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程序猿已經不再自稱為程序猿了,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換了一個稱呼,"美"其名曰"碼農"。那麼,"碼農"的切確含義是什麼呢?我們來看一下百度百科的解釋:碼農一般指從事軟件開發職位的職員,學不到新技術,同時也是部分從事軟件開發工作人員的一個自嘲的稱號。看到這,我想大家已經明白了,其實"碼農"就是屬於依靠複製粘貼將各類代碼鏈接的IT從業者。
但是,你真的以為所有程序猿都能自稱為碼農嗎?碼農也是有標準的,而且碼農的標準還不低,說不定,還有許多程序員沒達到碼農的標準呢!隨著碼農一詞的發展,也漸漸衍生出許多與之相近的詞——碼奴、碼畜等。並且,居然還有人特地給這些詞劃分了清晰的界線。下面我們來看看程序猿到底有哪些級別之分。
IT領袖:年入過億(例如任正非、馬化騰、李彥宏、丁磊、馬雲等,包括期權股票以及投資理財等收入。)
IT大哥:年入千萬(級別次於以上幾位大佬的公司老闆,不缺錢,普遍對上一條裡的人物羨慕嫉妒恨。)
IT精英:年入百萬(各IT公司副總裁級別人物,包括COO、CTO等,大多為職業經理人,賺夠錢就跑。)
IT人才:年入50萬(各IT公司總監級別人物,有房有車,生活壓力相對較小)
IT工程師:年入20萬(高級經理級別,有房貸,生活壓力大)
IT民工:年入10萬(經理級別,基本無房,學會裝逼,生活壓力大)
碼農:年入6萬到10萬(工作三四年,租房,繼續混日子)
碼奴:年入3萬到6萬(工作一兩年,租房,混日子)
碼畜:年入低於3萬(剛畢業的,租房,傻樂)
看完上面的劃分,你是屬於哪個劃分呢?是不是意識到了碼農與真正程序員之間的區別呢?如果沒有,我們繼續往下看!
1、碼農寫的是代碼,程序員寫的是系統
從本質上講,碼農就是你讓他寫什麼他就寫什麼的"機器人才"。所謂的碼農大多通曉幾門編程語言,但是卻於商業上面並不熟稔。當然他只是不感興趣而已,他想做的只是寫代碼。
而程序員則希望能夠創建出一些特別出彩的東西——無論是從技術角度還是商業角度去看。他更感興趣的是自己的app能夠被廣泛使用,他渴望知道"WHY",而不僅僅是"WHAT and HOW"。
2、程序員更像是partner
正如我前面一點所說的,程序員更注重深度挖掘,這也意味著他非常在意最後的結果。他會比很多碼農更心甘情願地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公司的app上面。
這就是為什麼在現實世界中的共同創始人,總是這樣兩種人——一個搞企業,還有一個,對了,沒錯,就是開發人員,而非碼農。
3、程序員會質疑你的決定
這其實是一件好事,真的。因為很多創業者往往會頭腦一熱就隨便做出一個決策來。而這時,程序員卻並不會盲從,至少會問問"WHY"——這樣一來,你至少得先回答自己然後才能搞定程序員。
最後的結果通常會是這樣,程序員會提出另一種不同的解決方案,可能會更簡單,而這實質上是在為您節省時間和金錢。
4、程序員並不拘泥於一種語言
一個程序員的職業生涯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不再想著"我擅長什麼語言?",而是開始考慮"什麼工具(編程語言等)最適合解決這個特定的項目和客戶?"。
這在商業決策上同樣如此——開發人員能發散思維,從大局著手,如果可以用開源的方案取得相同的結果,他就不會非要你去購買一些非常昂貴的軟件。
5、程序員可以管理碼農
程序員這個職位需要的是一名架構師,一個CTO,一個胸有成竹心胸寬廣之人。他應該是一個連接商業世界和代碼世界的橋樑。所以,這個"橋樑"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他的存在使你的工作更為輕鬆——你可以將技術方面的事情授權給他,再也不必事無鉅細通通親手去做。
所以,如果你正在為你的公司或者初創企業尋找一個技術人員,那麼記得要找的是程序員,而不是碼農。
總之,牛逼的程序員能夠依靠經驗和其邏輯,設計出高效地算法,更好的解決問題。對於真正的程序員(非初級程序員,也非碼農)而言,他們不僅是枚資深的IT從業者,還熟悉與客戶溝通的技巧,在幫助用戶解決問題的時候瞭解用戶的需求,進而迭代產品;他們可以深諳獲取用戶需求的技巧,也懂得市場分析、技術執行分析、價值分析估算項目的風險;他們能獨立完成項目使用文檔的能力,甚至都可以獨立完成一個項目。他們與純粹的碼農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差異:碼農靠體力為生,真正的程序員不僅體力行,其也靠腦力,靠思維邏輯上的突破、靠團隊管理贏得個人魅力。
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隻真正的程序猿,那麼就請來深圳雲和數據。深圳雲和,只培養程序猿不造碼農!
閱讀更多 雲和數據深圳中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