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民國時期,一場廢止中醫的政治鬧劇

民國時期,曾出臺過《廢止傳統醫學法案》,但很快就取消了,民國隨後並沒有全面禁止傳統醫學。當然傳統醫學與西方醫學之間的紛爭在民間依舊繼續,甚至後來還被提拔到了“文化”、“文明”、“種族”的高度來,甚至還影響到今時今日。

【個人傾向於將中醫列為"傳統醫學”的說法,因此全面均以“傳統醫學”作為中醫的專用名詞】

民國《廢止傳統醫學法案》的背景

一、人文、科技:

早在晚晴道光皇帝時期,西方醫學就隨著西方殖民統治的腳步進入到了中土。此時由於西方文明第一次強壓於中土文明,加上清政府的腐朽、軟弱、黑暗,致使了到中土的西方殖民者是以一種“高人一等”的心態面對整個中土社會體系。

當然此時的西方醫學在中土依舊還比較小眾化,因此傳統醫學與西方醫學還是相安無事,甚至兩者都出現有民間內部的相互交流的案例。

但很快隨著西方殖民者對中土的不斷擴張,西方新醫學的各種學科也隨著教堂的步伐,傳播在中土人群之中,由於西方新醫學在解刨學、病理學、生理學、病菌學上有著比傳統醫學更為優勢的狀態,逐漸受到更多睜眼看世界的文人、年輕人所認可、追捧。

民國時期,一場廢止中醫的政治鬧劇

特別是西方新醫學在解刨學、病理學、生理學的研究,將人體的各種器官明確、直觀地羅列成一個個系統,使得醫學生在病理、生理上的學習更為直白、簡便、深刻。這點是中土傳統醫學所無法與之抗衡的。

同時清朝統治時期,對民眾的衛生、醫療是歷朝歷代中最差的一個朝代。大量的流行病肆虐之下的中土,以教會慈善為根基、以病理學、細菌學為手段的西方新醫學對比於中土傳統醫學而言,就更勝一籌了。

二、教育體系

清末民初時,中土的傳統醫學者大都是儒學的忠實子弟,這些傳統醫學者崇尚《中庸》之道,不太願意參與政治體系之中。且加上習俗上,這些成功的師傅不太願意接受“普化”教育,將畢生所學傳授給更多的人。(傳統醫學更多是“傳幫帶”的師徒關係)

【“普化”教育,其實在清以前,儒學是相對推崇的,包括醫學在內,宋元明時期都有明確的官方醫療教育體系,進行“普化”醫療教育,可到了清代之後,政府在這方面的缺失,反而形成了“教出徒弟餓死師傅”的歪理

(這點可以參考《宋代醫學教育研究》)】。

民國時期,一場廢止中醫的政治鬧劇

【另外,則是傳統醫學,學徒在基礎醫學學習之後,就轉入了學派制體系中學習。“學派制”最終又成為了學術壁壘,反而制約了學生的進步】

清末時期,先是西方所創建的教會體系,將西方醫學教育體系傳入中土。較為先進的“普化”醫療教育體系,使得中土快速形成了一個認可西方新醫學的人群出現。

隨著西方科技的不斷湧入,尤其是西方思想成為了當民眾反抗黑暗的清政府必要手段之一。再則就是軍隊對外傷更為有效的西方新醫學的需求,使得更多的年輕人接受了西方新醫學。

公元1913年(民國2年)1月,民國臨死政府教育部公佈《大學規程》醫學、藥學兩門,醫科大學按照西方醫學科目設置。由於傳統醫學的“學派制”、“系統化不明顯”等等因素,傳統醫學沒有納入近代教育體制。

雖然第二年,傳統醫學代表的“請願團”到北京請求袁世凱政府開辦、保存“國醫、國藥”,但遭受了袁世凱政府全面拒絕——

傳統醫學與西方新醫學之間的第一次紛爭,中土傳統醫學完敗。

民國時期,一場廢止中醫的政治鬧劇

三、革命黨的作用

晚晴時期,同盟會逐漸被晚晴政府列為“匪黨”,因此同盟會在國內逐漸向國外轉移。除了殖民地香港、澳門之外,同盟會組織更多的是在日本(主要是有清以來,清日之間的貿易及民間交流就沒有停歇,因此日本有大量的華僑存在)。

日本明治維新後,日本本土也出現了全面否定傳統文化、傳統醫學。這種新思想也逐漸被同盟會的革命黨人所接受,認可了“舊制度的糟粕無法拯救民族”,也開啟了全面否定中土傳統制度、甚至是文化。

民國時期,一場廢止中醫的政治鬧劇

日本明治維新後,有過一段時間全面否定傳統文化

隨著“五四”新運動(

1919年5月4日)的開啟,一場中土新舊文明的爭辯大會也隨之開啟了,知識界率先抨擊起傳統醫學的愚昧落後,導致了之前的傳統醫學與西方新醫學之間的理學之爭逐漸變質。

西方新醫學學派與傳統醫學學派的紛爭,從1914年至1920年時期,還是侷限於學理之爭,雙方在報紙上你來我往,民眾還能從兩者的爭論中學習到各種不同的理論,可到了1920後,隨著知識分子的加入,這場學理之爭升級成為了意識形態的“新舊文明之辯”。從此很長一段時間裡,西方新醫學是與傳統醫學是完全決裂的,醫藥界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大對峙陣營。

【事實上,日本直到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全民才從拾民族信心,並非是電影裡所謂的民間團體通過幾次反對中央政府的戰鬥就能解決的】

民國《廢止傳統醫學法案》

廣東國民政府於公元1926年發動了北伐統一戰爭,1928年6月8日攻克北京城。1928年,在全國教育會議上,汪精衛首次提出廢止中醫案,未獲通過。隨後汪精衛一直在各種場合提倡廢止中醫,並在政治上積極採取行動。

公元1929年(民國18年)2月23日至26日,南京國民政府衛生部召開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此次會議並不是一次完整的衛生委員會,在汪精衛和褚民誼(國民政府中央執行委員,後參與汪偽政權,戰後被處於漢奸罪擊斃)等人的操縱之下,到會的成員全是西醫心學派的成員,無一傳統醫學人員得到參與此次會議之中。

民國時期,一場廢止中醫的政治鬧劇

這次會議全票通過了《規定舊醫登記案原則》,此文件中包含了《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此次法案中已經不再是醫學法理之爭了,已經完全成為了“新舊思想”的全面戰爭,因為提議的餘雲岫在會後總結:

“舊醫一日不除,民眾思想一日不變,新醫事業一日不向上,衛生行政一日不能進展。”

傳統醫學的反擊

由於《規定舊醫登記案原則》的法案中,有明顯的過渡期,允許已經擁有執照的傳統醫生依舊可以繼續行醫,過了幾年後,再全面停止頒發新的傳統醫學執照。

因此該法案一經推出,雖然報紙上有反對的之聲,但多為傳統醫學者的牢騷之語。很快上海名醫陳存仁發現了該法案的用意,只需幾年後,傳統醫學就再無後繼之人。因此陳存仁先生就找了些同仁一起探討如何反擊。

在他們的主導之下,“上海傳統醫學大會”順利召開,會議上通過了於1929年3月17日,召開傳統醫學界全國代表大會。此次會議上,眾人踴躍捐款。隨後上海五大報社刊登了文章支持“上海傳統醫學大會”順利召開,隨之而來的就是全國各地在上海的商會、同鄉會等等團體組織也加入了聲援,紛紛發通電錶示擁護中醫中藥,反對廢止傳統醫學案。

民國時期,一場廢止中醫的政治鬧劇

一時間上海輿論洶洶,也刺激到了上海的西方新醫學學派,兩派很快就在各自的報紙上紛紛刊登文章……雙方也逐漸從報紙上轉到了檯面上,紛紛舉行各種遊行宣傳(這裡面雙方都有很多戲份存在,如傳統醫學界在遊行時,被軍警“毆打”事件,因篇幅有限,就沒有多寫)。

3月17日,傳統醫學界全國代表大會如期召開。雖然會場氣氛熱烈,參會者熱血沸騰,意志堅定地大罵廢止中醫案,可最為哭笑不得的是,當時的還沒普及普通話,到會發言的各種方言,讓聽眾們聽得如墮雲霧;另外沒有準備擴音器,又導致了前排聽不懂,而後排看熱鬧的局面,為了維持會場熱度,後來只好多喊口號少發言。

會議結束後,選派了代表到南京政府請願。結果到了南京總統府,遞交請願書,要求面見蔣主席時被拒絕了,秘書處的理由是“主席日理萬機,沒時間,只能另約時間”。“另外你們(請願團)在安徽火車站與軍警發現衝突的事(請願團在火車站宣傳,結果碰到難民潮,在難民的衝擊之下,軍警對火車站內的人大打出手,“不小心”揍了遍請願團),

蔣主席已經知道了,主席(蔣)說了,誰主張要廢除中醫?!你們先回去,等我電話。

見不到蔣介石的請願團們,乾脆去拜訪各位中央大員,結果去見行政院長譚延闓時,譚延闓先開口說:“中醫決不能廢止。我做一天行政院院長,非但不廢止,還要加以提倡。”話音還未落,就將手伸了過來,請請願團的名醫們幫忙看病……此事第二天就刊登在了南京城裡所有大大小小的報紙之上。

後來再去見國府主席的林森,林森說:“這件事荒謬得很,都是衛生部幾個西醫和褚民誼搞出來的,全國人民肯定反對。國民政府這剛建都南京,沒想到就遇到這樣全國反對的大事。昨天四川發來電報,說四川經濟以國藥為大宗,要是廢止中醫的話,就會失去四川民心。現在中央正在拉攏四川。這個電報力量很大,對你們很有利。”說完,也像行政院長譚延闓那樣,在會議室直接讓眾名醫們幫忙看起了病來。

民國時期,一場廢止中醫的政治鬧劇

請願團連續幾日在南京城裡遍訪國民政府的各個部門大佬,就是故意不去衛生部,直至國民政府中的中央委員們紛紛詢問衛生部的意見之後,衛生部連忙派了位專員趕往請願團,請請願團的成員到衛生部一述。

請願團從衛生部返回後的第二天,國民政府的總統府就致電,說蔣介石要見他們……事後,蔣介石在請願團的請願書上籤下了終止國民政府衛生部頒佈的《規定舊醫登記案原則》法案的意見,蔣介石還要求秘書處從速發出。

一場沒有任何的醫學法理之爭的鬧劇就這樣落下帷幕了。

總述:

回顧民國西方新醫學的做法是根本不可取的。

當時的中土雖然已經形成系統的西方醫學教育體系,但嚴重缺乏西藥企業,甚至連手術刀都需要依賴於進口。且從清末至民國18年(1929年),連年的戰爭已經讓國民貧困潦倒了,根本無法承擔西醫系統的昂貴治療費用,因此民間中對傳統醫學的需求甚至比西方新醫學還要廣泛。

另外從林森的話語中明顯看出了,這只是一場政治鬧劇,是汪精衛這部分政治投機客想打開政治局面,獲取更多利益的一個手段而已。從當時的政治局面來看,當時正是國民政府北伐成功,東北軍易旗之時,汪精衛就在武漢等地相繼發動了倒蔣行動,而此次通過法案的方式禁止傳統醫學的做法,確實也導致了當時全國人民,從擁護轉換到了全面抗議、抨擊民國南京政府的局面。

從這也能看出汪精衛此人不擇手段、脫離群眾、社會的政治性格。

再則,其實“存在既有原因”、管它是黑貓還是白貓,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老百姓需要的是能快速、安全的治療,在老百姓的內心中又不懂得如何區別得出中、西醫學的理學研究呢?就如下圖的民國老照片,何不“共生共存”、“中西合璧”,取長補短呢?!


民國時期,一場廢止中醫的政治鬧劇



圖片均來源網絡

參考文獻:

《銀元時代生活史》

《民國廢止中醫案,爭論還在繼續》作者韓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