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嘉陵江畔 一對鐵路夫妻“疫”情戰場上的“執子”之手

嘉陵江畔 一對鐵路夫妻“疫”情戰場上的“執子”之手

“客車T8次司機,1道出站信號好了,1道發車。”2月29日16時20分,在略陽火車站信號樓,趙拓邊用對講機與司機聯控發車,邊緊盯電腦屏幕上的光帶由白色變成紅色,再變至灰色。

該站位於漢中市略陽縣境內嘉陵江畔,地處秦嶺腹地陝甘川三省交界地帶,是陝南地區最早的火車站,也是寶成鐵路上的一個重要車站,隸屬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漢中車務段管轄。今年31歲的趙拓,是該站一名車站值班員。

嘉陵江畔 一对铁路夫妻“疫”情战场上的“执子”之手

堅守 是青春責任擔當

車站值班員是車站鐵路運輸工作的統一組織者、指揮者,如同車站的“大腦”一般,既要保證每趟列車安全正點地接進、發出,也要保證當日車站所有行車工作安全有序進行。

趙拓的工作,就是辦理日常67趟旅客、貨物列車的接發,以及協調指揮,及時為略陽鋼廠有限公司、略陽大唐發電有限公司及相鄰的橫現河車站輸送物資。每次當班,他努力讓自己時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時刻保持頭腦清楚。總是認真核對階段計劃、調車作業計劃;認真確認接車進路,精準地算好列車運行間隔時間,在不影響接發列車情況下,進行切割正線調車作業。

一趟列車從進站到出站,一鉤調車作業從準備到結束,都要經過幾十個作業環節,趙拓每個班中,要用規範標準的行車用語,同列車調度員、信號員、機車司機、調機司機、施工人員等聯控呼叫許多遍,遇到列車無線調度通信設備或聯繫電話聽不清時,還得反覆呼叫,直到對方準確無誤地複誦並核對無誤。春運期間,工作量加大,高峰期,趙拓每3秒就會下達一個指令,一個班下來,下達各種行車指令大約2000個以上。除此之外,每個班11個小時660分鐘,趙拓還必須連續不間斷地盯著電腦屏幕。

長時間精神高度集中,加上高頻度地聯控作業,他需要喝茶提神醒腦,他的嗓子也特別需要滋潤。但是,為減少離開崗位的次數,他渴急了才會大口喝幾口水。嗓子實在難受,就吃一塊潤喉糖。他還和同事練就了“小雞叨米”式的吃飯模式,快速地扒口飯,趕緊抬頭看下電腦屏幕。就連上廁所也是快速跑去又跑回。

嘉陵江畔 一对铁路夫妻“疫”情战场上的“执子”之手

陪伴 是最長情的告白

2020年春運,是趙拓的第5個春運,也是他新婚後的第一年。

宋琳娜是陝西省興平市桑鎮中心小學老師,不僅在校擔任語文、英語老師,還擔當三年級的班主任。忙碌了一個學期,終於放寒假可以輕鬆一下了。

考慮到鐵路工作的特殊性,趙拓要堅守崗位,她顧不上休整,趕回西安周至老家,安頓好雙方家裡的老人後,在春節前夕,專門趕到了略陽。

嘉陵江畔 一对铁路夫妻“疫”情战场上的“执子”之手

夫妻二人相互“牽手”共戰疫情

車站信號樓裡,電話鈴聲、對講裡傳來的聯控聲、鄰站的呼叫聲、施工防護人員的說話聲……此起彼伏的各種聲音,聲聲入耳,趙拓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有條不紊地緊張忙碌著……

走近鐵路,親眼目睹了趙拓的工作場景,宋琳娜百感交集。“趙拓的工作看似簡單,但工作強度卻很大,還特別累心。”她到了略陽,常常親自下廚,為趙拓送上一碗營養湯。

趙拓休息的時候,他們還會牽著手,沿嘉陵江畔輕輕漫步,小別後的相伴,日子靜謐,卻非常甜蜜和幸福。

逆行 並肩戰“疫”情更濃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突然打響。

“休班時間,我隨時待命,隨叫隨到。”趙拓立即向車站領導主動請戰。宋琳娜則悄悄地攬起了為職工單身公寓消毒的任務。每天,她都早早地對樓道、衛生間進行消毒,等大家離開公寓去工作了,她又開始對一件件宿舍噴灑消毒液。大夥兒發現後很過意不去,“你們上班已經夠忙夠累了,這點小事,還是讓我幹吧!”宋琳娜微笑著說。

宋琳娜看到車站青工比較多,還主動同青年職工聊天溝通,分享一些在夜班後怎樣保證休息質量,怎樣提高免疫力,用蒸汽眼罩可以緩解眼部疲勞,有助睡眠等妙招。她還帶著大家一起鍛鍊身體,做學校的運動操,以及開展其他健康運動項目。

趙拓是共青團員,正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這次疫情防控是黨對我的最大考驗!”每次當班,他總是提前到車站,佩戴口罩,依次對自己和同事檢測體溫,提前瞭解當日行車工作重點。“醫護人員是白衣戰士,在一線與病魔鬥爭。我們鐵路職工也要有所作為。站好自己每一班崗,保證工作不出差錯,安全及時地接送旅客,保證疫情防控及時到達。”

大年初三,忙碌了一整夜的趙拓,回宿舍休息了一會兒。“最近幾天,車站售票口、候車室、進出站口的人員流動比較大,我去看看情況。”趙拓給忙著消毒滅菌的宋琳娜打聲招呼,像往常一樣,又趕到了車站,幫著疏導旅客,同時,積極給旅客講解如何防禦疫情。

10時40分,廣元至寶雞6064次綠皮火車即將進站。一位年逾古稀,沒有佩戴口罩的老大爺,在站臺上排隊。“大爺,您老怎麼不戴口罩呀?”“麼事,這麼大歲數了,不咋地。”趙拓發現後,趕忙上前去提醒老大爺,並耐心地向老人通報疫情,講解防控常識,得知老人沒有口罩後,他趕緊從口袋裡掏出一個新的醫用口罩,給老大爺戴上,並幫老大爺拿起裝滿蔬菜的竹簍,送老人登上列車。事後,大家得知,那個口罩,是他剛從藥店給妻子新買的。

最近,宋琳娜變得更加忙碌。因為疫情,學校開學推遲,她也暫時無法回家。自教育部頒佈“停課不停學”的通知後,她就在宿舍搭建了臨時課堂,為班上的孩子每天進行網絡授課。“陪著愛人過年、過情人節,為孩子們上網絡直播課,我的生活很充實,也非常幸福。”

“疫情以來,工作量增加,但因為父母的理解,尤其娜娜的支持,讓我工作、生活都很有序,一點也不覺得忙和累。”趙拓對同事說,“你看江邊的垂柳都出了新芽,春天來了,疫情肯定會很快被打敗的。”

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胡 毅 通訊員 陳燕 任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