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55歲大叔每天吃3種降壓藥,18年來血壓依舊居高不下

有18年高血壓史的劉先生,同時服用3種降壓藥,血壓都降不下來。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是被稱為“另類高血壓”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在作祟。

近日,通過湖南省人民醫院開展的腎上腺多學科合作一站式服務,劉先生的“老大難”問題得到了成功解決。

18年吃三種降壓藥血壓仍難下降

55歲家住長沙馬王堆的劉先生,發現血壓高已有18年,血壓最高曾達190/120mmHg。

此外,劉先生血液中的鉀含量也非常低。正常人的血液鉀含量為3.5~5.5mmol/L,他的血鉀低有12年,最低達2.7mmol/L,且合併糖尿病史

“每天我都要吃3種降壓藥。即使這樣,血壓仍降不下來。”劉先生說道。

因多年血壓不能降至正常,且費錢費力,導致劉先生經常苦惱、失眠,日常工作和生活由此也大受影響。

55歲大叔每天吃3種降壓藥,18年來血壓依舊居高不下

(檢查發現,患者血鉀低於正常水平)

辨明病因,微創手術一天就搞定

為明確病因,上週劉先生來到位於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內分泌二科進行就診。

入院後檢查發現,劉先生的血壓高、血鉀低是由於雙側腎上腺增生,醛固酮分泌增多所致。

55歲大叔每天吃3種降壓藥,18年來血壓依舊居高不下

(CT顯示患者雙側腎上腺增生)

但到底是雙側腎上腺都有分泌過多,還是單側分泌多?兩側有沒有大的差異?怎樣判別差異?就需要介入科協作行腎上腺靜脈採血檢驗鑑別

如果有大差異的話,可以採取手術治療,效果會很好,而如果沒差別的話,手術效果不佳,患者就白捱了刀。

為進一步確診內分泌二科聯合介入血管外三科開展了雙側腎上腺靜脈採血,採血結果確診了是患者右側腎上腺皮質瘤在“作怪”。

在確診病因後,內分泌二科又請泌尿四科會診,於5月21日對患者進行了微創手術治療,切除了右側腎上的瘤體。術後當天,患者血壓、血鉀恢復正常。

通過提取雙側腎上腺靜脈血樣,可以確診到底是哪側高分泌,為泌尿外科準確定位手術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若為單側分泌,則手術切除瘤體後療效佳,避免長期服藥,大大提高生活質量。”內分泌二科主任趙新蘭表示。

55歲大叔每天吃3種降壓藥,18年來血壓依舊居高不下

腎上腺多學科一站式服務攻克“另類”高血壓

“高血壓中的‘另類’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種可治癒的繼發性高血壓,其早期識別與診治至關重要。”

趙新蘭主任介紹,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

20%的高血壓患者是繼發性高血壓,其主要的發病病症是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這是由於腎上腺皮質分泌過多的醛固酮而引起的。由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導致的長期高血壓和嚴重低血鉀也可造成心、腦、腎等多個靶腺器官的損傷。

但是,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最常見的類型有兩種,一是醛固酮腺瘤,一是特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腺瘤可以手術治癒,而特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手術療效不佳,一般需要藥物治療。因此,在臨床分型診斷上存在一定困難。

特別是像劉先生這樣的患者雙側腎上腺均有明顯的結節樣改變,需要手術治療的,術前進行明確的鑑別診斷尤為重要,從而可避免手術的盲目性。

近期,該院內分泌二科、介入血管外三科、泌尿四科及放射二科共同合作,率先在省內建立“腎上腺多學科一站式服務”。

通過雙側腎上腺靜脈採血技術進行精準診斷,精準治療,已成功地為20多名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明確了診斷,並依據檢查結果採取了相應正確的治療手段。使這些患者的問題得到最快、最好的解決。

趙新蘭主任提醒,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極易被誤診,因此血壓居高不下的患者千萬不能麻痺大意,應及早到醫院檢查確診,早發現、早治療才會避免意外發生。

55歲大叔每天吃3種降壓藥,18年來血壓依舊居高不下


你家的孩子是矮小症嗎?快點擊“瞭解更多”,報名參與【關愛矮小,青春童行】大型公益系列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