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以特幣和比特幣,誰是最後的頭號玩家?

說起前不久大熱門的科幻遊戲電影《頭號玩家》,除了激動人心的情節和刺激的特效以外,很多人最感興趣的可能當屬裡面豐富的財產獎勵了,可能很多朋友就要問了,這種虛擬得甚至像遊戲一樣的東西,真的能夠給我們來帶實際的收益嗎?

數字貨幣不就是嗎?很多瞭解數碼科技這一塊的朋友對比特幣這個大名鼎鼎的名詞一定不會陌生,從2009年誕生以來,比特幣在發展道路上一路過關斬將,打敗了眾多來自傳統市場的對手諸如黃金、股票等,終於在這個領域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並且將“數字貨幣”這個概念帶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現象級”概念。但是,比特幣經歷了這麼長時間以後,因為自身架構和算法設計等問題,漸漸開始出現難以應對各種新形勢的侷限,這樣很多支持比特幣的老玩家們感到犯難:繼續持有比特幣吧,很有可能被割韭菜,不支持吧,萬一它又漲回去了呢?

以特幣和比特幣,誰是最後的頭號玩家?

不過,最近比特幣的表現正在一步步消磨掉老用戶們最後僅存的一點信心和耐心。本以為在五月中旬的紐約“區塊鏈周”以後能夠乘著這股春風迴歸20000美元大關,結果最後卻還是一蹶不振,在小範圍波動以後,比特幣的市場成交價還是降到了7500美元以下,使得不少用戶紛紛出逃。

這些出逃的用戶和資本又到哪裡去了呢?筆者調查發現,很多用戶都選擇了另一款叫做以特幣的數字貨幣產品,相對於比特幣來說,這款數字貨幣的誕生時間更短,架構和算法設計更新,最重要的是市場單價還比較低,具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同時,以特幣所採用的算法設計也比比特幣領先一些,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防止DDoS攻擊的破壞,而且更加封閉的儲存空間能夠防止不法分子的盜竊行為。而且,因為採用P2P的傳輸模式,用戶之間的交易渠道也更加封閉和隱秘,交易確認時間更短,不法分子利用各種嗅探軟件進行監視的可能性和成功率也就更低,能夠充分保證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和財產交易安全,這是比特幣的安全算法難以達到的。

而且,以特幣已經建立了全球範圍內的分佈式網絡,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用戶自己的節點,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數據傳輸網絡,達到了區塊鏈3.0的技術標準。

最後,以特幣不僅礦池儲備更大,是比特幣的5倍,而且市場單價更低,更適合新用戶作為第一款數字貨幣產品持有。

通過以上的對比和分析,在不久以後,筆者更相信以特幣能夠成為最後的“頭號玩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