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徐州鼓樓區豐財街道:大數據助力 老舊小區變身“智慧社區”

徐州鼓樓區豐財街道:大數據助力 老舊小區變身“智慧社區”

人臉識別系統:實現"四類人員管理法"精準管控

最近,經過豐財街道煤機東村小區的時候,不少市民注意到,這裡的居民進出小區的方式有點特別,不用信息登記、也不用出示出入證,而是直接刷臉就進去了。原來,煤機社區提前通過現場拍照、提供身份證、住址、手機號碼等方式把本小區居民的身份信息進行了採集,錄入到正門處的智能門禁系統中,而智能門禁系統又和豐財街道辦事處的智慧指揮聯動平臺互聯互通,不僅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本小區居民的出行,還能對外來人員進行有效的管控。

徐州鼓樓區豐財街道:大數據助力 老舊小區變身“智慧社區”

鼓樓區豐財街道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主任戴客說,疫情期間,居民通過人臉識別系統,還可以實現自身數據、畫面雙回傳,智能指揮聯動平臺會自動比對,把居民劃分為常住人口、流動人口、來訪人員和重點人員等四類,以便於對人員實施分類管理,有效監管。工作人員可以在系統後臺檢索到人員的基本信息,繼而再對其身份信息、行動軌跡、健康狀況等相關信息進行篩查、核實,從而實現精準、精細化管理。

徐州鼓樓區豐財街道:大數據助力 老舊小區變身“智慧社區”

“1+2+3”人員管控模式 實現老小區長效管理

煤機東村小區屬於居民自管的老舊小區,常年沒有物業入駐。疫情發生以來,社區網格員及黨員志願者長期投身於抗疫一線,長時間高負荷的運轉讓很多人感到很吃力。對此,社區採取“1+2+3”人員管控模式,實現老小區長效管理。

徐州鼓樓區豐財街道:大數據助力 老舊小區變身“智慧社區”

鼓樓區豐財街道煤機社區黨委書記劉雲介紹說,辦事處收回了小區門口處的傳達室,打造了基層黨建+網格+警格的老舊小區治理模式。由本小區一名網格長,兩名協管員、3名志願者構成1+2+3的管理團隊,成員們採用輪班機制,每三小時一班,確保小區出入口24小時嚴密管控。同時,結合人臉識別、自動門禁、電子道閘等設備,對小區進行封閉式長效管理。

徐州鼓樓區豐財街道:大數據助力 老舊小區變身“智慧社區”

黨員志願者+網格+警格 組建小區服務驛站

而在王場東村小區執勤點,進出人員登記,引導測量體溫,物業安保人員、社區網格員和黨員志願者正在有序開展著疫情防控工作。保潔人員也在對小區垃圾桶、單元樓、樓梯間進行消毒殺菌工作,確保不留死角。據瞭解,小區目前共有24棟居民樓、1600多戶居民,由於人員流動大、基礎設施不完善,給疫情管控帶來很大挑戰。疫情發生以來,小區引進了物業,對小區實行物業化管理,小區在今後還將不斷完善視頻監控、智能門禁、人臉識別等系統,通過智能指揮聯動平臺,達到小區長效管理的目的 。

徐州鼓樓區豐財街道:大數據助力 老舊小區變身“智慧社區”

據瞭解,目前基層黨建+網格+警格小區驛站建設已在豐財辦事處轄區範圍內全面鋪開,目前已建設近20個點位。

徐州鼓樓區豐財街道:大數據助力 老舊小區變身“智慧社區”

鼓樓區豐財街道辦事處社區服務中心主任戴客說,在這次疫情阻擊戰中,豐財街道智慧化指揮聯動平臺,在查詢外地車輛、跟蹤相關人員,輿情信息監管、卡口執勤管理等方面發揮了積極地作用,實現了由大數據助推老舊小區治理的新模式。

無線徐州全媒體記者:王逍遙 范家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