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15個月洗一次澡,體能退化到45歲,大學生軍人用青春保家衛國

他,是跨上駿馬“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大義凜然的將士;他,是身披鎧甲“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保家衛國的軍人;他,是“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他叫朱振華,2004年畢業於西安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系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畢業後參軍入伍到了平均海拔4663米,俗稱世界屋脊的西藏阿里,一干就是近13年,這一路走來,他經歷了人生的歷練,用青春為保家衛國的詩篇畫上最美的色彩。

15個月洗一次澡,體能退化到45歲,大學生軍人用青春保家衛國

體能退化到45歲,他依舊保持樂觀

他今年36了,但始終洋溢著與年齡不相符的年輕氣息。導致他身邊很多朋友都曾半開玩笑地問他:到底喊你老朱還是小朱?他也幽默地回答:喊我老朱是尊重,喊我小朱是表揚。的確,從生理角度講,青春的尾燈都已經離他有好遠好遠了,而且經測定,由於高原的影響,他的體能實際已經退化到普通人45歲而且是從未進行鍛鍊的水平了。但他從不認為年齡是評價一個人青春與否的唯一標準,最重要的是心態,是是否一直保持著那顆當初奔跑在自己選擇道路上的初心。

15個月洗一次澡,體能退化到45歲,大學生軍人用青春保家衛國

面對強烈的高原反應,他也曾產生質疑

2005年3月,他初上高原,從新疆葉城到西藏阿里的多瑪,830公里的路程他們走了整整7天。路況太差了,基本沒有任何成型路基,大部分時候都是在戈壁灘上憑著記憶和地貌前進。強烈的高原反應讓他感覺自己幾乎就要壯烈了,從停車場到營區短短100米的路程他就休息了三次。沒有胃口,開始的半個月吃什麼吐什麼,體重劇減了15斤;沒有信號,沒辦法和家人朋友聯繫溝通;甚至沒有洗澡的地方,上高原之前他洗了一次澡,等到第二次洗澡已經是2006年的6月了,整整過了15個月。然而這些他都克服了,最讓他感到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在這種環境下能幹啥了,那個時候他甚至認為,他能堅持在這個地方活下來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至於建功立業?怕是鏡花水月了。

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又讓他找回初心

就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很有可能要放棄自己當初到西藏阿里鍊金而不是鍍金的時候,他聽到了一個故事。

在上世紀70年代,阿里軍分區有一位排長,他和他的未婚妻有近四年沒能見面。這期間,他們只能通過書信來傳遞愛情,在信裡,他們不止一次地憧憬未來的幸福。為了給這位排長一個驚喜,他的未婚妻準備悄悄去看望他,這位姑娘從老家出發,倒了十幾次車,輾轉到了拉薩;又在拉薩等了兩三天才找到前往日喀則的便車;等她滿懷希望地來到日喀則,卻發現通往阿里的方向沒有路了。那個時候從日喀則到阿里完全沒有任何成型道路,全都是在戈壁灘瞎跑,運氣好的幾天能到,運氣不好的能活著回來就是謝天謝地了。更何況當時已經是十月底,大雪即將封山,沒有一個地方的司機敢在這個時候單車前往阿里。姑娘這才知道她的心上人原來生活在這麼可怕的一個環境。但是,這更堅定了她要去看望自己心上人的決心。於是,她想辦法聯繫到了小夥子所在的部隊。萬幸,從拉薩軍區機關有一批重要的軍事物資需要緊急送往阿里,會途經日喀則,可以把姑娘捎上。得知自己的心上人要來,小夥子激動的整夜整夜睡不著,好不容易等到預計到達的那一天,他穿著嶄新的軍裝,胸前彆著閃耀的獎章,帶著他的兵早早地站在營區門口等候。遠遠地,車來了,姑娘卻沒有出現在駕駛室,小夥子很詫異,駕駛員指了指車廂,小夥子疑惑地掀開篷布,看到了他的心上人,姑娘靜靜地躺在車廂中間,像一朵盛開的雪蓮。她死了,死在了追尋愛人的路上,甚至沒能看到他最後一眼。小夥子抱著姑娘,淚流滿面,卻哭不出一點聲音。過了很久很久,他才默默地說了句:我想回家。他的團長告訴他:你回去吧,什麼時候想回來就回來,就算不回來,那也沒什麼。小夥子帶著姑娘回家了,安葬在家鄉,又義無反顧地回到了阿里。

這是個悲劇,聽完這個故事,他想了很久。那一刻,他的內心彷彿被一股強烈的力量撐開了,洶湧的情緒如同怒濤一樣淹沒了他整個身心,他很想大喊一番來緩解一下。等到平靜下來,他找到了他的初心:他再也不要讓那悲劇重演,他要讓這掛在雲邊的天路真正成為承載高原軍人愛情的鵲橋。

15個月洗一次澡,體能退化到45歲,大學生軍人用青春保家衛國

十年的奮戰,他用高原疾病成就夢想

2006年的一個夏季,他帶領機械組在海拔4800米的野馬灘修築路基,經過一個多月的日夜奮戰,順利完成了任務。那天來檢查的上級領導對他們的工作很滿意,朱振華也是志得意滿,準備組織轉場前往下一個施工點。但是就在當天晚上,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毫不留情地將他們的辛勞一掃而空,原本25公里長8米寬的土路基只剩下不到寬不過1米長几百米的土埂子。他的一名戰士,新疆的小夥子,一米九三的大塊頭,見到這種情形,幾乎崩潰,抱著頭蹲在地上泣不成聲。他也是恨的咬牙切齒,但是面對不講道理的高原,情緒起不了任何作用。他沉下心,拍拍戰士肩膀,說道:“站起來,像個爺們兒。的確,這場洪水能沖毀我們辛苦的成果,但是我絕不相信它能沖毀我的意志。”他們重新開始,排水、修渠、引流,讓洪水乖乖改道,又經過一個多月的披星戴月,在被沖毀的舊址上恢復了原有的樣貌。類似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他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在戈壁灘吃下拌著風沙的米飯,也記不清有多少次在漫天的風雪中為搶險救援機械探路而掉進雪窩子,更記不清他和他的戰友們為了每一條路基的成型、每一段油路的鋪設留下多少汗水和淚水。

就這樣,經過十餘年的奮戰,他和他的戰友們以十餘條鮮活的生命和幾乎所有人一身高原疾病的代價成就了夢想。到如今,通往阿里的所有公路都是黑色等級公路,以往每年只有5個多月的通行期現在是全年通車,以往從葉城到阿里需要七天的路程現在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安全到達。219國道最艱苦的1800多公里路途上每一處都有他們在守護。隨著道路的暢通,阿里地區的物價下降了46%,由旅遊帶來的經濟效益卻是穩步增長,2015年,其所屬的普蘭縣這個人口不到7000的邊境小鎮就創造了1.7個億的淨利潤,他們終於把這條天路建成了支持國防建設的主動脈,促進經濟發展的快車道。而他自己,更是在這裡收穫了自己的愛情,他的愛人,就是在她來阿里旅遊時認識並牽手的。

15個月洗一次澡,體能退化到45歲,大學生軍人用青春保家衛國

最後,他還是找到了通往初心的答案

他曾寫過一首小詩:浮雲半籠山萬重,纏綿佳期如一夢。今夜誰隨孤月影,流照關山伏波營?誰會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誰能來。面對這個問題,他找到了答案。只有奮鬥,只有自始至終不忘初心的奮鬥,才能讓他在面對這最高的山、最冷的風、最遠的路時,能夠毫不動搖地披荊斬棘,去把高山敲開門戶,把苦難踩在腳底,把月光留在身邊。

15個月洗一次澡,體能退化到45歲,大學生軍人用青春保家衛國

朱振華用一個大學生軍人的擔當,鑄就更多人的夢想,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那不正是西安科技大學“勵志圖存、自強不息”的“胡楊”精神真實寫照,西安科技大學也會繼續發揚這種精神,為區域發展和國家建設培養更多的有用人才!

關注“西安科技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