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覺得寫小說簡單嗎,為什麼?

濤影視界MV


我不是一個小說作者,但是我和很多人一樣,也想寫一部自己的小說,並且的確動過筆。

一開始我覺得寫小說沒有那麼難,當然如果是寫出什麼高作是不容易,寫點自己幻想的東西還是很輕鬆的吧?

不過當我動筆之後,我發現遠遠沒有那麼簡單,寫小說對我來說真的很難,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我的知識儲備太少了

當我真正動筆才發現,即便是幻想過很多次的情節,要想真正的將它變成文字,這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

主要原因在於我的知識儲備太少了,懂得太少了。

比如我想寫一章關於軍事的小說,我才發現自己連中國的軍銜系統都不瞭解,我想寫點什麼高科技武器,我才發現對於軍事,我可能只認真的看過閱兵儀式。該怎麼動筆?

可能有的人說去查資料啊!

但是真正去查的時候才感覺力不從心,我該查點什麼?軍事這個體系這麼大,我該從何查起?

比如當我想要引用一些名人名句在我的小說當中,我腦海裡一片空白,我甚至想不出該怎麼用詩句描繪一株野草。

如果我們避開這些困難點,不管他們,只是一位的寫。就會發現,自己的文字簡直不堪入目,連自己都讀不下去,讓人笑掉大牙。很明顯這樣的小說是不成功的。

我的文筆太粗糙了

也許有人會說,網絡小說要什麼文筆?

我當初也這麼覺得,網絡小說不過是幻想情節而已,要什麼文筆呀,又不是什麼高深的文學。

但是當我讀了自己的文字之後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沒人願意讀這麼差勁的小說,這是我對自己的評價。

我追求文字的“凝練”,爭取用最少的字去描繪更多的畫面,每當這時就會發現自己寫作能力是非常的差勁,洋洋灑灑幾千字,最後一點看點都沒有不說,還讓人讀著拖沓。

所以我有意的去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也讀到不少教寫作的書籍,但是效果依舊不怎麼樣,終其原因,還是我的內涵太少,沒法輸出。

即便是幻想情節,也是很難的。

我一開始覺得幻想情節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幻想嘛誰不會,哪個人小時候沒有幻想自己是奧特曼、孫悟空之類。

但是又有問題出現了,我們幻想的都是別人的主人公,我們自己的主人公呢?想要幻想出一個有血有肉的虛構人物是何其難的一件事。

原來相比於寫實,更難的是幻想,這是我真正動筆之後才發現的事情。

後來我構建了足夠多的情節,卻依然寫不出自己滿意的文字。

後來我用了很長一段時間,列大綱,給書中人物命名,寫構思情節等等。

當我覺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又一次開始動筆,這一次我是有信心的,畢竟我小說的整體架構已經完成,我只需要豐滿它即可。

不過現實往往還是不盡人意,我逐漸豐滿了每一個情節之後才發現,首先情節非常不連貫,沒有任何技巧可言。其次是通篇讀著就像是在讀日記一般,味如嚼蠟。

即便是已經寫了十萬字,我還是一下把它們都刪掉了,我覺得連我自己都無法認同的作品,是沒有人會欣賞的。


很遺憾,我沒有堅持將自己的小說寫完。

其實寫小說也算是自己小小的夢想,看了那麼多小說,如果可以有一部自己的世界,那該多好。可能是我這人不夠堅持,但寫小說的確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聞香書坊


寫網文是不難的。

我看前面的回答都長篇大論,能水多少水多少……只要你夠不要臉,連抄帶改,複製粘貼,那種流水線網文還是能寫出來的。

寫網文的入門要點在於,找一部不出眾的小說,改掉人物名稱、地點名稱等,保留髮展情節,整本改一遍。

多改幾本下來,你就可以摸索自己的套路了,套路設計好,碼字時適當發揮,就完全是你自己的網文了。

切忌,網文寫作的入門是不要代入任何自己的情緒,像一個莫得感情的機器那樣。

不給自己加難度的話,也是比較好堅持的。

至於正經地寫小說,個人認為是要長期積累的,知識、生活、工作、情感等等,方方面面的積累。

同樣,想簡單點的話,要會設計,根據你想表達的核心思想,去製造小說的主要矛盾,然後構建一個相匹配的虛擬體系,把這個體系的特點健。

接下來就是佈置情節,先把高潮部分,也就是矛盾爆發點確定好,同樣是對你的核心矛盾進行拆解,得到多個矛盾點,然後排序,用簡單合理的過渡情節把這些矛盾點串聯起來。

角色分配,體系特點和矛盾點相印證,結合產生主要情節的角色。那些可以在所有矛盾點都出現的角色,就是你的主角和主角群體,其他就是為事件服務的角色。這樣得到的角色本身就具備基礎的體系特點,只需要在過渡情節中把它們豐滿起來,細化角色間的關係,就可以了。

以上工作完成,你就得到了小說的大綱,過渡情節的發揮要適度,不要喧賓奪主。

這是結構組裝式的思路,還有流水賬式的思路,那種比較隨性,不那麼好把握。大綱得到了,難點還是能不能堅持寫下來吧,要看你對自己想表達的思想有多麼執著了。

都水了這麼多,我就不舉例子了,睡個回籠覺去。



賴床的國寶


寫小說這活真不是一般人可為。

我也曾嘗試小說,但最終無以為繼,書到用時方恨少。很多小說家青少年就開始博覽群書,沒有海量的閱讀是難以支撐寫作的。

正規科班系統學習,或是自我長期寫作訓練同樣必不可少。常駐廣州兩年,偶爾寫一些時事評論,發表個人的點滴隨想尚可。但要駕馭一部小說的創作,則力不從心,軟肋明顯,缺失系統理論和專業技法的學習。

小說家個人經歷對寫小說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海明威釣魚狩獵、勇上戰場,喜歡富有挑戰性的事物。在古巴結識老漁夫富恩特斯,以打魚經歷為素材寫出經典小說《老人與海》。按部就班,波瀾不驚每日搬磚的你我,如何有精彩小說的靈感呢?

小說創作不簡單還有一點,需要付以大量精力和時間,這兩者常常又掣肘於條件和決心。路遙在身體、經濟極度糟糕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完成《平凡的世界》,令人起敬。能專職寫作的人羨慕不來,沒條件創造條件全力以赴的決心,不是每個人都敢於挑戰。

雖寫小說不簡單但非不可為,畢竟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北方的天空偉


寫小說非但一點不簡單而且太難了,社會上三百六十行,僅以大的方面講,有務農的丶有做工的丶有當兵的丶有經商的丶有行醫的丶有教書育人的等等。這些人很多,我們每天都可以見到。可是,你一輩子見到過幾個寫小說的?老漢我活了五十多年。可能由於自已水平不高,身處社會底層,前面的士農工商人士,認識的不認識的也不下幾千人了吧,楞是沒見過一個作家,也就是寫小說的。這說明什麼呢?它充分說明寫小說不是一般的難,而是太難了。全國14億人中吃這碗飯的估計也就萬把人而已。中國幾千年文明古國,活著的或死去了的人,沒有上千億人,估計也有幾百億人了吧,有名有姓的作家也沒有多少人,也說明寫小說太難了,吃這碗飯的人太少了。

為什麼這樣難呢?

這就要首先搞清楚什麼是小說

小說是敘事性的文學體裁之一。以人物形容的塑造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和具體環境的描寫,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一般以散文語言為手段,運用各種表現手法,敘述事件的前因後果以及各種糾葛和關係,描繪自然景物丶社會環境、民情風俗和生活場景,刻畫人物外貌丶言談舉止丶性格等心理活動。展示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可以說寫小說是一種創作活動,是創造性的勞動,不能重複丶不能模仿更不能抄別人的東西,這就非常難了。

現在大學有幾百個專業,每年畢業的學生近一千萬人,有學農的丶有學工的丶有學醫的、有學教書當老師的,這些人經過4年的學習,再經過一定的實踐都可以成為某一個行業內合格的勞動者,也就是吃某一行當的飯,在幾百個專業裡楞是沒有一個專業是寫小說專業。為啥?因為作家不是學校能教出來的,是天生之材也。

要想寫小說就必須有以下幾方面的條件:

一是要有紮實的文字功底,還要有文字的組織能力,寫出來的東西語言流暢、羅輯嚴密、修辭得當,這些都是基本功。

二是要有生活的基礎,通過仔細的觀察丶認真的思考丶審慎的判斷了解和把握現實的社會關係,人們的思想等脈絡。

三是要有豐富的藝術想象力,謀篇佈局丶事件的發生、發展、最後的結局要一脈相承、瞭然於胸。也就是一篇小說中的幾十甚至幾百人,幾十甚至幾百年的事彷彿都在自已的腦子裡一樣存在著。這一點最難,寫小說難就在這裡。一般人是根本做不到的。

總之,寫小說實在是太難了,有許多文藝批評家,對別人的作品評頭品足,洋洋灑灑數千丶數萬言,說的也十分正確。也沒見他寫過什麼傳世之小說。為啥?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可見,寫小說實在太難了,簡直難於上青無。





常樂54321


寫小說簡單嗎?這個問題似乎要因人而異

我是一個有著十幾年小說書齡的資深看家

從最初的唐家三少到現在的烽火戲諸侯,從最初的單一隻看玄幻,到現在什麼都看

小說界似乎越來越多題材,好像能寫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但是不單單是我這個老書蟲,還有許多新晉的新讀者,對小說內容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

很多小說到中後期為了賺點書稿費,開始水章節,浪費了前期恢弘的設計場面

因此,如果你想以小說來賺錢,這條路有點難走

如果你只是單純的愛好,那麼寫小說,對你來說,就沒有簡單困難這種說法了

我看了那麼多年小說

來來回回,我自己本人寫了四五個題材的小說(玄幻,懸疑,言情,校園),最長的一部就只寫了5萬多字,就放棄了

想的很美好,但是做起來很難,寫到一半就突然覺得沒什麼意思了,就不想再動手寫了

因此想要寫小說,首先你得克服你自己想要偷懶的心

網上那些大神作家,雖然水章節,但是日更幾萬字的那種,我是真心佩服

無論什麼事都是有難度的,簡不簡單,得看你堅不堅持了

這是我以前很早寫的短小說,後面還有,就不截圖出來了

我現在也是看,不敢下手寫了,沒耐心的我,怕又斷了


小黑家的貓


寫小說看起來簡單,其實很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話從小都聽過。不能說不對,但要正確理解。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讀了大量的小說以後,感覺自己腦子裡灌得滿滿的,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少的觀點和想法,這個時候他最想幹什麼?最想把自己對小說的理解和寫作的構想落實到紙上,強烈的表達慾望油然而生,你不讓他寫都不行,憋的難受。

好比說我看了一部古裝推理小說,看完以後就覺得,這個案子創意挺好,但是細節上不夠完美,如果讓我來寫,我這個地方肯定不這麼寫,而是要那麼寫,看起來會更合理更嚴謹一些。這個人物設計的什麼玩意?後面人設都崩了,我寫的話肯定不讓他變成這樣,等等。其實我們讀小說的過程,就是一邊欣賞一邊批評,批評完了覺得不過癮,人家的小說你又不能改,怎麼辦?自己寫一個唄,就想自己上手了,很多人對於寫小說的熱情都是這麼來的。

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因為別人寫的東西再好,終究是別人的,沒有哪部小說在某一個讀者的心目中真的完美無缺。你是你,作者是作者,你們兩個的想法再接近也只是接近,不可能完全一樣。所以你看完一部小說,你的心靈不可能得到100%的滿足,如果它滿足了你80%,剩下的20%你肯定想自己把它補上。

寫小說的初衷其實就是這麼回事。原本你腦子裡什麼都沒有,也沒有寫書的慾望。打開小說一看,別人的想法把你的靈感激發出來了,結果你在下筆的時候,你的潛意識裡就有這樣一個暗示:我要寫,就肯定會注意到他的小說出現的那些問題,肯定不會再犯他的錯誤,會比他寫的更完美。

特別是小說看多了以後,不同作者的想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重疊,最後就形成了一些套路。而剛開始寫小說的新人對套路都是比較反感的,在他們看來,一個人這麼寫是創意,兩個人這麼寫是模仿,三個人這麼寫就是抄襲了。再完善的套路也有弊端,一遍兩遍看不出來,多看幾遍什麼毛病就都出來了。所以自己寫的時候絕對不能套路,我都知道他毛病在哪了,我自己還犯?

然而真正寫的時候,問題全來了。人家那一套東西也許有問題,也許有不合理的地方,但人家那個套路是千錘百煉的東西,是經過實踐檢驗的。你可以作出一些改進,避免犯下別人所犯的那些錯誤,但你要突破別人的套路限制,就勢必會犯下更多新的錯誤。結果你的小說裡沒有出現你不想看到的錯誤,但它看起來甚至比別人那篇被你詬病的小說更加糟糕。而如果你只是機械地模仿別人,不對套路作出任何突破,那麼你這篇作品的天花板一開始就已經定了,也無法讓人有什麼新的期待。

所以我說,寫小說是很難的。每一個成熟的作家,前期都要經歷一段艱苦的模仿,學習別人的套路,熟悉套路,吃透套路中所蘊含的寫作規律。當他對寫作的領悟達到一定程度以後,才能跳出套路,形成自己的東西。


梁山老貓


不簡單。沒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沒有深厚的生活基礎,怎能寫出不朽之作呢。








將獲得更多更好


不簡單!絕對的不簡單!我最佩服的就是作家,尤其是寫小說的作家!可以說是公雞中的站鬥雞!不簡單有三:一難在刻畫人物;二難在構建情節;三難在傳遞思想。

刻畫人物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相同的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習慣和思想,一部小說裡往往人物眾多,在塑造每個人物的同時,既要保證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同時也要體現每個個體的一慣性,這就是一個難點。


構建情節

每個人物就好比一個齒輪,不同的齒輪在一部小說中要組建一個運轉良好的機器,這就是故事情節,我們看一部好的小說作品,就好像自己以上帝的視角觀看這世上發生的事,顯得如此真實又自然,一個人的經歷是有限的,但作家能在作品中構建真實而又不平淡的故事情節,這太難了!

傳遞思想

每個作家寫一部小說,都有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傳遞的價值觀,體現的精神內涵。而要在眾多人物、漫長的故事情節中,一以貫之地將這樣的思想準確無誤的傳遞給讀者太難,因為即使是兩個面對面的人,也可能無法讓對方瞭解自己的內心,而作家就是通過無聲的文字,讓你清楚他的所思所想,難!


題浮羅


題主你好,看到這個問題,我也想來湊一湊熱鬧,畢竟我處於正在寫的這個階段,感覺自己還使有點發言權的!

自我感覺這個答案應該分為兩種:簡單以及不簡單

為什麼簡單?

寫小說其實跟我們寫文章是一個概念,它需要一些架構,將這些架構組合起來,就是一篇文章,而將這些文章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小說。

小說有長有短,有興趣,有思路可以多寫一些,沒思路了,可以少寫一點!重點是

多少沒關係,小說的代入感如何才是最重要的!

它就像一顆球一樣,有一條主幹,在主幹的基礎上,又分化出更多的支路。

另外,我們在知道主幹之後,更需要提前知道結局,有了這兩點的基礎上,我們再去行動,內容有:怎麼做?如何做?做什麼才能達到?為什麼要這麼做等等一類的。

在這期間,一定要注意思路得清晰,越清晰越好!

為什麼不簡單

前面說了,寫小說跟文章是一樣的,我們再動筆之前一定要想好為什麼這樣寫,這樣寫的目的是啥?

但是往往多數人堅持不下去,或者說達不到這幾點,很多人的動筆只是一時興起,沒有絲毫堅持可言…寫到中途,發現跟自己之前想的不一樣,要麼去改,要麼重新,很多人痘選擇了重新來過!

總結:小說沒有難與簡單一說,當我們都瞭解並清楚自己要怎麼寫的時候,我們就會有很清楚的路線放在那讓我們去走…好比一條大道,擺到你面前,你卻選擇了旁邊的荊棘小路,你肯定會感覺到累!


青葉戀


作為四大文學體裁(小說、詩歌、散文、戲劇)之一的小說經歷了從古典到現代的歷史演變,其表現形式和題材發展也漸趨多樣和完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小小說)。按照內容題材分為神話小說、武俠小說、仙俠小說、偵探小說、探險小說、歷史小說、言情小說、科幻小說、恐怖小說。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從創作進度又可分為連載小說和全本小說等。

一部小說的構成要素,可粗略地分為內容因素(包括素材、題材、主題、人物、環境、情節等)和形式要素(含語言、結構、體裁、表現技巧等)。小說刻畫人物、架構情節、塑造環境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如人物描寫可從心理、動作、語言、外貌、神態、身份、相貌、體型、穿著等方面著手。既可以從正面描寫,還可從側面描寫。敘述事件,可以以時間順序,也可以空間為序,可以埋伏筆、置謎團;可以修辭,可以寫實。採用哪種方法、體例、結構都要依其內容、情節做出全盤安排和設計。

在我們這個快餐文化時代,極短篇、精短小說、超短篇小說、微信息小說、一分鐘小說、一袋煙小說、袖珍小說、焦點小說、瞳孔小說、拇指小說、迷你小說等——族繁不及備載——都是現在人們喜聞樂見的掌上文化形式。

小說文化說來並不繁雜深奧,但也有其自身創作要求。

談到小說創作的難易,不禁想到小時候學的《為學》: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也;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在具備一定文學修養、文化積澱和創作功底的前提下,經過刻苦努力,相信我們寫出一部有模有樣的小說倒也不是無法企及的難事。大家說,是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