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校園禁手機,教師要保護好自己

學生玩手機影響學習這毋庸置否,校園禁手機,這已經是一個老話題。針對學生帶手機的規章制度一大堆,但收效甚微,學生似乎不吃這一套,校園學生耍手機很是瘋狂。

為了抓學習,看到學生玩手機,教師真是氣的吐血,教師的做法很不冷靜!

校園禁手機,教師要保護好自己

教師的通常做法是沒收,或者強行保管學生的手機,其實這些行為已經違反了國家的相關法律。

法律有根據!

中小學雖然未成年,但作為獨立的公民,理所當然地享有自己的財產所有權,這是憲法賦予每一個人的神聖權利。

所以教師收學手機,或者強行保管,就是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所有權!

為什麼教師會“理直氣壯”?

原因有:

一是對於學生玩手機,家長的態度是支持老師沒收學生手機的。教師“天真”地認為家長授權了,就不違法了。

二是學生認為自己不應該在課堂上玩,老師沒收了,是自己活該。

三是老師“天真”地認為沒收學生手機是教育學生,有的會在放學後歸還,叮囑別再攜帶了,有的會在學生取得好成績後或者學期末歸還。

由於學生的自制力和抵制各種不良誘惑的能力較差,學生帶手機來校弊遠大於利,影響了正常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成績。

但是校園禁手機,經常導致師生衝突,有的出現了師生互懟課堂的現象,教師失了顏面,又違了法。

校園禁手機,教師要保護好自己!

一是熟知教育法規體系。我國已經形成《憲法》中有關教育的條款、《教育法》、《義務教育法》以及各級政府頒佈的有關教育的行政法規等教育法規體系。同時還有《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專門法律,兩者為中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教師要深入學習和了解有關法律,保護學生的法定權利。

校園禁手機,教師要保護好自己

二是建立嚴格公正的教育執法制度,應家長代表的要求,並徵得學生家長的同意,要求學生不得帶手機來校,學校隨時免費為學生提供電話和老師的手機,讓學生可以與家長保持聯繫。

三是正面引導學生不要帶手機來校,並由值日員教師加強巡視,如發現學生在課堂上或夜修熄燈後還玩兒手機,則通知家長來校拿回手機;如家長無法來校的,則尊重家長的同意可由班主任代保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