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建盞怎麼養出七彩光?建盞養出七彩光之後,喝茶還會安全嗎?

建盞作為一種喝茶的器皿,不僅是具有收藏價值的藏品,而且和紫砂壺有類似的特性:使用時間長了,會養出特殊的效果,這種效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七彩光”。

建盞若是能養出七彩光,不用多說,自然很是賞心悅目,但用養出七彩的建盞接著喝茶,對人體健康會不會有影響,喝茶還安全嗎?

前面說了,長時間使用建盞,可能會養出七彩光,但平時如果不注意保養的話,建盞內壁會形成一層茶垢,不少盞友還會誤認為這是自己養出的七彩光。甚至有盞友疑問,把建盞洗乾淨了,七彩就沒了,那麼該咋辦啊?

建盞怎麼養出七彩光?建盞養出七彩光之後,喝茶還會安全嗎?


這裡就要先說建盞茶垢形成的原因了。主要是因為用建盞喝茶時,裡面有些茶沒有喝完或者是放得時間有點長,沒有及時清理就暴露在空氣中,茶葉中的茶多酚與茶鏽中的金屬元素,發生氧化反應後形成的,然後茶垢就附著在了內壁之上。

光從衛生方面來說,建盞和茶壺或其他茶杯沒什麼區別,不清晰乾淨也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因為茶垢長時間沒有清理乾淨,會產生細菌什麼的。

建盞怎麼養出七彩光?建盞養出七彩光之後,喝茶還會安全嗎?


建盞彩光釉面形成原因

兔毫釉面作為宋代建盞的主要品種,雖然油滴盞的數量不是很多,但從形成原理來看,和兔毫並沒有區別。燒製建盞時,當溫度不斷的升高,原本結成圓形的結晶就會向下流動,細長的兔毫就這樣形成了。因為兔毫和油滴的形成規律比較容易尋找,但曜變和彩光釉面卻找不到規律,所以這也是後者數量稀少的原因。

清代《南窯筆記》記載:又有窯變一種,蓋因窯火精華凝結,偶然獨鍾,天然奇色,光怪可愛,是為窯寶,邈不可得。因此建盞中的彩光釉面,以古人的理解就是非人力所為。

建盞怎麼養出七彩光?建盞養出七彩光之後,喝茶還會安全嗎?


不過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窯變的神秘面紗也逐漸被揭開。窯變是釉水發生的物理和化學變化,所以建盞彩光是窯變下的特殊產物。促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建盞的原料比較複雜,所用的釉礦和草木灰皆為建陽水吉所產,裡面含有多種微量元素。

因此就算同一元素在燒製時,也會產生很大的差別,加上胎體中高量鐵元素,都會對最終作品呈色產生影響,像日本現存的三隻曜變盞都是鐵胎。

此外,建盞釉料和胎體加工過程的粗細程度,釉水粘稠度和胚體溼度,都對窯變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施釉的厚度不同,斑紋也不同:施釉過薄結晶較小不清晰,施釉過厚的話,結晶就會埋藏在油層深處,不好顯示出來。

目前,關於曜變盞產生的主要原因,大家比較認可的是,曜變天目釉面斑點周圍的日暈狀,向外散射的彩光源於一層極為薄的膜,這種現象就是薄膜干涉而產生。

建盞怎麼養出七彩光?建盞養出七彩光之後,喝茶還會安全嗎?


養盞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養盞是很多人眼中的講究活,但說白了還是要順其自然的,能出彩的盞,就算正常喝茶也能出彩。

像前文提到了,為養彩不惜長時間不清晰建盞,這在本質上不可取。別說現代不建議這樣做,就算是古人也會這樣做。畢竟養彩是自然且有驚喜的過程,不能太過於功利。

宋代美學講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就是這個道理,而建盞作為宋代第一茶器,更體現了宋人的審美取向。


宋韻建盞,專注建窯建盞文化傳承,想了解更多精品建盞或更多建盞相關的知識,歡迎評論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