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近段时间的娱乐圈,最热闹的事非#肖战粉丝举报XX#

莫属了,不了解此事的网友们,打开微博输入“肖战”二字,高居不下的热搜榜单,或许也能给你一个答案。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当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粑姐不想再赘述,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这部顶级宫斗剧——《金枝欲孽》。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这部剧应该算得上许多人的童年回忆,比琼瑶剧更早的“宫斗鼻祖”,可一点也不含糊,当你看完《金枝欲孽》再来重温《甄嬛传》,那不过就是小喽啰和无敌女主的完美大戏罢了(原著多少抄袭成分先不谈)。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大家都知道,《甄嬛传》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勘破了宫斗剧的内核,凡是争斗,必会有两败俱伤,最后哪怕甄嬛成为最后赢家,结局当她躺在床上回顾她的一生,从一个单纯的大家闺秀,在日复一日的争斗中逐渐面目可憎,最后目送亲人爱人相继离去的悲剧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金枝欲孽》的段位就更高了,它站立在悲剧之上,前几集就给你交代了:剧中没有一个好人,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立场与利益,明争暗斗此起彼伏,稍不留神就坠入深渊。但随着剧情深入,它的核心要义却不是争斗的悲剧,而是

人性的弱点与人性之光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细节见微知著

为什么拿《甄嬛传》做对比呢?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他们确有相似之处。比如两剧中都具有王熙凤色彩的的人物:如妃和华妃。

《金枝欲孽》中的如妃,钮祜禄如玥,从第一集逼死陈妃那一段,就狠狠地给了观众一个下马威。尤其是它对着闹鬼的陈妃寝殿,说的那段话,让人毫不怀疑的【宫斗界王者】的气势。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华妃也不一般,不排除有模仿的成分,一丈红直接了结挑事的夏冬春,有胆小如鼠的丽嫔衬托,倒也有胆有识。

但《金枝欲孽》更厉害的,是抓住了那些,见微知著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细节。

当秀女们第一次出席正式场合,每个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展风头的时候,却又不约而同忌讳着同一件事——不能和如妃穿同样的颜色。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如妃到底有多可怕?至少《甄嬛传》里,沈眉庄还是敢和华妃争一争御花园的极品菊花的。

有了这个忌讳,大家自然避之不及,纷纷打探如妃当日着装颜色的消息,免得不留神酿下大祸。一群秀女中,有避祸的,当然就有嫁祸的。尔淳第一次在宫里亮出爪子,就是准备误导玉莹穿上如妃同色衣服前往觐见。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谁知善变的如妃在多件着装中举棋不定,害的尔淳也几番折腾,单纯的玉莹还是穿上了如妃同色衣服前往赴宴,面对着众人眼里止不住的幸灾乐祸,一场灾祸仿佛随时降临。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不过众人却失算了。

在如妃眼里,她可不关心自己穿什么颜色会给旁人带来什么影响,当她姗姗来迟,却穿着和皇后同样颜色的华服,既是挑衅皇后,也是接机敲打众人:只有她如妃,才有资本跟高高在上的皇后一较高下。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而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尔淳,段位终究还是比如妃低了点。

人性的弱点

回到人性的弱点,《金枝欲孽》凭什么更胜一筹,在于它对人性的把控。

没有谁是一成不变的,当遇到了比争斗更为重要的事,会不会放下执念,救赎自我?

显然,《金枝欲孽》中的众人不是宫斗机器,结局那几集简直是前面所有被掩盖的人性之光。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谁没有软肋呢?量是在权势中鬼神不惧的如妃,遇到了真心爱慕的孔武,也想要在自己的心上人心里留下最后一片净土,面对孔武深爱的安茜,她始终下不去手。

而生来被培养进宫的种子选手尔淳,为了心上人孙白杨,也甘愿放下恩怨襄助玉莹。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到了结局观众才恍然,这部剧中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个体,也都曾天真无邪过,且幸运的是,她们最后都找回了本心,不至于像甄嬛一样万念俱灰。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最后,之所以联系上肖战这个事,大概源于宫斗剧里通用的一句话:一入宫门深似海

同样的,一入饭圈何尝不是深似海呢?

去年七月,某位知名公众号博主发文表示,因为某些措辞,他被王俊凯的部分粉丝(强调部分)举报了。内容无非是触及了粉丝逆鳞,而被粉丝集体“出征”举报,一旦被扣上无良营销号的名头,自然没有好果子吃,该博主那篇文章随即被下架。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说到底,许多网友对饭圈的力量一无所知。

这种带着集体意志的讨伐行为,撕竞争对手、作品番位都是小事,能得罪一个圈子,成功秀出圈,才是能载入史册的高端操作。

蔡徐坤是如何黑红全网,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在这个“言论自由”的网络世界,粉丝的思维惯性若只停留在“看不惯你就举报”,这种非黑即白,非粉即黑的世界观里,党同伐异成为了最粗暴直接的解决方式。当然,说不定这篇文章不久后也会成为被举报的一员,最难不过封号警告嘛。

毕竟,当历史的车轮轰轰碾过,部分粉丝的行为在没有记忆的互联网上,不过是曾被扬起的一粒沙罢了。


肖战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这部顶级宫斗剧


不过,部分粉丝对“举报”这一公权力的滥用,适用于《圣经·旧约·马太福音》第26章那句话:

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