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金庸小說中主人公武功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在對金庸小說主人公戰鬥力進行排名的時候,最大的障礙就是“狗雜種”石破天。


這其實是《俠客行》中開的最大玩笑,所有江湖上有名的高手都按照自己的文化修養去鑽研俠客島上石壁的武功,一鑽研就是幾十年光陰。沒想到卻被完全沒文化,滿眼睛都是各種“蝌蚪”文的石破天學成了俠客島上的絕學,成為了天下第一高手。

為什麼金庸小說中主人公武功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就連木島主也不禁感慨:

“原來這篇‘太玄經’也不是真的蝌蚪文,只不過……只不過是一些經脈穴道的線路方位而已。唉,四十年的光陰,四十年的光陰!”龍島主道:“白首太玄經!兄弟,你的頭髮也真是雪白了!”木島主向龍島主頭上瞧了一眼,“嘿”的一聲。他雖不說話,三人心中無不明白,他意思是說:“你的頭髮何嘗不白?”

於是我檢索了金庸小說中出現“蝌蚪”的內容,發現蝌蚪文總共出現在如下幾部小說中:

《俠客行》中俠客島的上的武功秘籍。

《連城訣》中血刀老祖的內功心法。他(狄雲)好奇心起,拿過油布小包,打了開來,見裡面又包著一層油紙,再打開油紙,見是一本黃紙小書,封皮上彎彎曲曲的寫著幾行字不像字,圖不像圖的花樣,也不知是甚麼。翻將開來,見第一頁上繪著一個精瘦乾枯的裸體男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面目極是詭異,旁邊注滿了五顏六色的怪字,形若蝌蚪,或紅或綠。

《鹿鼎記》中,需要韋小寶認字的絕大多數場合。

為什麼金庸小說中主人公武功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射鵰英雄傳》中,黃藥師讓歐陽克和郭靖比背書,郭靖見到《九陰真經·下卷》這幾個字時表示:“他(黃藥師)故意為難,這彎彎曲曲的蝌蚪字我哪裡識得?反正認輸就是了。”

換句話說,除了韋小寶根本不練武功以外,上面三個小說中主人公都是沒什麼文化催生的高手。但金庸小說中,除了滿眼都是蝌蚪文的石破天、狄雲、郭靖外,絕大多數高手都是文化程度極低,絕大多數高手的養成,都是通過“看圖”的方式實現的。

比如《天龍八部》裡,虛竹就是通過靈鷲宮山洞後的圖譜,完成了對逍遙派武功的學習。段譽儘管文化程度不低,但學習《北冥神功》也是通過圖譜實現的,當然,凌波微步不是。

《神鵰俠侶》裡,《玉女心經》就是一套刻在石頭上的武功,古墓派石壁上同樣刻著《九陰真經》,但除了“重陽一生,不弱於人”這幾句話之外,其他的也是圖形。

為什麼金庸小說中主人公武功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飛狐外傳》中,胡斐練習的“胡家刀法”,就是一套看圖識字的武功。

《射鵰英雄傳》裡,郭靖破丐幫的陣法,是通過看星星實現的。其實可以簡稱為“天圖”。

《笑傲江湖》中,令狐沖劍法大進之前,靠的是華山後山洞裡偶然發現的石壁中五嶽劍派的劍法圖譜,完成了劍法的第一次進步。

《碧血劍》中,袁承志作為穆人清的關門弟子,但穆師傅天天在外面跑,袁承志也是通過圖譜,實現了對華山派武功的學習。

《鴛鴦刀》更絕,據說藏著大寶藏的鴛鴦刀裡,就藏著四個字:仁者無敵。這顯然是對文化的諷刺。

當然,《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或許是唯一的例外。在練完《九陽神功》後,用油紙把書包好,埋起來了。

為什麼金庸小說中主人公武功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那麼,為什麼幾乎金庸小說裡,幾乎所有的高手的成功,都離不開圖譜的支持呢?

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武功的傳承通常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通過前文所述的圖譜完成傳承的;第二種是通過紙質文字,比如《凌波微步》、《獨孤九劍》的總綱篇、《九陰真經》的上下冊等等;第三種方式則是師徒之間的相互傳授。

但問題在於,通過紙質完成的傳承,會隨著各種機緣巧合消失不見。比如《笑傲江湖》中武當派張三丰親手寫的《太極拳經》就是被魔教進攻武當山的時候搶走了。如果不是任盈盈親自送還,以沖虛和令狐沖的關係,沖虛也不好意思要;再比如《辟邪劍譜》是一套記錄在袈裟上的武功,由於林平之擔心袈裟被嶽不群發現,所以在記熟袈裟中的內容後,直接放火燒掉完事;至於《葵花寶典》原本就是任我行打算坑東方不敗的產物,東方不敗一死,《葵花寶典》就被任我行用內功撕扯的粉碎。

為什麼金庸小說中主人公武功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然而,師徒之間的傳授更是如此。師傅隨時有發生意外的可能。比如耶律齊在還沒學會降龍十八掌的時候,襄陽城破,全家老小自殺。以至於到了《倚天》中,史火龍就只會十二掌的,後來和成昆再打一場掛掉,丐幫的獨門絕技降龍十八掌便徹底失傳了。(打狗棒法或許因為楊過會的關係,傳承了下去)

師徒相傳所在的另外一個問題在於,師傅有可能不會教徒弟。有些人天生武功一般,但特別會教書;而有些人武功很強,但就是不會教徒弟。最典型的就是郭靖,不管我們說郭靖武功有多強,但郭靖的徒弟基本清一色都是醬油。

為什麼金庸小說中主人公武功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所以如此一來,將門派中武功放在石壁上,似乎是最好的選擇。問題在於,為什麼石壁上通常不刻文字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中國古代的識字率極低,到了清朝,人們的識字率才大於5%。而江湖中人原本就很難有機會接觸正式的文化教育。甚至少林寺雖然有藏經閣,平時也並不禁止少林弟子進入藏經閣閱讀,但問題在於:虛竹當了十幾年的小和尚,都只會唸經,我們什麼時候見過他翻經書呢?

顯然,就算是少林派給自己的弟子,不讓識字也構成了一種保密手段。更不必說其他門派了。

於是乎,我們看到,金庸筆下,但凡一個人稱為“文武雙全”的人,武功一定不會太高。比如慕容復、陳家洛;

但是如果一個人文化程度剛好達到識字的程度,又有機會看圖片,那一定有機會成為江湖中的大高手。

有圖必火啊!

為什麼金庸小說中主人公武功越高,文化程度越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