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沉积的科学流淌的文化——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概览

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郑州北郊的黄河之滨,是一座以黄河、黄土、黄淮平原、黄河文化为主题综合型地质公园。它西起牛口峪,东至黄河二桥,北京黄河,南止枯河与黄河大提,由广武山和花园口两个园区组成,、面积200平方公里。

沉积的科学流淌的文化——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概览

专家认为,雄浑壮美的黄河风光、神秘奇的邙山黄土、广元边的黄淮平原、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地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的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丰富的科学内涵,构成了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的灵魂。

黄土——解读第四纪变迁的金钥匙

由黄土堆积而成邙山,史称广武山,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上最东南的黄土塬。它东西长18公里,南北宽5公里,最高海拔262米,位于黄淮平原冲积扇的顶点,既是郑州的天然屏障,更是解读黄淮平原形成和演化的重要窗口。

黄土作为一种大陆沉积,与地球两极的冰盖及大洋沉积一样,都是新近地球环境变化的“档案库”,黄土已成为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的钥匙。

沉积的科学流淌的文化——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概览

马兰黄土,是一种近源沙黄土。距今大约15万年前后,区内发生了古三门湖贯通东流的重大地质事件,在黄河下游形成巨大的冲积扇。强劲的偏北冬季风把黄河冲积扇顶部部位的细粒物质吹为粉尘,在下风扩散部位快速堆积,造成区内马兰黄土显著增厚和风尘沉积速率的突然增大。

260万年相对于46亿年的地于演化历史来说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就在这一瞬间,曾经横行中原大地的大象、犀牛消失了,变成了化石埋在黄土之中;并经历了磁极倒转、炎凉更迭。化石记载了当地的历史气候信息,而黄土、红土、黄土等交错堆叠的多层黄土和古土壤,则是古代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的完美记录。

公园跨黄土高原与黄淮平原两个地貌景观区。邙山黄土塬,是黄土高原最东南缘的黄土塬,因受气候、构造等营力的交互相作用而发育厚层黄土一古土壤序列。其中,赵下峪、桃花峪、古柏嘴等三条代表性的第四纪黄土地层剖面,系统完整,具有国际、国内对比意义,尤其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厚度堪称世界之最,是研究东亚环境变迁、青藏高原的形成、华夏文明历史与黄河形成演变的重要结节点。

第四纪是自然与人类相互作用的时代,是古类人猿向现代人变化的重要时期。它的过去、现实在未来都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广武山是科学工作者探讨第四纪气候、环境、物种变迁与人类进化关系的理想场所之一。

黄河——大地激流书写世界奇观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黄河以雷霆万钧力量和浊浪排空的气势,劈开大山,切断腾格里沙漠,穿越黄土高原,经壶口,出龙门,过潼关,渗透于大平原上,成为中国北方最壮观的河流。资料显示,黄河也是世界上最混浊的河,每年携带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季,更达60%,由于这些泥沙1/3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10厘米,至致使下游河床已高出堤外的地面,构成了罕见的悬河景观。

260多万年来,黄河填南造陆,为中原大地和华北大平原的形成,起到了主要作用。直到今天,它以每年填海造陆28平方公里的惊人速度向渤海挺进,也给人们带来了肥沃的黄河三角洲,解放后的几十年来,已填出1000多平方公里的沃地。

沉积的科学流淌的文化——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概览

奇险的黄河与现代沉积作用融为一体,构成独特的大河风光,在这里,不仅形成了河床、边滩、河漫滩、背河凹地、临河凹地和决口扇、冲击扇等独特的地貌体系,而且还是海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这种以河道作为两大流域分水岭的奇观,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黄河南移侧向侵蚀,在有史记载的四五千年间,邙山至少已向南退却了1500余米。其北侧形成陡立岸坡和一系列深切冲沟,为黄土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地层剖面。桃花峪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是黄河悬河的起点,也是地质公园重要的地质遗迹。

走入地质公园,一幅壮美画卷徐徐展开;黄河缓缓流过广阔的黄淮平原,苍邙山沿黄河南岸似一条巨龙蜿蜒起伏,两岸田畦碧绿连天层层叠叠,巍峨雄浑的1000公里大堤将黄河牢牢锁住,万顷平原沃土生机勃勃。

黄淮平原——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

历史的车轮辘辘行,在黄淮平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

这里有距今5000多年的大河村遗址。黄土壤性肥沃,有利于原始农耕,而且垂直节理发育容易挖穴构屋。至今,山中的居民仍保留着古代穴居的遗风。

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古城遗址,将我国城市的历史向前推了数百年,被称为“华夏第一城”。古荥汉代冶铁遗址,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是全世界最早且规模最大的冶铁遗址,被誉为世界冶铁工艺的摇篮。

邙山地势和缓,为低山丘陵,乃“形胜之地”,所以我国古代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之说。

伫立在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不禁感慨“中原膛鹿鸿沟庄,仿佛犹闻战马鸣”。楚汉相争鸿沟为界,中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也由此而来。如今,由于黄河的侧蚀作用,汉霸二王城已经名存实亡。

岳山寺是俯瞰黄河的最佳处。高32米的浮天阁雄踞岳山之巅。在此极目远望,万千景象尽收眼底——山上,峰回路转,层林叠翠;山下,烟波浩淼,帆船点点;铁桥,如长虹跨浪,江水,共长天一色……

五龙峰是中心景区。半山平台上,耸立着汉白玉“哺育”雕像——兹祥的线新怀抱着酣睡的婴儿,象征着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骨肉之情。骆驼岭上,屹立着高大的大禹塑像。

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郑州黄河大堤已建近40处景点。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与10万余亩黄河滩地共同构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黄河之旅的龙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