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4000多個文化常識,只看這一本明朝大家的書就能全知道

日生活裡,你是否聽到過這些詞呢?

乳臭未乾、杏林高手、乘龍快婿、失之交臂、愛屋及烏、覆水難收……

這些我們常用的詞到底哪兒來的呢?

《詩經》為什麼又叫毛詩?

五福又是哪五福?

古裝劇裡的誥敕又是什麼意思?

4000多個文化常識,只看這一本明朝大家的書就能全知道

01 交臂

《莊子》記載:顏淵問孔子說:“老師您慢走我也慢走,您急走我也急走。但您若狂奔,我就只能眼巴巴地落在後面了。”孔子說:“我一直和你朝夕相處,而你卻錯過了,不是很可悲嗎?”

02 鐵石心腸

皮日休說:“宋廣平當城鄉,讓人懷疑他仗著鐵石心腸,根本不懂得說柔美之詞。但看他的《梅花賦》,卻精巧富豔,與他的為人完全不同。”

03 乳臭

劉邦派韓信去攻打魏王豹,問酈食其:“魏的大將是誰?”回答說“是柏植”。劉邦說:“這人不過是乳臭未乾的小子,怎麼能敵得過我們的韓信?”

04 虞美人草

虞美人自刎之後,葬在雅州的名山縣,她的墓中長出一種草,形同雞冠花,葉子都相向而長,如果有人唱《虞美人曲》,草就會隨節拍跳舞,所以俗稱虞美人草。

05 白帝子

漢高祖還是平民時,看見有條白蛇當道,就仗劍殺了它。後來見一個老太婆哭著說:“我兒子是白帝子,變蛇擋住道路,卻被赤帝子殺了。”

06 二桃殺三士

齊國的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都勇猛卻無禮。晏子告訴齊景公,可以賞給他們三人兩顆桃,讓他們論功來吃。最終三個人都自殺而死。

07 杏林

《廬山記》中記載:董奉每當只好一個人的病,病癒後,就會讓他們種一顆杏樹,後來就成了一片杏林。董奉最後也成了仙人,昇仙了。

08 螣蛇入口

漢代的周亞夫官做河南守,許負給他看面相說:“你三年之後當封侯。八年後當宰相,秉持國政。但再過九年就會餓死。”周亞夫笑著說:“既然能達到你所說的那樣的高位,又怎麼會餓死?”許負指著他的嘴說:“因為螣蛇入口啊。”後來果然如此。

09 愛屋及烏

《詩經》上有“瞻烏爰止,於誰之屋”的句子,是害怕因打烏鴉而傷到了房屋。

10 三華聚頂

把精變成氣,把氣變成神,煉神還虛,這叫“三華聚頂”。

4000多個文化常識,只看這一本明朝大家的書就能全知道

11 乘龍

孫文英和李元禮都官拜司徒,都娶了太尉桓叔元的女兒。當時人稱桓叔元的女兒都乘上了龍,是說得婿如龍之意。

12 快婿

後魏劉延明,十四歲跟著博士郭瑀學習。郭瑀的弟子五百多人,他有個女兒想要選女婿,有意於劉延明。他放一座位,說:“我有個女兒,想找一個如意女婿,誰能坐在這裡呢?”劉延明提起衣服就坐下了,說:“我劉延明就是那個人。”郭瑀就把女兒嫁給他。

13 毛詩

荀卿傳授魯國毛亨作訓詁,又將它授給趙國毛萇。時人以毛亨作為大毛公,以毛萇為小毛公,因《詩經》為二毛公所傳授,故取名為《毛詩》

14 五福

一是長壽,二是富貴,三是健康安寧,四是修養美德,五是善終。

15 覆水難收

姜太公起初娶馬氏,因他只讀書不勞作,馬氏要求離婚。後來姜太公封於齊地,馬氏請求複合。姜太公取一盆水潑在地上,讓她把水收回,只得一些泥。姜太公說:“如果離開還能再複合,潑出去的水豈不也不難收?”

16 陽春白雪

《文選·宋玉》一文說:有客人在郢中唱歌的,最早唱《下里》《巴人》,和歌者幾千人;唱《向陽》《薤露》,和歌者只幾百人;唱《陽春》《白雪》,和歌者只剩幾十人;唱曲調高古之歌,並間雜以流徵,和歌者只幾人。可見其曲調越高,和歌者越少。

17 登高作賦

古時候的人如果登高能作詩,面對山川能祭祀,率軍隊能打仗,遇到喪事時能作誄文,製作器物時能寫銘文,那就可以做大夫了。

18 畫鷹逐鴿

潤州的興國寺,苦惱於斑鳩、鴿子之類的鳥棲息在樑上而汙穢佛像。於是張僧繇在東邊的牆壁上畫了一隻鷹,西邊的牆壁上畫一隻鷂,都側著頭向著房簷外,從此斑鳩、鴿子不敢再來。

19 誥敕

五品以下的大臣,他們的父母和妻子受到朝廷封贈的命令叫做敕命,印章要用敕命之寶,受封的人叫作敕封。五品以上的大臣,他的祖父母、父母和妻子受到朝廷封贈的命令叫做誥命,它的印章要用誥命之寶,受封的人叫作誥封。

20 黃鶴樓

晉朝時有一個酒保姓辛,在江夏賣酒,有個道士常來喝酒,酒保從不要錢,這樣持續三年。一天,道士喝完酒,用橘皮畫了只仙鶴在牆上,用筷子招呼它,它就從牆上下來跳舞,從此,這裡貴客盈門,酒保很快致富了,於是建了座黃鶴樓。後來,道士就騎鶴而去。


古往今來,

俗語俚詞、文化常識多如牛毛。

浩如煙海的古籍中翻找,

那可得找到猴年馬月去?

如果只讀一本書,就能讓你變得博識有趣,那就是這本。

4000多個文化常識,只看這一本明朝大家的書就能全知道

《夜航船》是一部有趣、有料的文化常識小百科,包含了4000多個文學常識,問世300

年,一直秘本流傳,彷彿漫天星光,在漆黑的夜空閃爍,璀璨而迷人。

這本書的作者張岱出生於明末紹興顯宦之家,幼年讀書三萬卷,被譽為“神童”,一生著述等身,除《夜航船》外,還留下了《陶庵夢憶》《西湖尋夢》《琅嬛文集》《石匱書》。

4000多個文化常識,只看這一本明朝大家的書就能全知道

張岱年輕時極有藝術細胞。

愛鮮衣,愛駿馬,愛美食,愛美婢,放浪形骸,不舉例蘇。某年中秋,他突發奇想,搞了一個蕺山亭雅集:

受到邀請的七百多人,都帶著好酒、軟席,圍山而坐,盡情豪飲。喝到半夜,大家同聲高唱《澄湖萬頃》,動靜大得像鬧地震,成千上萬的群眾趕來圍觀。

天快亮了,所有人作鳥獸散,唯獨剩下他,雲霧起,像流水,淹沒山巒,好似身在瑤池,他幻想著列子御風而行,差點栽進山谷裡。

——選自本書導讀《一隻光芒萬丈的兔子》

明亡後,張岱骨風清正,拒不仕清。

他於是屏跡深山,寫了二百二十卷史學名著《石匱書》,書中涵蓋天文、地理、禮樂、百官、政法、經濟、藝文、循吏、儒林、文苑、妙藝、方技、隱逸、名宦、盜賊、朝貢。名副其實的明代百科,行家將此書與談遷的《國榷》並美,稱晚明史書,惟此兩家而已。

然而

這麼厲害的大師,為什麼會突發奇想,

寫這麼一本《夜航船》呢?

4000多個文化常識,只看這一本明朝大家的書就能全知道

張岱在篇首就講了個段子,解釋了寫這本書的原因:

從前,有位僧人與一位文士同宿於夜航船中。文士高談闊論,僧人敬畏懾服,雙腳蜷縮而眠。

過了一陣,僧人感覺文士言語中多有破綻,就問文士說:“請問這位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學子說:“是兩個人。”

僧人又問:“這個堯舜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學子說:“當然是一個人!”

僧人聽了笑著說:“這麼說來,還是讓小僧先伸伸腳吧。”

我這裡記載的,都是我目力所及的淺俗事物而已,希望我們姑且記記,只要別讓僧人隨便伸腳就可以了。所以就給這本書取名為《夜航船》。

言下之意,如果沒工夫讀十三經、廿四史之類的大部頭,大庭廣眾怕說話出洋相,一寫文章就百度名人名言,讀讀這本書至少能有點底氣,不至於當眾坍臺,要是再碰到一知半解的人掉書袋、吹牛皮,也不至於被蒙了。畢竟,你也是見識過張岱吹牛皮的。

4000多個文化常識,只看這一本明朝大家的書就能全知道

包羅萬象的《夜航船》

《夜航船》包括4248個文化常識,涵蓋了天文、地理、植物、人物、政治、生活起居等等共計20個方面的內容。

一起冒險和共享名人隱事向來是培養友誼的妙招,不過一起爬華山的機緣不多得,至於能共享癖好,就更不可求了。

癖好和愛好不一樣,少個愛好不會傷筋動骨;少了癖好簡直完了,自己活得無聊就不說了,還交不到朋友。張岱說了,人無癖不可與交。他喜歡有癖的、帶著毛病的人。

譬如魏國的鐘繇向韋誕請教蔡邕的筆法,韋誕吝嗇不給他,鍾繇就捶打自己的胸口以至於吐血,魏祖用五靈丹才救活了他。等到韋誕死後,鍾繇讓盜墓賊去掘開韋誕的墳墓,得到了法帖。因此書法大為長進,日夜琢磨書法的事。睡覺時在被子上寫字竟把被面劃破,上廁所琢磨寫字一整天都忘了回來。

或者像米芾、王子猷、歐陽詢、趙孟堅……夜航船上有癖的人太多了。

4000多個文化常識,只看這一本明朝大家的書就能全知道


從星辰大海到詩詞歌賦,從山川景緻到倫理政史,從衣冠日用到珍寶古玩,從三教九流到番邦異域,從鬼神怪異到符咒方術……中國文人所能接觸到的全部知識結構幾乎都包含在這本《夜航船》裡了。

翻開本書,帶你領略中國文人的文化江湖,品味古代夜航船中的大千世界,定會讓你如沐春風,不忍釋手。

《夜航船》版本眾多,但作家榜版值得你擁有並珍藏

◆賈平凹推薦版: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親筆題寫書名“夜航船”,鼎力推薦的傳世經典。

4000多個文化常識,只看這一本明朝大家的書就能全知道

◆白話全本全譯:無需古文基礎,也能完全讀懂!徐志摩詩歌獎得主,詩人何三坡翻譯。

4000多個文化常識,只看這一本明朝大家的書就能全知道

◆精美彩色插圖:個性畫家老樹畫畫,精選24幅繪畫作品為本書配圖,圖文並茂,閱讀收藏必備。

4000多個文化常識,只看這一本明朝大家的書就能全知道

◆全新裝幀設計:字大悅目,柔和護眼的紙質,收藏級軟精裝,可完全攤開,方便閱讀。

4000多個文化常識,只看這一本明朝大家的書就能全知道

特別福利:

作家榜經典文庫版《夜航船》

有趣的人文常識小百科全書

在本篇文章下面留言

並且在朋友圈轉發

隨機抽選三位朋友,

各送賈平凹題字《夜航船》1套

點擊下面的“瞭解更多”即可購買賈平凹親筆題名《夜航船》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