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時代》週刊:新型冠狀病毒暴發時應警惕種族主義蔓延

【僑報訊】近日,當10歲的康納(Connor)和一個朋友在課間休息時,一群男孩找到他們一起玩個“遊戲”—— 測試他們倆是否感染了冠狀病毒。

據《時代》週刊報道,康納有一半的中國血統,他的朋友是中國人。康納的母親娜迪亞·阿拉姆(Nadia Alam)說,兩個孩子一開始也在玩這個遊戲,但是很快他們就感到不舒服了,因為那些男孩根本停不下來。

阿拉姆在一封給《時代》週刊的電子郵件中寫道:“在這種情況下,我真的不認為這些孩子的行為是出於惡意的,他們只是表現出了對現實情況的恐懼和無知。我兒子很生氣,但他沒事,孩子們也很後悔。”

然而,這僅僅只是一個小例子。

中國中部城市武漢的新型肺炎病例數量不斷增加,隨著媒體的大量報道,人們對亞裔的成見越來越多。

有些人在社交媒體上列舉了詳細的例子。比如,不要吃中國菜否則你可能會感染病毒,或者不要去唐人街之類的。這說明人們有在公共場所刻意避開亞裔,甚至在公共場合與亞裔進行對抗。

醫療人類學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Health Security)高級學者莫妮卡·斯科奇·斯帕納(Monica Schoch-Spana)說:“無論科學怎麼澄清,在歷史上總會有人指控與自己不同民族、種族或宗教背景的人是傳播病毒的罪魁禍首。”

社交媒體上已經出現了反對種族主義成見的運動。例如在法國,“我不是病毒”(JeNeSuisPasUnVirus)這一話題被廣泛討論。與此同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在一篇發表在Instagram平臺上的文章中,將“仇外主義”列為病毒傳播所造成的正常反應,這篇文章已經被刪除,該校也因此面臨巨大的譴責和質疑。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沒有立即回應《時代》的置評請求,但上週四(1月30日)該校在推特(Twitter)上發佈了道歉聲明。

在緊急情況下,社交媒體可能會加劇錯誤信息、種族成見和散佈恐懼等信息等傳播。而且社交媒體也造成了“回聲室效應”(echo chambers),人們在社交媒體上與那些可能已經對各種群體存在偏見的人,分享不準確和種族主義的信息,只會加劇錯誤的印象。

社交媒體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此類疾病暴發時助長仇外心理蔓延了。

康納的媽媽、同時也是安大略省喬治敦市的一名醫生阿拉姆說:“我們在非典和埃博拉疫情中也看到了這一點。”

斯科奇·斯帕納也表示:“不幸的是,在歷史上,疫情暴發時,社會羞辱、責難和歧視是反覆出現的現象,在此期間,人們需要糾正過錯。”

她還補充道,這種種族主義的後果既有道德上的,也有醫學上的。她說:“在傳染病暴發的背景下,防止社會羞辱不僅僅是利他主義的一種形式。從歷史上看,這些群體中的人在有症狀時可能更不願意就醫。”

但是,斯科奇·斯帕納說,她最近注意到的另一種更積極的人類行為模式——即民眾正在積極反對種族主義,捍衛特殊群體的權益。

社交媒體還幫助人們分享經驗,提高人們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的認識,這是打擊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她說:“如果你縱觀歷次疾病暴發的歷史,就會發現每次都會有人崛起。例如在1918年流感疫情暴發時,人們開始自願將病人送往當地醫院、或向病人家庭運送食物。”

阿拉姆也決定在推特上分享她兒子的經歷。截至發稿時,已收到了3.13萬個贊和6.3萬個轉發。人們轉發分享、發表評論、還會講述自己身邊類似的事情。阿拉姆說:“我知道社交媒體是一把雙刃劍,但從我的推文來看,人們的反應是壓倒性的。這使我非常感動,也受到了鼓舞。人性真的很美。”

斯科奇·斯帕納建議每個人——無論是個人、政治領袖,企業或其他組織——都要對自己進行評估,分析自己對於冠狀病毒暴發的反應是否來自偏見。她說:“哪怕沒有疾病,仇外心理仍然存在。但人們需要理解,在流行病中,我們都是脆弱的,我們需要彼此。”

明尼蘇達大學移民歷史研究中心(Immigration History Research Center)主任、亞裔教授艾麗卡·李(Erika Lee)表示,當你想在社交媒體上發佈言論之前、或者是想在公共場合進行什麼行動之前,都應該捫心自問,如果這個疾病在一個歐洲國家暴發,你會以同樣的方式做出反應嗎?如果你的態度立即改變了,那麼請你阻止自己做出那個糟糕的決定。(朱三景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