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大中通寶陶幣見過沒,請問幹嘛用的?

東子聊玩意


大中通寶是明太祖朱元璋未開國時鑄的錢幣,時按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洪武元年(1368年)建國號明,鑄洪武通寶錢,停鑄大中通寶錢,鑄大中通寶七年。

大中通寶,青銅質,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種,有光背、紀地名、紀值等。

1361年(元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設置寶源局,開鑄大中通寶錢,與歷代錢幣(因為當時除元錢外,還有好幾個義軍王都在鑄錢,韓林兒的龍鳳通寶,張士誠的天佑通寶,除壽輝的天啟通寶俗稱徐天啟的,天定通寶大義通寶等。)以四百為一貫,四文為一錢,之後又命江西行省設置貨泉局,鑄大中通寶大小五種錢幣等。

你的這種大中通寶陶幣沒見,歷史上有製陶幣者,都不是行用幣,而是作為一種冥幣,陪葬用的,不是實用流通幣;但細看你的幾枚陶幣,雕刻痕跡明顯,顯然不是模製的,而且雕刻痕跡新鮮,應該是老陶坯新雕工的臆製品!


瀨河之水


大中通寶是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元末起義軍領袖朱元璋稱吳王時所鑄。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市)設寶源局鑄“大中通寶”錢,以四文為一錢、四十文為一兩、四百文為一貫。大中通寶,錢凡五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各等錢均有光背、背字兩種。大中通寶背字記京城及各行省簡稱。當十錢除記地外,註明“十”字,表“當十”之意。“京”字當十錢較各行省當十錢微大。 此錢鑄造較為精美,並有一定的存世量,當屬熱門品種,有不錯的市場價值和升值空間。

朱元璋還陸續發行帶有地名的貨幣,如鄂、京、浙、廣等簡稱,鑄於銅幣背面,因之形成了多種等級的大中銅幣系列。 “大中通寶”背十錢價格在2000元左右,而部分紀地錢為了昭示朱元璋的豐功偉績,只象徵性發行,傳世極少。物稀則貴,如背系大中,價格在2500元;錢幣背穿右側鑄“廣”,並上穿鑄“十”的錢,價格也在人民幣3000元左右,具有極高收藏價值。

你這樣的我真的沒有見過。





藏品分享


朋友你好,這不屬於錢幣。是古代廟宇建築、墓葬中的嵌磚(裝飾用),我曾見過一塊方條型嵌磚,上面排滿了這樣的錢紋(翻印上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