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未來十年誰會是新能源汽車的龍頭?

Men7777777


小編覺得,未來十年新能源汽車的龍頭將會是特斯拉

汽車產業的迭代速度並不快,同時車商發佈一輛新車需要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所以目前市場上的新能源車看似並不多,但其實,很多廠商都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默默發力。

特斯拉

隨著美國市場Model3逐漸開始交貨,特斯拉在民用電動車領域終於又往前踏進了一步。而特斯拉在電動汽車領域已經沉澱了10多年了,自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技術是特斯拉最大的競爭優勢。電池方面,特斯拉是市面上唯一一家使用18650 型三元鋰離子電池的電動汽車公司,就電池層面,特斯拉的電池技術還是遠遠領先於其他廠商,同時通過建設超級電池工廠,特斯拉在電池的優勢將進一步擴大。特斯拉的電機和車身設計也都屬於全球頂尖水準,而最後小編覺得特斯拉尤為出眾的是其自動駕駛的技術,其實新能源車未來勢必會和自動駕駛技術相結合,而目前特斯拉仍然在迭代自動駕駛技術,而技術本身是最為成熟的自動駕駛技術。

傳統廠商

隨著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等新能源廠商的誕生,我們不禁再問,我們所熟知的傳統汽車廠商究竟在幹嘛呢,答案是,他們在默默的發力。小編一直認為整車製造不是一朝一夕的過程,傳統廠商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積累也比我們想象中的多,奧迪的e-torn,寶馬的i系列,奔馳EQ,沃爾沃的40.2等都是目前電動車領域的尖端產品。

小編並不看好互聯網企業製造新能源車,因為整車製造的工藝需要相當長時間的沉澱,就連特斯拉也不是一朝一夕造出來的,而傳統車企在新能源車的技術沉澱也比我們想象中的多,未來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仍然會是這兩類玩家。


華爾街見聞


特斯拉汽車也稱特斯拉電動車(英語:Tesla Motors),成立於2003年,總部設在了美國加州的硅谷地帶。由斯坦福大學碩士輟學生伊隆·馬斯克與碩士畢業生JB Straubel於2003年成立,專門生產純電動車。是世界上第一個採用鋰離子電池的電動車公司,其推出的首部電動車為Roadster。Model P85D的百公里加速只需3.2秒。特斯拉Tesla汽車集獨特的造型、高效的加速、良好的操控性能與先進的技術為一身,從而使其成為公路上最快且最為節省燃料的車子。

2月19日特斯拉新款超跑Roadster高清細節圖曝光 續航高達1000公里。



雖然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的量飛速發展,北汽新能源車、比亞迪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在中國來說比較炙手可熱,好像能夠和特斯拉一較長短,但是真正從世界的角度,差距還是比較大。


房車行


筆者比較看好特斯拉和比亞迪兩家企業。

特斯拉

特斯拉在中國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特斯拉的出現,刷新了世界對電動汽車的認知,個人覺得是一個讓人敬佩的公司,

比亞迪

比亞迪成立與1995年,當時是一家只有20人團隊,以製造充電電池為主要業務的公司。

所謂窮人孩子早當家,通過10多年的努力,比亞迪基本上掌握了新能源汽車關鍵零件的核心技術,需要特別說明,目前動力電池全部由比亞迪自行研發自行製造,並且處於前列。

特斯拉 vs 比亞迪

從發展歷程來看,特斯拉與比亞迪有著很多的驚人相似。兩者幾乎同時起步,在2003年成立公司,開展汽車業務,在2008年左右將新能源產品開始推向市場。

特斯拉堅持高端定位,堅持純電,而比亞迪定位中低端,選擇了純電和插電兩個領域,

特斯拉業務除了覆蓋新能源汽車,還積極在充電,太陽能發電以及家庭儲能等領域發力。

而比亞迪除了在新能源整車,最近也將其核心部門動力電池進行了拆分,也在積極佈局雲軌和儲能業務。

汽車圈兒的清流


汽車人參考


十年太遠,五年或許能看到方向。

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特斯拉將以無可匹敵的優勢稱霸世界。

低端市場,比亞迪或能領先北汽一小步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

平門知事認為,由於目前電池技術面臨更新迭代的需求,但新技術還處於實驗室階段,一切都是未知數。

無論是鐵鋰、還是三元鋰電,都不足以承載未來十年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要求。

現在我們只能靜觀其變。


試駕時間


我是新能源行業從事者,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電池方面:目前三元鋰電池前景比磷酸鐵鋰要好,三元鋰電池我看好寧德時代,備選為比亞迪。

電機方面:電機方面首選比亞迪,備選為北京新能源。

電控方面:電控方面首選還是比亞迪,備選也是北京新能源。

整車方面(非大巴):此領域北京新能源有優勢,備選為比亞迪。此項有爭議,看點在比亞迪能否在三元鋰電池方面有巨大突破。

整車方面(大巴):此領域首選當然是比亞迪,備選為宇通或者中通。


心牧歌


未來十年新能源汽車必然是無人駕駛全自動。

核心是無人駕駛操作系統,能推出幾個版本目前還是未知數。

谷歌系統註定為首選。

蘋果能否推出一款全新系統,有待觀察。

至於傳統車企,肯定要看科技公司臉色了。

電動汽車技術含量不是汽車本身,

電池技術,通用型。

電機和電控,技術含量一般。

核心就是系統!

未來龍頭,谷歌!

希望華為儘快攻關這個操作系統,華為自主設計人工智能芯片,積極開展試驗!

百度蔚來,目前也正在搞這個,但是沒有芯片支持,可能搞不出驚人成就!

十年後,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是主流,操作系統和人工智能芯片是核心之核心!

中國要奮起直追,中國只有華為、百度了,傳統汽車廠家淪為代工企業,比亞迪也不例外!

象賈躍亭搞FF汽車,純屬扯蛋,什麼也木有,系統呢?芯片呢?

有電池、電機、電控拼湊一下,整不出全自動汽車的!

離開了系統和智能芯片,什麼都不是!

真正的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

1,與無線互相網相連。

2,通過極速6G網絡,實現雲數據中央處理並能實現遠程遙控。

3,極速6G信號,高速公路上反應時間極短,確保安全。

4,在1毫秒時間內,通過多點高速攝象頭攝取周圍動態高清影象,再通過高速人工智能芯片極速處理,再極速選擇控制轉向、制動,數據處理量極大,5G信號速度也滿足不了,有線網絡也達不到要求,只有6G、7G無線網速了,每秒幾十、幾百T的網速才行!

傳統汽車企業註定達不到這個科技含量!


塞班班


前來搶答,觀點如下:

1、趨勢上,新能源汽車乃過渡性產品,未來汽車變革的熱門在車載系統和圍繞車載系統的生態。比如特斯拉的Version、百度apollo,蘋果和谷歌的研發重點也在此。


好比IOS承載的系統是iphone的靈魂,而非蘋果上的一塊電池。
因而,未來10年不會有新能源汽車的疑惑,只會有誰是新能源智能汽車龍頭的疑問?

2、新能源汽車在經營效果也並不理想,毛利率和淨資產收益率都不高。比如下圖為比亞迪歷年(按每半年數據設置)的毛利率和淨資產收益率。年度毛利20%,淨資產收益率12%(還有補貼)。新能源汽車如此的經營能力無法經受智能汽車衝擊的。
最簡單的邏輯,車載系統所帶來的是極高的用戶體驗和極低的邊際成本,是電池和整車生產無法比擬的。


3、未來10年,汽車領域無論能源還是系統,都將有極大的革新。如果目光定在國內幾家如比亞迪,宇通、北汽這樣的企業,風險較大。 個人對這類企業的前景感覺比較悲觀,相反,BAT、華為(建議關注BAH聯手的新能源智能汽車)以及蔚來等注重軟硬件整體發展的企業會有意想不到的崛起機會,成為國內龍頭。 國外企業中,tesla、appl、gool或許會是國際上的龍頭。


05隨波


我認為未來十年國產的“北汽新能源”和“比亞迪”將會是新能源汽車龍頭。

至於目前最為受追捧的美國電動跑車特斯拉,雖說在前兩年,其新能源電動車銷量位於全列,眾所周知特斯拉目前的產量遠遠低於訂單量,所以也就限制了特斯拉的一個發展,因此在去年就被北汽新能源給趕超了,就北汽EC系列表現尤為搶眼,在2017年下半年的月度銷量當中屢破紀錄,同時也給特斯拉Model S帶來了強勁衝擊,EC系列的年銷量歷史性的達到78079輛。特斯拉Model S位列第二,去年共計售出54715輛。


再讓我們看看北汽新能源在近年來來所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成績。北汽新能源自2009年成立以來即定下了“技術為核心”的發展路線,專注耕耘純電動汽車領域,憑藉掌握的新能源核心技術,已經推出EH、EU、EX、EV、EC五大系列車型10餘款純電動乘用車,成為中國新能源市場上產品譜系最長的新能源車企。2013年至2016年,北汽新能源連續四年蟬聯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冠軍。北汽新能源累計市場保有量已近10萬輛,居全國第一,即將成為國內首家進入“10萬俱樂部”的新能源車企。


同時,北汽新能源還是中國第一個具有完整的產業鏈、產業鏈和生態鏈的新能源車企。截至2017年6月,北汽新能源建公共樁9,845個,通過合資合作建公共樁4.29萬個,建私人樁24,688個。服務站點建設至2017年底將超過300家。在全國有四家分時租賃平臺,註冊會員數量超20萬人。2017年5月,北汽新能源正式發佈了為打造共享汽車生態圈而創的”輕享平臺”。

在來看看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成果,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和全球二次電池的先驅者,比亞迪開發了電動車、儲能電站、太陽能電站等綠色科研項目,立志於繼續引領全球新能源變革!比亞迪 “三大綠色夢想”解決石油問題帶來的全球環境汙染和經濟問題,中國科技創新造福人類、榮耀世界!比亞迪設立中央研究院、通訊電子研究院以及汽車工程研究院,專門負責生產設備及生產工藝的研發,擁有可以從硬件、軟件以及測試等方面提供產品設計和項目管理的專業隊伍,擁有多種產品的完全自主開發經驗與數據積累,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並具有國際水平的技術開發平臺。強大的研發實力是比亞迪迅速發展的根本。


在2017年裡,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17年銷售了109485輛,位居全球之首!如此嬌人業績真是可喜可賀!也是比亞迪努力的戰績。更為耀眼的,還有2018年上,比亞迪春晚,比亞迪宋Max新能源,跟百度的人工智能合作,在港珠澳大橋上幾十量車通過自動駕駛,上演了一番S形的別具一格的炫酷表演。


我們從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在全球以及中國所取得的閃耀成績以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後勁研發力量,基礎生產設施的齊全,和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中國,必將在未來的十年取得巨大成就。也是成為未來十年的新能源汽車龍頭的不二人選。


EV新視界


新能源汽車雖然有美國特斯拉獨霸一方,但如果就龍頭公司做一個國際與國內的區分來分析,或許會更準確一點。

我們都知道特斯拉技術引導全球潮流,但從行業發展,國家定位,政策扶持三個維度來衡量,應該未來成為龍頭的還要看國內汽車巨頭,比如:比亞迪。

目前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的主要因素有:價格,續航,配套設施三個方面,而從國內整體情況來看,新能源汽車主要集中在城市公交,這是國家政策導向所致,在個人消費情況並不樂觀,市場擁有量並不大,就是因為價格相對較貴,續航能力不足,配套設施不健全造成的。

如果從國際巨頭特斯拉角度出發,剛剛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開打國際貿易戰已經迫不及待,中國作為世界消費大國,在國家政策連續扶持的影響下才建立的市場,怎麼可能輕易拱手相讓?所以,先不說特斯拉的技術有多高,首先價格對國人來講也難以接受,容量自然也不會太大。

當然,在2017年底,國家相關部門已經明確,未來對新能源汽車補貼將逐步取消,同時執行“雙積分”制度來鼓勵新能源車創新發展,所以,個人認為:國內巨頭比亞迪還是應該會主導新能源車的發展!

歡迎大家發表觀點,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