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企業發展“恆心”從何而來?

5月3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保護外資合法權益,嚴打侵權假冒、侵犯商業秘密、商標惡意搶注等行為,大幅提高知識產權侵權法定賠償上限。有關專家指出,隨著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系列擴大開放政策措施落地,中國正在營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將為世界創造更多的“中國機遇”。

企業發展“恆心”從何而來?

為什麼要加大產權保護的力度?著名經濟學家常修澤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列出了三條理由。

第一條,產權制度是我們國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石。

第二條,它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特徵,產權保護,不要小看,不光是中國的命題,它是一個人類的命題。

企業發展“恆心”從何而來?

常修澤在演講時提到,歐洲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諺語:老百姓的房子,風可進,雨可進,未經主人同意國王也不能進。這就是非常嚴格的產權保護觀。

企業發展“恆心”從何而來?

第三條,這是我們中華的優秀的文化遺產。

對於產權和人們心理和社會心理的關係,常修澤在《中國經濟大講堂》中以《孟子·滕文公》中的話解釋了產權保護對人民安全感、社會整體信心的作用。“第一句話是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它後面還有八個字,苟無恆心,苟就是假如,沒有恆心的話,他說了四個字,第一個是放,很放蕩;第二個是闢,怪僻;第三個字,邪,這我不用解釋了,很邪性;第四個字,奢侈的侈,很奢侈,不過日子,懶漢,二流子,今日有酒今日醉。

苟無恆心,放辟邪侈,我告訴你,這四個字振聾發聵,就是它這裡揭示了一個恆產跟恆心的關係,產跟這個人的關係。”

企業發展“恆心”從何而來?

常修澤繼續以劉曉慶主演的電影《芙蓉鎮》為例,“有一個反派人物,叫王秋赦。他是個二流子,吃喝玩樂,把地都糟踐了。最後這個電影的最後一幕,是讓王秋赦左手拿著鑼,右手拿著槌,敲鑼,他喊了三個字,運動了,運動了,就這些人特別喜歡搞運動,只要搞一把運動,反正我沒有產,我也沒有恆心,你搞一把運動,我就分一點,我再吃喝玩樂,再過一段,再運動了,我又搞一把,這個對社會的心理影響是非常之大的”。

企業發展“恆心”從何而來?

2016年的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公佈了《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繼保護產權之後,2017年9月25日,十九大召開之前,中央又下了第二個文件,保護企業家,這裡面提出了再次強調要依法保護企業家的財產權,依法保護企業家的創新權益,不光是他的財產權,還包括創新以後的創新權益。常修澤認為:“這兩個文件,我個人覺得是我們今天討論完善產權制度保護,完善產權制度的重要的落腳點

,這個問題非常關鍵,你假如說產權得不到好的保護,企業家得不到好的保護,企業的精神得不到好的激發和鼓勵的話,那麼我們很多事情不好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