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腰背痛、腿不靈便,不僅僅是腰椎病,有可能是

張阿姨今年56歲,半年前出現腰背痛。她以為是年紀大了,腰椎勞損,就自己去藥店買了個膏藥貼了半個月。但是不僅疼痛沒有緩解,腿腳也變得不靈便了,開始是腿麻,走路沒有力氣,後面連走路都走不穩了。去到醫院一檢查,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張阿姨脊髓裡面長了個腫瘤!

在主治醫生的推薦下,張阿姨來到冬雷腦科,確診後做了脊髓腫瘤切除。切除後,張阿姨腰背疼痛消失,腿腳也慢慢恢復了健康,可以自主行走了。

腰背痛、腿不靈便,不僅僅是腰椎病,有可能是

什麼是脊髓腫瘤?為什麼會得這個病?

在瞭解脊髓腫瘤前,我們先來看一看什麼是脊髓。如下圖片所示,我們人體有一根從頸部到腰骶部的骨骼支架,這就是脊柱。脊柱根據部位不同,分為頸椎、胸椎、腰椎和骶椎4個部分。脊柱是一節節的椎骨組成的,中間是空的,空的部分叫椎管,脊髓就位於椎管中,與大腦相通。脊髓腫瘤是從脊髓或者脊髓周圍的神經根上長出來的一種腫瘤。腫瘤侵犯脊髓或者神經根時,就會產生疼痛或麻木。這種症狀與頸腰椎病的症狀很相似,患者發生症狀後,第一時間會跑到骨科就診,如果經驗不豐富的醫生,就很容易誤診或者漏診。

腰背痛、腿不靈便,不僅僅是腰椎病,有可能是

脊柱示意圖

產生脊髓腫瘤的原因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一般學者認為與人體的基因有關係。脊髓腫瘤的發病率在10萬分之2.5,也就是說,10萬個人裡面有2個人會發生這種疾病,發病率還是比較低的。

頸椎病、腰椎病與脊髓腫瘤導致的

疼痛、麻木,有什麼不同?

早期,脊髓腫瘤產生的症狀與腰椎疾病的症狀很類似,隨著病情進展,頸腰椎病與脊髓腫瘤導致的疼痛、麻木會有所不同。頸、腰椎病所導致的疼痛不適多數都是活動時加重,休息一段時間後,或者康復鍛鍊、理療,大部分病情能夠好轉。脊髓腫瘤隨著腫瘤長大,對脊髓、神經根的侵犯越來越嚴重,疼痛或者麻木感也會越來越嚴重,康復鍛鍊、理療、休息或者平躺也不能緩解。夜間加重,令人輾轉難眠,這就是所謂的夜間痛。這是脊髓腫瘤與頸腰椎病之間的不同之處,往往患者可以通過這種夜間痛來做初步判斷。如果患者及早發現這種差異,儘早看醫生,就能及時發現腫瘤。但現實生活中,往往由於患者描述不夠清晰,容易漏掉一些細節,導致早期確診變得困難。

腰背痛、腿不靈便,不僅僅是腰椎病,有可能是

冬雷腦科脊髓腫瘤案例

除了腰腿疼痛,

脊髓腫瘤還會出現哪些症狀?

由於脊髓腫瘤生長在椎管內的位置不同,侵犯到的脊髓或者神經根的部位也不同,症狀也不盡相同。除了腰腿痛麻木外,有的還會出現以下症狀:比如腫瘤長在頸椎與胸椎交界的地方,以為是肩周炎,甚至做了神經鬆解手術,但是病情也不見好;有的腫瘤生長在胸椎的11~12節段,患者容易出現肚子疼;有的腫瘤長在胸椎的第5~6節段,會表現為心痛、胸悶;有的腰椎、骶椎附近的腫瘤,還會導致大小便失禁等問題。由於這些各式各樣的疼痛、不適,患者也很容易跑錯科室,去了骨科、心內科甚至泌尿科等等。所以找到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綜合的檢查判斷對於疾病的確診和治療尤其重要。

發現這些症狀之後,

患者下一步應該怎麼辦?

無論是懷疑頸椎病、腰椎病還是腫瘤,都要到醫院做相應的診療或檢查。醫生一般會建議做個CT。CT可以看到脊柱、椎間孔、神經根和血管等組織,但是還是沒法看清腫瘤組織。所以生活中,很多人做了CT,還是沒查出什麼病,就此止步了,回家繼續忍受著疼痛、麻木,或者僅僅是保守治療,緩解症狀。

其實,還有“更高級”的檢查——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檢查後,絕大部分的脊髓腫瘤都可以及早發現。核磁共振一般分為兩種——普通的平掃和增強掃描。普通的平掃就是直接進行掃描;增強掃描就是向靜脈血管裡打造影劑,有腫瘤的地方,造影劑會集聚得比較多,然後再用核磁掃描,就能增強腫瘤的顯影,像照妖鏡一樣讓其“水落石出”。所有懷疑脊髓腫瘤的患者,只要條件允許,“平掃+增強”都要做。但是對於那些裝了心臟支架或者植入過金屬異物(如避孕環)的人,不適合做核磁共振,容易造成偽影,也容易出現危險。此時就只能通過脊髓造影、CT等檢查來仔細辨別了。

90%以上脊髓腫瘤為良性腫瘤,通過手術切除就可以達到治癒的目的,當然有的良性腫瘤生長位置非常複雜,經驗豐富的手術醫生是成功的關鍵。極少數脊髓腫瘤為惡性,可以通過手術+化療等手段來治療。

無論是良性還是惡性,一旦發現都應該積極治療,以便及時去除病因,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腰背痛、腿不靈便,不僅僅是腰椎病,有可能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