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作為南朝第一帝,劉裕是否真的有實力一統天下?

蕭相守關成漢業,

穆之一死宋班師。

赫連拓跋非難取,

天意從來未易知。

這是陸游的一首詩《讀史》,表達了對劉裕未能一統天下的惋惜。接下來我們便來回顧一下那段金戈鐵馬、風起雲湧的歷史:

作為南朝第一帝,劉裕是否真的有實力一統天下?

桓楚

公元403年,東晉安帝獻上國璽,禪位於桓玄。這一年桓玄稱帝,國號楚,史稱“桓楚”。

應當說,若非劉裕,東晉在這一年就亡了,這一年劉裕40歲。

劉裕在東晉末年嶄露頭角是在平定孫恩盧循之亂,但真正崛起是在平定桓玄,重建東晉。

  • 公元404年,劉裕起兵討伐桓玄,桓玄從建康退至江陵,同年兵敗被殺,年三十六歲。

  • 公元405年,東晉復國,同年,巴蜀叛亂就,建立譙蜀。

  • 公元407年,劉裕授侍中、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徐兗二州刺史,從此掌東晉朝政大權。

  • 公元410年,劉裕北滅南燕,這一年,劉裕47歲。同年,孫恩盧循之亂徹底平定。

  • 公元412年,劉裕滅荊州割據勢力劉毅,這一年,劉裕49歲。

  • 公元413年,劉裕西滅譙蜀,這一年,劉裕50歲。

  • 公元415年,劉裕滅劉毅之後的荊州割據勢力司馬休之,這一年,劉裕52歲。

至此,自桓玄作亂以來,東晉各大割據勢力,全部滅於劉裕之手,南方歸為一統。

作為南朝第一帝,劉裕是否真的有實力一統天下?

  • 公元416年,劉裕以以劉穆之任尚書左僕射,內總朝政,外供軍糧,親率大軍四路北伐後秦。

  • 公元417年,劉裕卻月陣之戰大破北魏,解除北魏威脅。同年,後秦姚泓率群臣投降,後秦亡。這一年,劉裕54歲。

  • 這一年,劉穆之病逝,劉裕留次子劉義真守關中,自己統軍南歸。

  • 公元418年,劉裕授相國、總百揆、揚州牧的官職,以十郡建“宋國”,受封為宋公,並受九錫殊禮。

  • 同年,關中被夏國赫連勃勃攻破,關中失陷。

公元419年,劉裕晉封宋王,這一年,劉裕56歲。

作為南朝第一帝,劉裕是否真的有實力一統天下?

公元417年的東晉,劉裕距一統天下只剩河北、山西

公元420年,東晉恭帝司馬德文禪位,劉裕稱帝,建立宋朝。這一年,劉裕57歲。

公元422年,劉裕病逝於北伐北魏前夕,這一年,劉裕59歲。


以上之所以不厭其煩的羅列劉裕的赫赫戰功和當時的年齡,是因為想說明一個史實:劉裕一統天下的天不假年。

劉裕稱帝之時已經57歲,稱帝之後不到兩年便病逝了,這是劉裕一統天下的最大障礙。

那麼,如果再給劉裕十年,他能一統天下嗎?

可能還是很難!

作為南朝第一帝,劉裕是否真的有實力一統天下?

1、劉裕文有劉穆之,武有檀道濟、王鎮惡。與劉邦相比,劉穆之堪比蕭何,但檀道濟、王鎮惡卻很難與韓信相比。

也就是說,檀道濟、王鎮惡打仗均在劉裕指揮之下取得,二人均非獨當一面的統帥。

比如王鎮惡在攻克關中,劉裕南歸之後被赫連勃勃所敗,後被沈田自擊殺。

正是因為劉裕手下並沒有獨當一面的軍事統帥,每次戰爭都是由劉裕統帥,註定他四處奔波而不能在中央掌控大局,若想北伐,南方則不穩,坐鎮健康,則無法北伐。

劉裕滅後秦後,劉穆之病逝,劉裕只能南歸,否則朝政便會不穩。應當說劉穆之的病逝對劉裕影響很大,從此劉裕再無像蕭何一樣的固守後方之人。

2、北方雖亂,但北魏拓跋燾已然崛起。

作為南朝第一帝,劉裕是否真的有實力一統天下?

北魏崛起

公元422年,劉裕病逝。

公元423年,拓跋燾即位。

劉裕若能再活十年,必然會與拓跋燾交手,鹿死誰手未可知。

公元430年,拓跋燾滅赫連勃勃的胡夏。

公元436年,拓跋燾滅北燕。

公元439年,拓跋燾滅北涼,一統北方。

因此,即使劉裕趁拓跋燾即位之初,佔領河北、山西,恢復秦朝版圖,之後面對的必然是正面迎擊拓跋燾。

劉裕年事已高,同時後繼無人,即使短暫成功,成為另一個西晉的可能性更大。

作為南朝第一帝,劉裕是否真的有實力一統天下?

南北朝開始

田餘慶先生在《東晉門閥政治》中說:從宏觀來看東晉南朝和十六國北朝全部歷史運動的總體,其主流畢竟在北而不在南。

陳寅恪先生總結東晉南朝北伐不能成功的原因時說:一是物力南不及北,二為武力南不及北,三是運輸困難,四是南人不熱心北伐,北人也不熱心南人的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