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已經3月了,拐點到底來了嗎?

細細粒de愛


其實拐點不是已經很明顯了嗎?疫情重災區的武漢明顯向好,疫情輕或者被控制好的地區已經在努力大規模的復工,街上的人多了,工作崗位趨於正常了,可沒有發生幾起疫情,我覺得這就是柔性的拐點。讓人不放心的是外輸的被感染的華僑等,這些人群,又給了我國增加了抗疫的擔子,所以權威部門宣佈疫情已經有了拐點還需一段時間呢吧。


a珍熹a


今天是3月2月,人們已經抗疫一個多月,那麼這拐點到底來了嗎?

說句實話,從媒體上看到鍾南山院士最早預估拐點是在2月6日左右,後來又說延期至2月下旬。而人們也都期盼拐點的到來,但真正對於拐點的含義,很多人並不十分清楚。其實拐點是一個數學概念,多用來說明某種情形持續上升一段時間後開始下降或回落。而在這次疫情中,這拐點則是指新冠肺炎的峰值到達最高時的節點。



如今,在舉國上下萬眾一心抗擊疫情下,我們採取了最原始卻也是最有效的隔離封閉措施,以遏制病毒的傳播。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我們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很長時間以來,全國除湖北省外,大多數省份連續多日已經是確診病例零增長,從各種數據表明,我們的隔離是正確的。




只要是我們維持好現狀,就是拖,也能將病毒拖垮。本來我們已經採取的措施已經阻止了病毒的傳播,試想新冠肺炎患者及疑似病例都在可控範圍之內,切斷了傳播途徑,這病毒的傳播就無法達到峰值,那麼這拐點來與不來也就不必太在意了。

照這種發展情形來分析,我認為拐點不出現反而是件值得慶幸的事!只要我們大家在這關鍵時刻,思想上不懈怠,仍然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還是嚴防死守,不給病毒傳播可乘之機,那麼即使是拐點不出現,我們照樣能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朋友們,對於我的這種觀點,你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各位朋友留言一起交流討論。


建行漸遠


已經3月了,拐點到底來了嗎?

關於拐點,之前鍾南山院士說過,疫情什麼時候達到高峰,很難估計,不過我想,應該在一週或者是10天左右達到高峰,不會大規模增加了。

根據模型預測,2月中下旬疫情到達高峰,在2月21日,鍾南山院士宣佈,最近這幾天,它已經達到了一個峰值。

2月23日,鍾南山院士在會議上表明,荊州的疫情看到了轉機,其實在2月份,高峰已經出現。2月21日開始,疫情沒有出現大的反彈。


疫情拐點有兩個標誌,疑似病例和發病率的下降

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提到,拐點如果出現了,會有兩個標誌,一是疑似感染病例下降,二是發病下降。

從全國疫情發展的趨勢來看,2月13日新增確診人數是最多的,因為湖北新增病例14840人,其中臨床診斷病例13332人,但是從2月15日開始,新增確診人數呈下降的趨勢。

疑似病例從2月11日開始已經逐步下降,從2月21日開始,疑似病例波動不大,一直是比較穩定的狀態。

3月3日疑似病例只增加了129人,疑似病例只有587人,隨著疫情防控力度的增強,還有檢測的加快,這個數據還會持續下降。


疫情完全結束需要到4月底,多省疫情逐步消失

疫情防控之難,在於武漢,它是最初疫情的發生地,也是全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如今,武漢的新增人數維持在百位以上,疑似病例也越來越少,有些省的疫情已經完全消失,比如:西藏,青海等等。

即使很多企業已經紛紛開工,但是疫情並沒有出現高的增長 ,說明我們的防控工作有力。

如今,隨著學校的逐步復學,我們要防止輸入型病例,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把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的病例完全清零。

在疫情還沒有完全消失的地區,不管是開工,還是上學,一定要戴口罩,做好防護工作。

鍾南山院士說過,4月底疫情能解除,只要我們再堅持一個月,相信不久之後,我們就能看到勝利的曙光。


星星媽育兒說


3月10之後疫情將逐漸減緩,增量將大幅下降。如果3月10日以後天氣逐漸回暖,氣溫明顯上升的話,疫情的結束將會提前。筆者查詢了北京的一個月的天氣,屆時北京的氣溫是介於2到13度左右;上海7到15度;重慶10到20度;哈爾濱零下5到9度;西安2到17度。南京6到18度。武漢6到21度——氣溫都在逐步上升且明顯。這是個好消息。

  所以,綜合判斷,全國總體疫情將於3月10日緩解(不再顯著增長)。湖北則會在在這個階段出現平臺期(化解存量),即單日增加確診人數小於50人。而浙江、廣東和河南三個疫情肆虐的省份和東北(天氣原因)則會滯後達到拐點期。


山東小尹在北京


今天3月2日。

截止2月29日,目前疫情全國累計確診79972人,現有確診34991人,疑似人數大幅下降為851人,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換言之,拐點已經到來了。

分項數據來看:

2月12日新增確診14109人,到2月18日快速下降到每日新增1748人,2月21日新增確診下降到3位數399人,從22日到29日,該數據分別為454人,416人,517人,411人,440人,329人,430人,579人。

很明顯新增確證這一數據從22日開始一直徘徊在400到500人之間,疫情防控到了一個相對平穩狀態,即鍾南山院士說的平臺期。

不過27日到29日,新增人數逐漸遞增,同時輸入性病例開始出現,院士擔心的問題出現。總體來說,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拐點已現。

新增疑似病例一直呈現下降趨勢,2月20日數據為疑似病例1614人,至29日該數據分別為1361人、882人、620人、530人、439人、508人、452人、248人、132人。這一數據說明,潛在的感染病例在逐漸減少,防控隔離措施取得絕對性的、重大勝利。換言之,可能感染的、已經感染的等均已經暴露出來了,現在剩下的工作就是防止輸入性和救治工作。

同時,湖北地區一直以來的床位偏緊現象出現逆轉以也說明了疫情還轉,2月1日,武漢終於出現了床位等病人的情況,這是絕對的疫情控制取得階段性勝利的體現。

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2月28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基本同意鍾先生的觀點,但我更樂觀一些。4月底除了湖北以外,全國其他省市我覺得就可以摘口罩恢復正常秩序了。不過,武漢這邊徹底解除可能還要長一點時間。估計到了3月底,武漢的形勢才會比較明朗。

結論:從新增確診、疑似以及相關專家的表態來看,疫情防控逐漸明朗,拐點早在2月20日就出現了,現在的重點是防止反覆和輸入性病例。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已經是3月份了,很多地區的工廠復工了,但是學生還沒有復課,去大街轉一圈,很多商店都是閉門謝客,去超市和藥店都要排隊量體溫,小區門口的關卡還沒有撤,不知道這種狀況什麼時候是個頭。


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截至2月29日,全國(不含港澳臺,下同)新增確診病例573例,環比增加34.19%,有所反彈。其中武漢新增565例,佔比超98%。武漢的反彈直接帶動了全國數據的上升,中心城市複雜嚴峻的疫情形勢仍需警惕。

疫情拐點具體將在何時出現?這是人們極為關注的一個話題。如今已經3月份了,除了武漢,其它很多地區連續多日出現了零增長,這說明疫情確實都到了有效的控制,我們就不要再糾結拐點的問題了,大家還需要提高警惕,不要掉以輕心,出門做好防護,儘量不要到人員密集的地方去。希望疫情早點結束,


豫南小平


剛看到一個消息說韓國新天地集會中3000多人的確診病例裡面,有2000多人曾經與到過武漢的42位病人有過接觸。我們不背這個鍋。日本媒體爆料說,發現從美國回來兩例病人確診病例,既沒有中國人接觸,也沒有與武漢的人接觸,而是美國人傳過來的,美國的流感病毒裡面就有不少是新冠病毒患者。眾說紛紜,有帶考證。
就在上個周我們大山東的青島,煙臺,威海等地接受了韓國直飛的班機。威海下飛機的全部人員就地隔離了。而煙臺和青島卻要求自己在家自行隔離14天,這些地區剛剛控制住了疫情,沒有新的確診病例的上報人數,我們以為疫疫情已經到了拐點,沒想到韓國直飛直降的人員又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各地的中小學生高中初中大學開學時間又往後延遲了,沒有了明確開學的消息,很多孩子都在家裡上網課。


防控形勢更加嚴峻了,形勢更加緊張,本來都已經準備開放的措施又開始變得嚴峻起來,農村依然是封村封路,而城市各個小區的出行把關更加嚴格,除了發放出行證,也有兩天改為三四天才能出行一次,大家儘量的不到集聚場所去,連超市都很少去。

真正的拐點並沒有到來,所謂的疫情拐點到來就是有一個高發期。現在我們這各地疫情控制的都非常的好,就怕現在外來輸入新的傳染源。除了中國控制的很好以外,其實現在世界各地都已經開始爆發疫情。所以我們的強制隔離措施還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現在疫苗還沒有生產出來,可能也許會到4月底或者6月底,所以大家不能掉以輕心啊。病毒變異已經有些人27天都不發病,這是一個潛在的危險。拐點到來還是個未知數,所以在家自動隔離依然是最低成本的有效措施。只要我們全民一心,相信隨著氣溫回升,疫苗抓緊研發,疫情一定會得到很好的控制,期待春暖花開,人民早日恢復正常工作與生活。


豔陽之美


今天是三月二,我今天早晨查閱了全國的疫情,到底是什麼樣的,今天真是可喜可賀,昨天是3月1號,疫情來個開門紅。2月29號那天,全國新增加冠狀肺炎病例579人,疑似病例132人,死亡人數35人,治癒2626人,在3月1號這一天,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病例,一下降到206人,死亡人數42人,治癒人數2843。看到這個數字,真的降下一半去了,鍾老先生的推測,四月底拐點就要到了。

這張圖表上就看出端詳了,看到這個數字也是非常高興的,全國的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病例,跟2月29號相比較,一下子降下來一半還多,按照這個速度降下去,就是應了中老先生的渴望,四月底結束,但是結束並不代表,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會全部的消失,就是武漢清零以後,它還有一個潛伏期,潛伏期在28天以後,如果那個時候全國沒有一例病例出現,那說明這個病毒已經消滅掉了。

從湖北省,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圖表來,這就說明了去了湖北省以外,剩餘的全國各地的省市區,今天的增加人數在十個人,雖然增加的減少了,但是還得增加,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也是不能忽略的問題,我們自己要有自我保護意識,沒事的時候儘量還宅在家裡,如果想參加工作的農民工,提前做好安全措施,給自己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這是對自己負責任。

現在是春耕生產,雖然全國各地農村那裡,還算是安全的,但是也要有防護的措施,在種地的時候,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長時間跟別人嘮嗑,每天堅持把口罩戴上,這叫自我防護意識,如果每個人都帶慣了口罩,那就養成習慣了,這是非常重要的,3月份拐點還沒到來,等四月份在再見成效,我想終歸有一天,拐點就會到來的,只要我們齊心合力,什麼都能辦到的。


三農剛子


已經3月了,拐點到底來了嗎?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疫工作,自從1月23日武漢封城開始,便拉開了各地預防新冠病毒的序幕,到今天3月2日,已經是經過第39天時間了,是第三個14天潛伏期的第11天。依據鍾南山院士的觀察分析和預測,第一個疫情拐點在2月中旬已經到來,也就是說各地新增確診病例第一次開始停止增長,轉為下降的趨勢。由於新冠病毒異常的狡猾性,當疫情連續出現十幾天的下降後,突然反彈。這就讓人對疫情的拐點不感興趣,而轉移到新增確診病例人數何時降到為0時,是最感興趣的。而疫情的拐點,只能描述疫情變化的狀態,對疫情的控制只是表示疫情的轉折點,對整體防疫,直到消滅病毒為止,沒有多大的現實意義。~

當前,人們最關心的是疫情“四類人員”的歸零和保持歸零的時間,是防疫工作的最終目的。這就是說,在防疫過程中,新增確診病例人數歸0,疑似病例人數歸0,確診病例治癒出院歸0,現有病例降至為0。這就是說,整個防疫工作後期,這四類人員全部歸零後,並且保持兩個14天潛伏期內是0的狀態,才是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勝利,才是全面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的時候。這些問題是目前人們最關注最感興趣的事情,比疫情拐點重要得多了。~

今天各地整體的疫情是:新增確診病例人數是206人,疑似病例是141人,今日治癒確診病例出院人數是2843人,今天現有在治病例負增長-2679人。今日來自湖北重疫區疫情報告是:新增確診病例人數是196人,累計確診病例人數是67103人,死亡確診病例是2803人,已經治癒出院病例人數是33757人。從這些數據看,疫情仍然存在,新增確診病例仍然出現,四類人員歸零的時候,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實現,目前,各地防疫一線上的所有勇士們,正在日夜拼搏奮戰,相信在很短的時間裡,降服新冠病毒疫情,儘快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

總之,3月份已經到來,各地早已經出現了28個省市區新增病例達到了零增長,多個省市區連續出現多天的零新增,疫情有了良好的轉機,但疫情的警鐘長鳴,戰鬥仍然繼續,是正處在最後的關鍵時期,大家要牢記自我保護意識,不出門,不添亂,愛護自己就是愛護他人,就是為社會作貢獻。我們要繼續呆在家裡,堅持、堅持、再堅持,忍耐、忍耐、再忍耐!勝利是屬於我們的!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鄂東三農


大實話:客觀來說,數據在降,但是拐點依然沒有到。

從這段時間的確診新增數據來看,不但有很多省份連續多日出現零增長,並且就算是情況最嚴重的的湖北地區也是從之前的每天新增上千例到現在的幾百例。情況看上去似乎就是一片大好,但是,這隻算是數據意義上的拐點,並不能說是現實意義的拐點。

因為就現實意義的拐點來說,那本應該是從某一時刻或者某一時間段開始,病毒徹底被控制,然後慢慢恢復至正常水平。但是,現在的現實情況是,雖然中國的疫情明顯已經得到了控制,而其他國家像日本,韓國這些地方則才剛剛開始。

要知道,這個病毒可是全球性的,世界上有任何一個國家沒有控制好,都有可能影響全世界。而現在韓國和日本出現疫情,並呈現規模性爆發的跡象,只能說明疫情防控的任務依然艱鉅,說直白一點就是我們目前只是在進行防守,而無法完做到控制。

那麼,什麼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拐點呢,那就是行之有效的疫苗研發出來了,打一針,病毒就被剋制住了,然後問題都迎刃而解。或者說病毒無法在自然界存活,無法正常傳播了,喪失了感染能力,那麼也可以稱之為拐點。

因此,從現實意義上來說,只有病毒不在具備感染能力了或者說我們找到了控制的方法,那麼才能稱之為拐點到來了。而現在每天依舊有新增,依舊無法徹底控制,那就不能說是拐點以來。但是,在防守方面確實可以說早就過了拐點了。因為我們也確實做到了防止其更大範圍地進行擴增,並且這也是我們實打實能夠感受到的。

最後,也希望大家一定要明白,這就好比打仗一樣,是分進攻和防守的,雖然防守的一方往往會吃力一些,但是,在面對強大的敵人的時候只有堅固的防守才能笑到最後,盲目出擊只會適得其反,我們也一定要做好這最後的防守。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