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太行山村古民居竟然出現皇家御用龍頭雕飾,百年之謎誰人能解

今天繼續走訪長治市武鄉縣泉之頭村。

眾所周知,龍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神物,皇帝又自詡為真龍天子,所以,在皇宮中,龍形雕刻比比皆是,它是權力的象徵,又是地位的展現。

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中,這樣高等級的神物,普通民居建築中是不允許出現的。

然而,在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泉之頭村現存的12座明清民宅中,卻普遍存在著龍頭雕刻。

太行山村古民居竟然出現皇家御用龍頭雕飾,百年之謎誰人能解

隔扇門上的龍頭雕刻。攝於武鄉縣泉之頭村。

泉之頭村的古民居雖然也是磚瓦木結構,但用磚少,用木料特別多,土坯牆多。正房一般都是五間前廊式樓房,簷柱外露,房梁端頭伸出。

無論是一樓還是二樓,正面都不設牆,全部都是通到頂的木隔扇,這種結構形式十分罕見,在長治市其他古村落中未曾見到,只有南方地區多見。

太行山村古民居竟然出現皇家御用龍頭雕飾,百年之謎誰人能解

氣派的兩進院落,注意屋頂的筒瓦。攝於武鄉縣泉之頭村。

在這些正房向外伸出的房梁端頭,全部都有雕刻,而且以龍頭形居多。

這些龍頭雕刻大都比較簡單而且形制小,唯有兩家院落的正房橫空飛出六個木雕龍頭,霸氣奪目。

這兩個院落一個是當地人俗稱的外新院,一個是溝裡院。

太行山村古民居竟然出現皇家御用龍頭雕飾,百年之謎誰人能解

栩栩如生的龍頭雕刻。

外新院正房的這六個外露的梁端龍頭,四面雕工精湛,龍頭張著大嘴,吐著舌頭,龍睛鼓出,龍鼻捲翹,龍角後仰,威猛可畏,氣象森嚴。

再加上屋頂使用的是筒瓦,建築級別很高。溝裡院的龍頭雕刻則藏在房簷下,斗拱朝外的那一處雕成龍頭,雖然不及上面的大,但也是活靈活現。

太行山村古民居竟然出現皇家御用龍頭雕飾,百年之謎誰人能解

小巧的龍頭雕刻。

為什麼在這兩個院落裡會有這麼誇張的龍頭雕刻裝飾?還使用了高等級的筒瓦蓋屋頂?

這麼明顯的逾制建築怎麼會出現在這個偏僻的小村莊?陳家為何敢冒極大風險使用皇家專用龍頭雕飾?數百年來,一直是個謎。

資料顯示,明清時期,從王公大臣到普通庶民,建造房屋都有嚴格規定。如清朝在《八旗通志》、《清實錄》、《清會典》等文獻中對各級王宮府邸營造的規模都作了規定。據光緒朝《大清會典》卷五十八“工部”記載:“親王府制,……正殿七間,基高四尺五寸……飾以五彩金雲龍紋,禁雕刻龍首,……樓房旁廡,均用筒瓦。”

看到了嗎?親王級別蓋房子正房也只能蓋七間,雕飾也有講究,尤其是“禁雕刻龍首”,屋頂用筒瓦。

對照陳家外新院、溝裡院的建築樣式,很明顯是逾制了。

太行山村古民居竟然出現皇家御用龍頭雕飾,百年之謎誰人能解

古樸的院落群。

對此謎題,最可能的答案是,清中後期等級制度鬆懈,加上地處偏僻,無人舉報,所以有權有勢的大家族蓋房子可以放縱一些,所謂山高皇帝遠沒人管。

武鄉縣泉之頭村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請看明天文章。


喜歡看我文章的看這裡,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