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北大校友的智商税也敢收?这位卖口红的女神栽了……

最近,有一支新款口红,在网上火得不得了。倒不是因为这款口红被某个明星代言,而是这支口红与北大120周年校庆扯上了关系,,,

微信公号@硬核少女发了一篇软文广告《我把北大校徽上的红色做成了口红,献给颐和园路5号的你》,讲的是北大校友王梓发售了一款号称“北大红”的口红。

北大校友的智商税也敢收?这位卖口红的女神栽了……

“饮水而思源,为了报答母校北大的辛勤栽培,为了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款款深情,这名北大校友,自制口红献礼,命名为‘颐和园5号’,售价120元/支,限量12000支。

这不是支普通的口红,而是专属于北大女生的口红色号,‘把这抹红色,涂在唇上,就像用战袍和铠甲为自己加冕’。”

那么

非北大人可以购买这款

“专属于北大女生的口红”吗?

“当然可以,考不上北大

你就涂个北大口红咯~”

北大校友的智商税也敢收?这位卖口红的女神栽了……

借着北大120周年校庆的东风

截至今天上午11点

“颐和园5号”口红已经卖了快3000支

王梓贩卖了一波情怀

已经有30万入账了

北大校友的智商税也敢收?这位卖口红的女神栽了……

货卖得是好

但却惹怒了北大校友们

↓↓↓

很快,王梓被不少网友们“扒皮”了,她在软文中“女神”般的人设遭受了极大的质疑。

北大校友的智商税也敢收?这位卖口红的女神栽了……

虚构“本硕博均是北大人”假象

比如她的本科和硕士在北大就读无疑,但她的博士却是在中国传媒大学,但她在软文中却透露出本硕博均是北大人的假象。

个人经历涉嫌造假

另外,她所谓的“前央视《中国新闻》主播”,只是一个实习经历;

“CEN MEDIA”是一家澳大利亚计算机公司,而且创始人中没有王梓信息;全国杰出商界女性代表中也无法检索出她。

北大校友的智商税也敢收?这位卖口红的女神栽了……

甚至她在软文中浮夸造作的文字,洋溢着浓浓的“微商味”,还被网友们戏称为“北大口红体”,吐槽的跟帖也纷至沓来。

北大校友的智商税也敢收?这位卖口红的女神栽了……

@兔子汤感慨说:“北大口红事件充分说明了名校也总有1%的奇葩,小心把你扒个底儿朝天。”

打着母校的旗号卖口红,合法吗?

与吐槽相比,网友还发现,这款最新的“颐和园5号”口红,从上线的那一秒开始,似乎就已经涉嫌违法。

看似是送给母校的礼物,但“颐和园5号”毕竟是公开售卖的化妆品,理应受到食药监部门的监管。根据国家食药监局的《关于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有关事宜的通告》,自2014年6月30日起,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在产品上市前对产品信息进行网上备案。

北大校友的智商税也敢收?这位卖口红的女神栽了……

然而,@敏大在国家食药监局网站查询不到任何以“颐和园5号”为名的化妆品备案信息。换言之,这个未经备案就销售的口红,很可能被认定为是非法生产、销售的化妆品。

另外,广告中称,产品“委托上海国妆生产”,然而最接近“上海国妆”的公司可能是位于上海的“国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并不包括化妆品的生产。

现在看来,看似高大上的“颐和园5号”更像是一个三无产品。

北大校友的智商税也敢收?这位卖口红的女神栽了……

微信公号@黑白漫话表示:“细观王姐姐的整篇文案,讲的都是本人多么厉害,北大人多么厉害,对于产品本身、质量安全保证、使用感上,描述不多。在打假呼声此起彼伏的今天,产品的合格报告和资质证明自是商家必备。何况作为一款涂在口上的产品,质量安全更是重如泰山。”

除了产品质量问题外,王梓在文中将“颐和园5号”与北大校庆挂钩,事实上,它并未得到北大官方的授权,因此王梓也耍了个小聪明——口红名称不含“北大”字样,却和北大的地址“颐和园路5号”相似,让不少人误以为,这款口红是北大校庆官方出品。

这款口红涉嫌剽窃他人创意

经过舆论的不断发酵,有北大校庆执行团的同学爆料,“颐和园5号”是在剽窃他人的创意。

北大校友的智商税也敢收?这位卖口红的女神栽了……

@TonyZ 还透露,校庆筹委会曾与欧莱雅等接洽过,但并未成功合作,再加上时间问题,筹委会放弃了北大红口红这个项目。后来得知有人做了出来,并吐槽“管体,包装的设计真是有点惨烈,应该都是用的公模设计,没有开私模,感觉还是5年前的模具,看这个做工,我估计成本在10元左右。”

北大校友的智商税也敢收?这位卖口红的女神栽了……

借卖口红收智商税?自作聪明!

贩卖情怀也好,赚校友的钱也罢,说到底也不算是什么坏事,但“北大口红”事件之所以引发了如此大的负面舆情,恐怕和贩卖者“收智商税”的姿势有关了。

@ShiningDarkness 说出了一个高赞评论:“收智商税请远离学院路地区,否则容易被扒皮扒成骨骼标本。”

“新京报评论”认为,“校友专供”这点成了许多北大同学格外愤怒的原因,“我好不容易考上北大,就是为了给人当韭菜的吗?”

微信公号@北大新媒体一语道出了这场营销翻车的原因:“试图把‘左手事业右手家庭’的微商文风、个人成功轨迹汇报的文体、以及‘北大女生都是身披铠甲的女战士’的尬情怀,连同无资质也无质量保证的口红打包出售给北大校友,这一群体显然不会买单。”

文章指出,纵观王梓所写的微信文章,献礼校庆是假,借势宣传自己及其牛奶品牌是真。通过消费母校营销自己,稍显愚蠢和低级。文章中未见得有真正的情怀,倒是有满满的自恋。

不少网友认为,虽然王梓是一名“资深”北大人,但她或许对北大精神理解有所偏差,才会导致“北大口红”事件中的满屏尴尬。

“真正引起校友们群起攻之的原因,或许并非是否侵权、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之类产品本身的问题,而是在于“师姐”的姿态。”@Serene 说,师姐拥有大多数人羡慕的世俗生活,但却不是最能代表北大人精神的那一个。当师姐选择在母校的生日时,以如此高调的姿态回到校友的视线,甚至还想利用北大的标签赚一波校友的钱,这便戳中了几乎所有校友的反感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周到上海。

北大校友的智商税也敢收?这位卖口红的女神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