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們是否要關注農業?

菊花臺影


惠農圈為你解答疑惑!對於我國的經濟發展來說,農業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一項;農業的發展代表著我國的經濟是否富強,雖然我國在其他領域已經有不小的成就,然而農業對於我國來說還是相當重要的;因為我國是一個人口重多的國家,如果農業不發達,國家再怎麼有錢,也不能說4億人口都吃進口的食物,以進口的糧食為生活基礎,這一點是完全不現實的;因為國家即便是在其他方面發達,而農業方面不發達的話,就這眾多的人口吃飯,就會成為我國一個非常巨大的問題。

因此,對於我國這個農業大國,當然是要更好的關注農業的,關注農業的發展,就是我國的立身之本;而對於我國現在的農業來說,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說,現在的農業發展方面,都會用到農藥,而眾多的農作物上會殘留農藥,這樣吃起來,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有嚴重危害的;所以說,對於農業,我們應該儘早做出解決辦法,讓人們可以吃上沒有農藥殘留的蔬菜、水果等;對於這一點,是不得不改的。

還有一點,就是我國的農作物在種植的時候,對於土地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對於這一點,國家也應該針對這方面的問題做出解決方案;因為沒有良好的土地,就沒有辦法發展農業,更不可能做農業大國,養活我國這4億多人口;因此,農業的問題還是十分嚴竣的。


惠農圈


中國如不關心農業,是大錯特錯,中國一天的糧食用量,很小的國家一年也夠了。不要以為現在是工業大國,中國還是農業大國,扶農的方略欠佳,補貼永遠不能解決問題,現在西方媒體聯絡非州媒體,汙衊中國在非州支援和幫助,加重了非州囯家債務,看了真氣人也。如果拿得一部分,給自己農村耕地進行大規模的農田改造,使山區,丘林區那些無數的幾釐,幾分一丘的,因地制宜改大丘,一畝左右的田就可實現機械化耕作,完善水利設施建設,使中國農村全部實現機械化操作,即改變了農村貧窮落後的面貌,又解決了工業用人缺少的矛盾。可惜沒有人提這個建議,只有磚家說不燒秸稈,不用柴火燒飯。中國農業是大問題,一定要提高到戰略大事來抓。


柳暗花明9093


我是“農村戶口就是好”,歡迎大家點贊關注!

(以下觀點僅是個人看法,歡迎大家補充)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們是否要關注農業?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我們要無時無刻的關注我國農業的發展動向,因為土地是國家的命脈。

自古以來,所有人都依靠著土地上生長的糧食而生存,不管發展到任何時候,我國都是一個非常重視農業生產的國家。

自建國以來,我國土地經歷了“兩分兩合”的土地演變。1949年,建國,當時我國的農業土地真的是滿目瘡痍,1950年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將封建土地所有制改成了農民土地所有制。20世紀50年代末,將農民土地私有制改成集體共有,改善了農業的基本建設條件。

從1953年代1957年,第一次探索建立土地集體化,建立人民公社。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大力發展農工業,電業,農業科學技術等等,農業生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農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但最後由於改革過猛,強調集中生產,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最後一失敗告終。

在1978年,農民長期擁有了土地經營權,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導致那些年糧食年年增產,改變了農民吃不飽的狀況。但1985年之後,由於改革的不斷深入,造成糧食價格低迷,土地經營成了農民的負擔。在2008年,農民將土地經營權以流轉的形式交由合作社,揭開了新農村建設的新篇章。近幾年又不斷推進,土地流轉,是農民手裡的土地越來越值錢。

不管從任何時代來說,我們都應該重視農業的發展和土地的變化。

9月6日早上,習近平主席給全國涉農高校的廣大師生回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興農為己任。對廣大師生給予勉勵和期望。

農業不管在任何時候都是大家的命,是大家生活下去的基石,不管經濟有多麼蕭條,但只要有土地,就不會被餓死!


農村的小孩兒


回籤,我們國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地大物博不但關注農業,而且更要關心民聲,農業是農民的主體,糧食是土地的跟本來源,農民在土地上大有作為,能插花作秀,在大地上繪出宏偉的藍圖,向天要雨,問地要糧,確保十四億人口的生話保障,食庫堆滿倉,備戰備荒,農業是全國人民的基礎,是人民的生命線,一定要夯實農業基礎,土語話,基礎不牢地凍山搖,但是天下有了農民,就有了一切,小麥,水稻和瓜果,五穀豐登,豐富多彩,農業農民是國家的生命線,即要關注農業,還要關注農民,農民是國家的主人,在遼闊的土地上開花結果。


萬則紅


中國當然要關注農業的發展,即便是現在我國的農業生產面臨諸多嚴峻的考驗,但是農業生產以及糧食安全一刻都不能放鬆!要不然,國家也不會把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留給三農,留給農業!歸根結底,中國還是一個農業大國,但還不是一個農業強國,在實現農業現代化,以及真正挖掘農業發展潛力以及未來的道路上,我國的農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農業——中國的立國根本
稍微熟悉一點中國歷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中國作為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文明,而且是從未間斷過的文明,其背後的支撐與強大根源就在於農業。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農業種植活動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重視的農業生產活動的國家。中國人對於土地,對於農業,對於糧食的渴望與狂熱是一種融於骨髓中的情感。不管是幾千年前的古人還是正處於21世紀的國人,都是如此。

中國農業養活中國人
中國作為世界上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解決好吃飯問題是頭等大事。在20世紀的時候,有一位叫做萊斯特·布朗美國人發表一個驚世駭俗的言論——“誰來養活中國”。他認為,中國人口太多,沒有足夠的糧食資源可以支撐中國的人口。
但是,事實證明,中國人能夠養活的得了自己,在1980年,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糧食產量不過是4億噸左右,而到了2018年,中國糧食產量已經達到了6.5億噸以上。如今的中國人不僅能夠吃得飽,而且還能吃的更好。而實現這一舉世矚目的創舉背後,就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功勞。

任何時候,農業都是中國的立國之本,都不能放鬆!


鍾情三農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們是否要關注農業?
說實話,看到這裡,筆者不得不說,中國雖然貴為世界第一大糧食生產國,可是我們依舊要非常的關注農業!
畢竟,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任何時候都要當作頭等大事來抓,中國人的飯碗不僅要牢牢把握在自己人手裡,而且還要儘可能的盛上中國的糧食。

由此可見,中國的農業生產問題有多麼的重要。
那麼,這兩年,中國的農業生產成績如何呢?又面臨什麼樣的問題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

2018年,中國農業生產再創佳績
據筆者瞭解,在不久前的12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佈全國糧食生產數據,整體來看,今年我國農業表現超出預期,
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5789萬噸(13158億斤),比2017年減少371萬噸(74億斤),下降0.6%。業內專家表示,全年糧食產量雖有所下降,但減幅不大,仍處於高位水平,屬於豐收年景。


2018年,中國依舊大量進口糧食2018年,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優化,但是,大豆消費依賴於進口還是一個尷尬的現實。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11月份累計進口大豆8235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364萬噸,減幅為4.2%。11月份我國大豆進口量為538萬噸,比10月份下降22.2%,比去年同期下降38%,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可是,今年的進口糧食總量依舊會超過1億噸,進口大豆總量依舊會是國產大豆產量的5倍以上。


糧油市場報


我的回答:

農業人口大國、農業大國、農業科技強國與國家國際地位的關係

田園貝多芬 2018-12-03 06:30:00

現代智慧農業

放眼全球,對於任何一個農業科技弱國,是不需要動武的。

農業人口大國不等於農業大國,更不等同於農業科技強國。當下,與其說是農業大國,沒有比農業人口大國來概括更貼切的了。

反觀,歐美日德以色列等國家,無不是農業科技強國,使其堅強地成為其國際或區域的政治、軍事、科技、經濟強國地位的基本基石;同樣,中國要想在全球坐實自己的絕對影響力地位,就必須回頭補齊夯實農業科技強國這塊基板;

因此,國家提出振興三農,不僅僅是為了讓農業中的基層群體普遍性脫貧致富這麼簡單,更是為了實現農業科技強國的目標。

我們看看彈丸之地的以色列,就會明白農業科技強國對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的影響力:

1、當下國內流行的現代智慧農業、大數據農業,基本都是源於以色列的成功模式;

2、全球普遍使用的微滴灌技術,是以色列這個嚴重缺淡水和八成都是沙漠國土的國家研發推廣出來的;

3、以色列85%廢水再高度淨化後返回農業灌溉系統;

4、再說世界海水淡化領域的先驅和領導者是哪個?以色列IDE公司;

5、奶牛養殖技術可謂世界之最(以色列的全球奶牛之最——奶牛年單產近24000斤牛奶),居然出自一個缺水、滿是沙漠國土為主的國家;大家要知道,高效奶牛業是個非常龐大複雜的產業,是多個產業鏈條的聚合點;

6、以色列的生物蟲害防治技術;

7、以色列的高產育種栽培技術;等等……

如果沒有上述這些自己讓自己活下來的技術創新,即便是有老大罩著,也早成為歷史書裡的國度了。

當前,我國農業人口規模過大,必須通過某種系列發展模式和政策來大幅降低直接農業人口,轉而以新型農民——“職業農民”來替換大量的不適應現代農業的傳統農業人口數量。

農業是很辛苦,政策也罷、補貼也罷,歷來主要都是激勵進步與創新的,不是全面普惠的;現實雖然很骨感,但對於農口從業者,更多的是必須主要靠自己去完成進步與創新,堅持下來的前方都會是金山銀山,以成功踏上現代農業之路;當然,也可以選擇逐步的退出;若想繼續維持低效農耕模式,繼續以抱著時間換空間的心態等待著期望中的夢想,也只能面對被動淘汰的無奈了。

中國土地改革在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仔細研讀,國家已奠定好了由農業人口大國向農業大國、農業科技強國轉變的基礎。

所以,當下中國已開啟了現代農業科技強國之路,將是一片巨大的藍海,是現代職業農民的藍海。我們只有用骨感的身軀和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去積極擁抱這個藍海!


田園貝多芬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我國不是農業強國。更不是農業科技國。如果是按照人均農民GDP的總值來算的話,我國農民的GDP總值很小,在全世界排到60位以後。

儘管我國的種地的面積大,有16億畝的這種耕地,但是實際上去除一些不能夠正常生產,或者是不能夠進行正常種植的這種耕地呀,實際上估計不會超過12億嗎?那我們12億畝產生的價值還比不上美國農民的種植規模。

第二個,因為我們國家整個地理位置很特殊,多半是以丘陵山丘地段為主,那所以這些地帶它不適合農耕機械化和成套的配套機械作業,所以就導致農業的規模化生產的力量一直無法得到大規模實踐。

嗯,所以我國是個農業大國,但不是農業強國,更不是農業科技強國,我們更需要更多的關注,這還有近期我們所說的中國農產品糧食安全的問題,還有一箇中國農產品的這種農藥殘留的問題,還有一點中國農產品種植的過程中,使用的化肥對土壤造成了嚴重汙染的事情,這都是值得我們應該關注和必須關注的點,因為中國沒有農業,將會拖累社會主義發展的後退。

本文原創於《三農創業坑》,三農創業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別談夢想和情懷了,

小故事,大教訓,少走彎路,不掉進坑裡,是我們的初衷。

親愛的三農回鄉創業的朋友們,是否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你一些幫助,給一個點贊吧,

如果覺得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哦,這也就是《三農創業坑》的最初出發點,本文章原創,請監督版權,謝謝!


饅想你


作為農民,非常關注農業,農村的發展,讓每個人都富裕起來,尤其是4億農民,是國家和人民的共同的目標。我國是個農業大國,但不是農業強國,更不是農業科技強國,我們更需要更多的關注,這還有近期我們所說的中國農產品糧食安全的問題,還有一箇中國農產品的這種農藥殘留的問題,還有一點中國農產品種植的過程中,使用的化肥對土壤造成了嚴重汙染的事情,這都是值得我們應該關注和必須關注的點,因為中國沒有農業,將會拖累社會主義發展的後退。

中國農業養活中國人中國作為世界上糧食產量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解決好吃飯問題是頭等大事。在20世紀的時候,有一位叫做萊斯特·布朗美國人發表一個驚世駭俗的言論——“誰來養活中國”。他認為,中國人口太多,沒有足夠的糧食資源可以支撐中國的人口。但是,事實證明,中國人能夠養活的得了自己,在1980年,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糧食產量不過是4億噸左右,而到了2018年,中國糧食產量已經達到了6.5億噸以上。如今的中國人不僅能夠吃得飽,而且還能吃的更好。而實現這一舉世矚目的創舉背後,就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功勞。任何時候,農業都是中國的立國之本,都不能放鬆!

 

 



島上漁達人


在中國,農業一直以來都是作為一個基礎產業,倍受中央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農業的穩定不但關係著國民經濟的基礎穩定,也更關係著八億多農民的生活穩定,因此,歷來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是把農業作為開篇首選,而國家不斷出臺的惠農助農政策,也可見對農業的關注和重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經濟得到迅猛發展。農業對國民經濟貢獻的比重逐步減少,科技強國,科技興國己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科技,航天,電子,工業製造等一大批新興產業在中國崛起,並且領先世界,成為中國經濟新名片。在這種經濟新格局下,有很多人就產生了輕農思想,認為農業無足輕重,效益低,見效慢,出不了政績,甚至為了眼前利益做出了許多毀農損農的事情,這是十分痛心和極不應該的。

在中國,目前農業仍然是一個落後的產業,這是不可置疑的事實,但是它在中國的特殊地位也是不可忽視的。農業穩,則國家穩。農業穩,則農民穩。中國人的飯碗要掌握在自已手裡,這是習總書記對我們的教導。目前情況下,正是因為農業處於落後地位,我們更應該關注農業,支持農業,齊心協力助推農業發展,為農業振興,農村穩定,農民富裕做出應有的頁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