現。”他認為,藥師在對醫生開具的處方進行把握和患者的用藥情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給患者避免不當用藥的同時也給患者減輕了負擔。


大洋網


“藥師門診”就是門診開通藥師諮詢服務,醫療改革的大趨勢,專業高度分化,全民重視醫療健康,人民對醫療服務高要求下,醫院的藥師在社會的位置不僅僅是藥品的“搬運工”,而是懂藥品的專業人士,在學歷上,不在是小中專生,而是全曰制的藥學本科或碩士,就是這群人承擔了藥劑科的處方審核,臨床用藥諮詢,參與醫生的查房、會診,門診用藥諮詢!
1


神怡心靜楚宇共存


檢驗,生化,b超,核磁,ct,pcr,x光...,手術科,麻醉科,疼痛科,藥師。分工這麼細,這是要鬧哪樣啊?

醫不知藥,真的到了這個程度了嗎?醫生離開醫院恐怕是寸步難行啊。醫院就是一個汽車修配廠,醫生只是其中之一道工序而已,你讓他獨立救死扶傷,期望太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